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瘀论治高血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瘀论治高血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缠绵难愈的高血压病。方法 运用活血化瘀法对具有血瘀特点的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观察血压及脏腑功能的改变。结果 经临床治疗观察血压具有明显下降和稳定的疗效。结论 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能达到血压下降,脏腑功能改善及恢复的作用,对高血压病治疗具有理论依据和值得临床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血压病 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04-02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脑、肾血管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实践证明,中医药对防治高血压中具有强大的优势。根据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瘀症。在治疗中运用活血祛瘀治疗后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因此,对本病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值得探索和研究。

1 病机与血瘀有关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以内伤为主,包括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虚衰等方面。其基本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调,进而产生化火,热极伤阴,损阳等的病理变化;脏腑阴阳失调日久则可引起气血功能紊乱,血行不畅,脉络瘀滞症候。经过60例病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结果多项指标明显异常,多数全是血液高粘状态。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为主。其病位多在肝、肾,涉及到心脾。现分述如下:

1.1 灼津成瘀 火热灼津,热邪太甚,血液煎熬,浓度粘稠,血流受阻而成淤。 王清任说:“血受热的煎熬成块”(《医林改错》)。本病是因情志抑郁,肝郁华火化热,邪热与血相博结,血凝气滞而成瘀。

1.2 阴虚血滞 血为阴,血的运行,靠气的推动,津液的运载。高血压的病人多因劳欲虚损, 耗伤气阴,或年老肾亏, 津液亏损,水不函木,阴亏血少,无水行舟,以至脉滞不畅而成瘀。

1.3 阳虚血凝 气属阳,为阳之化,阳虚则气亦虚。阳气不足,血运滞缓,阳虚寒内生,则血脉凝滞而成血瘀,故有“阳虚则血必滞,阴虚血必凝之说。“

1.4 痰凝血滞 由于饮食不节及情志失调等各种因素,使脏腑气血不和,运化受阻,升清降浊功能失职,湿浊内生,聚而成痰,痰浊停滞影响气血运行,气机郁滞,血运受阻,筋脉失养,气血痰浊相互博结,痰湿日久至瘀,临床常见是高血脂症型的高血压。

1.5 气滞血瘀 《寿世保元》说:“气为血帅,气郁日久及血”。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因情志失调或脏腑功能亏损等各种原因使气滞使血行受阻,血行不畅,脉络瘀滞,积久形成气滞血瘀。

2 病人症状具有血瘀的特征

高血压临床症状主要为眩晕、头痛、心悸、失眠、项强、肢麻、面色暗红、舌有瘀点或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瘀紫、脉涩。重者脑、心、肾器官器质性和功能。分析如下:

2.1 头痛、眩晕 高血压反复发作,风、火、痰、虚,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眩晕,经久不愈。痛处固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2 心悸、失眠、心血瘀阻,脉络不通,心神失养,故心悸心烦失眠,胸憋闷不适及刺痛。

2.3 项强、肢麻、气血凝滞,痰瘀阻络,筋脉不通引起。

2.4 脸色暗红、口唇发绀、血质瘀斑 此是瘀血的特征,瘀阻于内,必形于外的表现。

2.5 脉涩或结代、瘀阻心脉,血不养心,血行不畅而至。

综合上述可见,高血压病理变化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血脉瘀滞相互影响相互结果以导致的后果。

3 活血化瘀作用机理

血瘀是高血压的病理关键,治病必求其本,故针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至关重要,是为治根固本之法。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作用机理是改善动脉供血,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运行,从而使血流供求平衡关,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得到恢复,最终使增高血压回降到较理想的水平。

4 治疗原则及方药

针对高血压发生发展及病因病机基础最终导致瘀积脉内的特点,对长期高血压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基本方药为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川芎、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甘草、牛膝)药物加减:气虚加北芪、党参;湿热加大黄,草决明,黄连;兼有食滞加山楂、内金;莱菔子;兼有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痰甚者加瓜蒌皮、法半夏;肾阴虚加左归丸;肾阳虚加右归丸,辨证加减。每天一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方中当归、桃仁、赤芍、川芎、活血化化瘀,生地配当归养血和血,使化而不伤阴,牛膝、枳壳、柴胡、桔梗、甘草行气行血,诸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调和阴阳气血,血供平衡,机体自稳调节功能、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和血管功能恢复,血压降到平稳及正常水平,中青年病人(<130/85mmHg),老年人(<140/90mmHg)。

参考文献

[1] 蔡代仲,杨璋斌,洪仲思.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学术论文集.2002,(11):12-15.

[2] 丘和明,等.中医内科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