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跑着龙套“闯关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跑着龙套“闯关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来了,出来了,那个人是你!”家住牡丹江市玫瑰园小区的张桂琴推了一下老伴王茂盛,两人同时探身,眼睛紧盯着电视荧屏。

此时,电视里播放的正是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的第22集,屏幕上牛莉饰演的那文正在打麻将,而梳着大辫子的王茂盛就站在牛莉身旁,专注地看着。“第22集刚演完,我家的电话就开锅了,亲戚朋友都打来电话,说看到我家老王了,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张桂琴兴奋地说。

业余厨师初上镜

今年67岁的王茂盛退休在家,他的业余爱好除了台球、二胡、电子琴之外,还喜欢抡大勺,不时炒几个小菜露一手,厨艺也算小有名气。

老伴张桂琴的妹妹是海林威虎山影视城五合楼的老板娘,2006年6月,由于业务繁忙,她便邀请姐姐和爱好厨艺的姐夫过去帮忙。此时,恰巧《闯关东》剧组进驻威虎山影视城,王茂盛便与《闯关东》一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闯关东》剧组吃、住、拍都在五合楼,王茂盛性格豪爽,作为那里的厨师,整天跟剧组的人打照面,一来二去,就和他们熟悉起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王”。

王滨是此剧的执行导演兼摄影师,他也是外向型的,没什么架子,跟老王很是投缘。他见老王对拍戏非常好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哥们,怎么样?想玩玩吗?”老王想,拍戏有什么难的,吃喝说笑不就跟平时一样吗?就大胆地应承下来。就这样,老王有了生平第一次上镜的机会。

去道具车上领了一套戏服穿上,再在标准的分头上扣一个带大辫子的头套,老王一下子变成了剧中人。导演告诉老王,这场戏拍的是那文跟韩老海还有两个“把头”打麻将,老王需要站在一旁当看客。“看热闹还不好演?站那儿就行呗!”他觉得自己能胜任,可真到了面对镜头全场肃静的实拍现场,老王便手足无措,脸上的表情机械僵硬,只听见牛莉在那里谈笑风生,却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

“导演一喊停,我那颗提着的心才放下来。”老王紧张得手心都是汗,不停地搓手。牛莉见他这样,笑着安慰他:“别紧张,放松一点,自然一点就好了。”

老王感慨地说:“他们(演职人员)都挺不容易的,有时一个镜头要拍一两天,特别是摄像师,为了取好景,扛着摄像机来回跑。唉,真是干哪行都不容易啊!”

隔行如隔山,演员挺难当

在剧组拍摄的几天里,王茂盛的“演艺事业”也有不少进展。

有了第一次做演员的经验,导演又让他演一个食客,到聚仙楼(把“五合楼”的匾换成了“聚仙楼”)的柜台买壶酒之后,再回到座位上,还要大声说一句:“兄弟们,喝酒!”

老王这次不敢“轻敌”了,私下里苦练了好久,可就是这句只有五个字的台词,他也重拍了五六遍才勉强过关。“砸就砸在我的口音上了。”老王自己总结道。因为他出生、成长在辽宁,说台词时辽宁乡音特别浓,一下就穿帮了。

因为口音问题,老王还错失了一个更好的露脸的机会。剧中那文去元宝镇投奔舅舅时,舅舅老宅的新主人跟那文有段简短的对话,说她舅舅可能搬到柳树沟了。本来,王滨有意让老王出演那个新主人,可就因为老王说话的辽宁味儿太重了,而把机会给了别人。老王至今还对此事耿耿于怀。

《闯关东》的群众演员很多,有时一天就有一两百人,张桂琴的弟弟张希才当时也在五合楼帮忙,可谓近水楼台,因此也在剧中过了一把拍戏瘾。

“朱开山的大儿子传文被绑架那集,在后面喝茶水的人就是我。”56岁的张希才提起他拍戏的经历,依然津津乐道。

张希才的角色就是给主要演员当“背景”。在朱传文被绑架的那场戏中,他是旁边茶馆的一个喝茶人,当看到“老蝙蝠”的人架走朱传文时,就惊慌失措地逃离现场。跟王茂盛一样,他也是几次实拍都不合格。有时是逃离的时间有差错,人家主演还在说话呢,他就迫不及待地先跑了;或者人已经被绑架离开现场了,他才反应过来要逃;有时是逃跑时脸上的表情不对,表情僵硬或者稍流露出一丝笑意,这是不合适的,必须惊恐害怕才好。

“隔行如隔山,这演员还真的挺难当。”当导演终于点头之后,张希才悄悄摸了把额头上的汗。

原来,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群众演员,也关系着一部戏的全局啊!张希才连连感叹自己算是长了见识。

“李云龙”来了,走,看看去!

《闯东关》里的这些演员,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朱开山的扮演者李幼斌了。李幼斌在《亮剑》中饰演的李云龙团长深入人心,看惯了屏幕上叱咤风云的李云龙,生活中的“李云龙”自然也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身边一些熟人一直向王茂盛打听李幼斌什么时候来牡丹江,可王茂盛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听剧组的人说,李幼斌非常忙,在这个剧组拍完马上就赶去另一个场地,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他自己对李幼斌的庐山真面目也充满了期待。

“‘李云龙’来了,去化妆间了,走,看看去!”这天,王茂盛正在厨房忙活,突然听到有人嚷嚷,便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跟了出来。来到化妆间,周围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伸着脖子往里面看,一副见不到李幼斌誓不罢休的架势。

王茂盛好不容易挤进去,哟,真是“李团长”,化妆呢!老王回忆当日的情形,眼前的“李云龙”很普通,平静地坐着,任由化妆师摆布,根本不是电视上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那一刻,他心里似乎有点失望:“嗨,不就是咱普通人嘛!”虽没有把他想象成三头六臂,但这个谦和的李幼斌也是老王没有想到的,“他一点也没有明星大腕的架子。”

李幼斌的戏份很重,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想和他照相的影迷只能等着。李幼斌非常尊重这些有礼貌的崇拜者,换场的间隙还和大家唠嗑,不停地表示歉意:“对不起各位了,你看我这实在太忙,实在对不住了。”而影迷们也非常理解他,拍戏时不打扰他,剧组收工后,看着劳累了一天的偶像,大家更不忍心再去打扰。

给偶像上一盘咱本地的蘑菇!

“剧组的伙食都是由我们负责,他们吃得很简单,只有主演这一桌能稍好一点。”张桂琴所说的好一点,只是主演时常能吃上熘肉段、黄瓜炒鸡蛋这样的菜。常常是一天的戏拍下来,演员们都累得够呛,一坐下就开始狼吞虎咽。

李幼斌来的当天,厨房的人都在合计,给偶像弄点什么“好嚼货”改善一下生活。王茂盛还亲自跑去问他:“李团长,你想吃点啥?”

李幼斌笑着说:“随便,你们弄啥我吃啥!”

随便?王茂盛愣在那里没主意了,“随便”可是最难做的菜。见他而露难色的样子,李幼斌随意说道:“那就来点本地特产吧!”

“好啊!”王茂盛一溜小跑回到厨房,商量来商量去,他们决定让“李团长”尝尝当地的特色山珍――蘑菇。那天晚上收工的时候,李幼斌所在的餐桌上就多了一盘家常炖蘑菇。

平时是没有这道菜的,那晚,一盘浓香的蘑菇端上去,演员们吃得十分来劲,很快就见底了,后来又添了一盘。当李幼斌知道这蘑菇是乡亲们特意从村里找来做给自己吃时,非常感动,他放下碗筷,站起身向这些后勤人员道谢:“谢谢你们了!”

萨日娜就像我妹妹一样

别看张桂琴年近七十,她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尤其对朱开山妻子的饰演者萨日娜,那股热乎劲就甭提了。

剧组在五合楼拍摄的那段时间,张桂琴每天都能见到萨日娜,对她的印象特别好。

“萨日娜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聊天说笑和普通人一样。她特别平易近人,就像我自己的妹妹一样,拍戏累了,拣个地儿就能睡上一会儿,晚饭后收工了,她就和身边的人唠嗑,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跟老朋友似的,让你觉得特别温暖。”

2003年《大染坊》热播的时候,萨日娜饰演剧中的周采芹。不过,张桂琴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却觉得她像极了一个人,谁呢?60年代演《白毛女》而红极一时的田华。接触时间长了,张桂琴终于憋不住了,把心里话抖了出来:“我有个问题,没见到你真人的时候就憋在我心里,一直想问……”毕竟人家萨日娜是著名演员,张桂琴怕贸然说出惹人家不高兴,就在这里卖了个关子。

“老姐姐,没关系,您说吧!”萨日娜一脸微笑。

“最初在电视里看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特别像田华,你俩长得太像了!”

听了张桂琴的话,萨日娜笑了:“这有什么不好问的呀?其实,也有很多影迷和朋友这么说,有时自己照镜子看,也觉得很像,挺有意思的。”

这段唠嗑,张桂琴一直记在心里,逢人就说,越发觉得萨日娜待人随和亲切,真是难得。

和小“玉书”爸妈大谈育儿经

张玉琴可不止崇拜萨日娜一个明星,她还是很多人的“粉丝”呢!

看到牛莉,她同样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说道:“我看过你的很多戏呢!非常爱看!”看着这位可爱的老嫂子,牛莉甜甜地笑了,开心地问:“是吗?”

不过,小演员里面,张桂琴最喜欢的是饰演小玉书的杨丽晓,这个年仅十多岁的女孩机灵可爱,又非常懂事。由于孩子年纪小,杨丽晓的爸妈亲自陪同女儿来牡丹江拍摄。没事的时候,杨丽晓爸妈就同张桂琴唠嗑,说起对女儿的栽培,那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小“玉书”一家是浙江人。为了女儿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举家搬迁至北京,先后把女儿送到央视银河艺术团影视班和中戏影视班学习表演,现就读于北京一所中学。别看她年龄不大,资历却不浅,先后参演了20多部影视剧,如果你留意的话,《汉武大帝》里扮演少年林虑公主的就是她,《搭错车》里扮演小阿美的也是她,电影《墨攻》里扮演小肖姐姐的依然是她。虽然参演了这么多影视作品,但杨丽晓没有变得浮躁,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这一点让她的爸妈很是欣慰。

张桂琴一生生育了4个孩子,如今听杨丽晓的爸妈讲述他们的育儿经,心里难免感同身受。普通人也罢,明星也罢,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一样的。看着杨丽晓的爸爸妈妈每日对女儿嘘寒问暖、不离左右的呵护,张桂琴唏嘘不已。

煎饼戏里戏外成主角

除了明星大腕,煎饼更是《闯东关》戏里戏外的“主角”。剧中,在“闯东关”的路上,人们靠煎饼度日;而戏外,在牡丹江拍摄的演员们也特喜欢当地的大煎饼。

张桂琴说,很多演员一开始并不熟悉煎饼,更不知道当地煎饼的特色,但是随着戏里情节的发展,他们都想尝尝这“救命的干粮”。一尝不要紧,人人都爱上了它,每餐必点,连米饭都被它比得没了味。

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夏掌柜的扮演者毕彦君了,他是最能吃煎饼的一个。每次桌上的煎饼被抢光了之后,毕彦君总是不过瘾,叫一声:“嫂子,再给我叠一张吧?”张桂琴看他这么喜欢,总是管他吃个够。

由于不太了解剧情,张桂琴一直都想不明白,毕彦君咋就这么喜欢煎饼?她好几次想问,又觉得冒昧,不好意思开口,直到电视剧开播以后,她总算找到了答案:原来,在剧中,夏掌柜在闯关东的路上差点饿死,是朱传杰用煎饼救活的!难不成演他的人――毕彦君也对“救命粮”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山东人吃煎饼,东北人也吃煎饼,剧中人吃煎饼,戏外演员也迷上了煎饼,这是张桂琴所没有想到的。闲时聊天,牛莉对张桂琴说:“嫂子,你们这儿的煎饼怎么这么好吃?比米饭好吃多了。”见偶像夸赞自己家乡的特产,张桂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牡丹江人与《闯关东》的特殊情缘

张桂琴说,《闯关东》她看了四五遍了,哪个台播出她就看哪个台,百看不厌。她说自己祖籍是山东淄博,也是祖辈们闯关东来到东北的,感觉这个戏特别亲切。她还跟萨日娜和毕彦君都合过影,一有空就拿出相片美滋滋地看,常常笑出声来。

王茂盛也听祖父讲过,他们一家也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但是不知道当年太爷闯关东是什么状况,也不清楚自己祖籍到底是山东何处,因此,对这部跟自己也算有点渊源的关东戏,他们都特别关注。

“《闯关东》说的是山东人,讲的是东北事,演的就是我们前辈,当然愿意看了。”王茂盛常常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或伤感或欣喜。他说,《闯关东》和牡丹江有地缘,镜头里时常出现牡丹江人熟悉的影视城和雪乡,群众演员中又有不少自己认识的,“一边看一边想着拍戏那会儿有意思的事,挺美的,有时还会打电话和别的群众演员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