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之元话语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之元话语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元话语有利于作者构建连贯语篇,也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意图。本文选取中英文期刊论文50篇,对比分析元话语在摘要写作中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探讨其使用异同点存在的原因。研究发现,英文期刊摘要中的元话语使用明显高于中文摘要,就具体手段而言,中英文期刊的元话语使用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相似性。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影响元话语使用的文化因素的理解,为国内作者撰写期刊论文摘要提供启示。

关键词:元话语;中英期刊论文;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59-02

自从Harris(1970)[3]提出并使用元话语这一概念以来,该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材料多为学术书评、中英文报纸和科技论文,对学术写作的研究甚少。同时,国内外跨文化元话语比较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掘。作为论文的精华和浓缩,摘要不仅是对正文内容和语篇结构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突出了研究的结果和价值,起到宣传促销正文的作用[8]。在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能帮助构建连贯的语篇,增加语句之间的关联性,并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元话语在中英期刊论文摘要中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从修辞和文化的角度,讨论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的作用,以期为论文摘要读写提供一定借鉴。

一、元话语研究反思

Harris提出“元话语”的概念,体现了语篇的人际互动功能,为解读语言的主观意义提供了新视角[6]。Hyland和Tse(2004)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元话语分为引导式(interactive)和互动式(interactional)两大类[4]。前者强调话语组织的方式;后者揭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将作者的态度、观点融入篇章,吸引读者的参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语境中的元话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些学者分析了报纸社论、新闻评论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1,7,9];还有一些学者对机构性话语中的元话语开展了研究[5,11]。研究发现,元话语作为一种话语资源,体现作者的意向性,为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国外元话语的研究重阵是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模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4]。相比之下,国内以学术语篇为研究材料的文献甚少[8,10]。文献研究显示,国内研究者对于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都还远远不够。元话语分析多采用语料分析法,而目前以学术语篇为材料的研究多为定量分析,研究的语种较为单一(英文),尚未有针对元话语开展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元话语在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使用的异同点;元话语在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异同点产生的原因。

2.研究语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信度、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建立了两个平行语料库:语料库I收集了《外语学刊》、《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和《外国语》五种国内核心期刊2012~2013年论文中的中文摘要共50篇。语料库II收集了同期五种国际知名语言学研究杂志(Applied Linguistics,ELT Journal,Journal of Pragmatics,Journal of Historical Pragmatics and Pragmatics)中的英文摘要共50篇。本研究主要参考Hyland & Tse(2004)的元话语分析模式,即把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同时考虑到对比分析研究的特点,在构建论文摘要元话语模式时也借鉴了穆从军(2010)在对比分析中英报纸社论元话语时所采用的分类模式。由于元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体现不同的功能,笔者对每篇学术期刊摘要中的元话语进行手工标记和归类,再对语料库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元话语在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的异同点。①差异性。总体而言,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在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发现元话语在英文期刊中普遍使用,而在中文期刊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其中,英文期刊摘要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达到每千字67.06个,而中文期刊摘要的元话语使用频率只达到每千字38.62个。而这种差异在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上尤为明显。在英文摘要中,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引导元话语,相比而言,中文摘要中的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频率则略低于引导元话语。②共性。就具体手段而言,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引导话语中,框架标记和过渡标记在中英文期刊摘要中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内指标记和证源标记的使用频率最低。在互动式元话语中,态度标记和自称语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强调语和参与标记的使用频率最低。

2.元话语在英汉论文摘要中异同点产生的原因。①差异性分析: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的元话语在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都远高于中文期刊论文摘要,验证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不同结构特点;在英文期刊论文摘要中,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引导元话语,而在中文期刊论文摘要中,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频率则略低于引导元话语,这体现了国际学者有强烈的与读者交流和沟通的倾向,希望借助元话语的使用构建与读者的互动,引起反思甚至共鸣;在互动式元话语中,英文期刊摘要中的态度标记和自称语明显多于中文期刊。分析语料后发现,每一篇英文摘要中都出现了态度标记话语,体现了国际作者在论文中对读者的关注度,对摘要吸引和说服读者的重要角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在自称语的选择上,英文期刊中常出现“we”,“I”等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话语,而中文期刊作者在使用自称语时显得比较保守,多使用“本文”“文章”等客观描述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在自称语使用上的差别体现了国际作者对于研究者主体性的强调和国内作者对于研究本身可信度的关注。②共性分析:在引导元话语中,框架标记和过渡标记语使用的频率最高,说明该两类元话语在体现话语内在的逻辑关系,帮助构建连贯语篇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增强了读者在阅读时层次感;在互动式元话语中,态度标记语的大量使用突出了作者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摘要在宣传论文内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自称语的频繁使用是为了引出研究内容和目的或者总结研究结果和意义,从而进一步与读者建立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桥梁,体现了期刊论文摘要的劝说性特点。

本文从元话语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中英文期刊论文摘要的异同。研究表明,元话语在英文期刊中普遍使用,而在中文期刊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在互动式元话语的对比上尤为明显。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作者表现出比国内作者更加强烈的读者意识,倾向于充分表达自我,与读者建立无间的沟通渠道。就具体手段而言,元话语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引导元话语中,框架标记和过渡标记的使用最频繁,在互动式元话语中,态度标记和自称语的使用最频繁。国内外作者通过使用元话语,充分发挥了摘要的宣传力和说服力。本文希望作这样的对比分析能增强人们对元话语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其使用的文化、社会背景因素的理解,为国内作者撰写期刊论文摘要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Dafouz-Milne,E.The pragmatic role of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ttainment of persuasion: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newspaper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40(1):95-113.

[2]Gillaerts,P.,& Van de Velde,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0,(9):128-139.

[3]Harris,Z. Papers in Structural and Transformational Linguistics[M].Holland: Dordrecht,1970.

[4]Hyland,K.,& Tse,P.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156-77.

[5]丁宇婵.电视访谈中元话语的关联理论分析——以实话实说采访李中华一家为例[J].海外英语,2011,(11):286-288.

[6]宫军.元话语研究:反思与批判[J].外语学刊,2010,(5):85-87.

[7]黄勤,熊瑶.英汉新闻评论中的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12,(1):99-103.

[8]江晓敏.互动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语言类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对比分析[J].大学英语,2012,(1):153-157.

[9]穆从军.中英文报纸社论之元话语标记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35-43.

[10]王冬梅.英语元话语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11-13.

[11]谢群.商务谈判中的元话语研究——商务话语研究系列之一[J].外语研究,2012,(4):19-23.

作者简介:李梦欣(198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