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养成性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养成性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养成性教育,就是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生活能力为目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着重在于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养成有爱心,热爱劳动,勤于思考的习惯,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善于和人交往的能力,摒弃学生不良的学习生活行为,剔除思想中不健康成分,从而使青少年对自我成长有新的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行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以及独生子女问题导致许多青少年不能健康成长,成年后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独立意识欠缺,性格孤僻,心灵脆弱,难以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经受不起困难与挫折的打击,遇到事情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面对现实分不清是非曲直,缺乏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但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语)。

养成性教育应该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只有正确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青少年是从儿童向成年人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由不完全趋向完全,思想由不成熟渐趋成熟,性格由不稳定逐渐稳定。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对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个人态度及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思想性格的不稳定、不成熟、不完全,才会使他们遇到事物总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自己认为是好奇的、快乐的、没有约束的,就去做,反之则不去做。这纯粹是一种肤浅的感性认识,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在他们的思想里积淀下来,久而久之,形成感性的生活习惯,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只是凭着自己的固定思维,不能正确地处理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健康的成长。因此,正确地引导,积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生活习惯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实施养成性教育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性教育要做到细

刘备曾经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每个细小的环节,包括性格,兴趣,独立自主的能力,与人交往,培养喜爱美好的事物,落实到他们的一点一滴。教导学生仔仔细细地阅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清是非,在生活中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反复复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渗透到性格中,使其终生受益。

二、养成性教育要做到实

也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规律来做。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有一种“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态度,让青少年接受现实,承认现实,让他们明白眼中的社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社会蓬勃发展,主流是好的,尽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只是暂时的,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不美化也不丑化。应该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是靠劳动人民推动的,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前进的,是靠辛勤的汗水创造的。遇到事情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冷静头脑,正确对待,不要因害怕而躲避,要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养成性教育还应该懂得运用法律。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办事应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使他们认识到法律是生活的底线,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事,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三、养成性教育要把握度的原则

物极必反,任何事物超过了适应范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和谬论一线相隔。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就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认识。他们一旦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后要改变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学生情感和思想认识并非一致,再加上学生个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认识,在教育当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对学生的各种过错行为,先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青少年成长阶段心理特点造成的还是家庭、社会的影响造成的,再针对产生根源及时纠正过错,这样才能彻底地教育学生。

只有把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时,才能做到教书育人,也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