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区合作管理对社区哮喘患者控制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合作管理对社区哮喘患者控制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所以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进行治疗是不够全面的,对于中,重度哮喘,仅仅靠规律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2激动剂)甚至有害,因为β2激动剂无抗炎作用,单纯对症治疗会掩盖炎症发展,使气道高反应性加重,因而必须联合应用抗炎药物,如果能坚持合理的系统防治,则大多数哮喘患者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在哮喘的防治工作中,务必作好宣教工作,控制环境促发因素,监测病情和系统的合理治疗。

关键词:哮喘;社会管理;控制;影响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近十余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者[1]。

1.资料与方法

1.1专科-社区合作型哮喘防治及管理体系的建立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培训社区哮喘健康管理医务人员。②建立社区哮喘健康教育中心。③依托社区哮喘健康教育中心,综合医院哮喘专科医师定期进行医-患面对面交流,根据中华医学会哮喘诊治指南,给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哮喘治疗方案。④定期举办病友联谊会,促进患者间交流成功经验。⑤由医护人员定期在中心指导正确有效地使用药物及指导吸入药物的使用。⑥发放哮喘健康教育宣传资料。⑦专科-社区间互派专人检查并沟通社区哮喘健康教育和管理的落实情况,保证管理措施真正实施,建立哮喘健康档案[2]。

1.2病例选择

患者均采用自愿的原则接受我们的调查,调查患者人数共记82名。其中患者为男性共46名,占比例为56.1%;其中女生共36名,占比例为43.9%。其中患者年龄最大为81岁,年龄最小为23岁;患病年限约为3-13年。

1.3评估方法

1.3.1调查方法 管理前后由哮喘专科医生以面对面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主要包括对哮喘为慢性气道炎症本质的了解、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及处理、病情自我监测的方法(包括哮喘日记的记录及呼气峰流速仪的使用)、哮喘药物的认识及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哮喘的长期治疗目标等。

1.3.2ACT评分 参照制定的评估哮喘控制程度评分(ACT评分,涉及过去4周内的哮喘控制情况,共5个问题,每项5分,得分总和为ACT得分,25分表示哮喘完全控制,20~24分表示部分控制,

1.3.3肺功能测定 测定患者肺功能(便携式肺功能仪,美国GOULD公司),记录主要参数。

2.结果

2.1管理前后哮喘认知比较

根据问卷调查,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本质、诱发因素、病情监测、用药知识及治疗目标等哮喘基本问题的掌握率明显提高。

2.2管理前后ACT评分比较

根据患者ACT评分结果判断,管理前达到哮喘控制的患者为10.5%(9/86)、部分控制为65.1%(56/86)、未控制为24.4%(21/86)。管理后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的比例分别为73.3%(63/86)、部分控制为16.3%(14/86)、未控制为10.5%(9/86),疾病控制情况明显提高。

2.3管理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比较,肺功能改善明显。

3.哮喘的治疗

哮喘本身就是一类反复发作的、慢性的疾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和联合用药的治疗原则,配合医生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3.1消除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一大因素与环境有关,所以患者在平时要尽量避免与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相接触。对已知的诱发因素,要积极消除。

3.2哮喘的急性发作。哮喘在急性发作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解痉,抗炎,同时要尽快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

3.3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在哮喘的缓解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

3.4排出痰液。哮喘发作过程中若是有排痰的冲动,要督促和帮助病人努力将痰液排出,有利于气道的清洁,和呼吸的顺畅。

4.总结

哮喘的病因较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遗传因素哮喘与遗传的关系已日益引起重视,激发因素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常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在我国,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

参考文献:

[1]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01)

[2]张洋,张军,颜惠英,田海岩.支气管哮喘三步骤规范化管理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9)

[3]彭红星.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7)

[4]李宏杰,康淑兰,李俐.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05)

[5]刘亚慧.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教育、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