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琦和他的“新年行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琦和他的“新年行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群朋友,每年都到贵州一个贫困山村小学过年,帮他们翻修了新校舍,买了电热毯,今年又带去了电脑,这是其中的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元旦期间,网友微博现场直播一对上海白领公益人士在贵州山村举办“苗家婚礼”,吸引了众多眼球。

记者联系上这对新婚夫妇,新郎刘琦说,这是他所在的民间公益组织每年元旦的“新年行动”。每年都有四五十名志愿者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和南高村的村民及鱼寨小学的孩子一起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孩子一年见一次父母

“南高村的村民大都是苗族和汉族,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广东等地打工,元旦不回去,甚至春节也不回去,孩子们一年能见父母一次就不错了,有的孩子好几年没见到父母了。”刘琦说,所以他们策划了“新年行动”,和村里的大人孩子一起迎接新年。这个行动已经持续了4年,刘琦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能使鱼寨小学的小朋友感受到外界的温暖。

每年,都有几十名“背包客”志愿者一同前往,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三十几人。“我们的原则是不扰民,不给当地造成负担。”刘琦说。志愿者会带去学习用品等物资和钱款,还有人在所在公司募集了善款带过去。

为了不给村民添麻烦,每次志愿者只在山上住一晚。前两年,对这些志愿者满心感激的村民像“抢”一样把他们抢到家里去住,今年学校新校舍落成,志愿者们全都在学校里打地铺、睡睡袋。吃饭的问题只能麻烦村民,志愿者要在村里吃中午和晚上两顿饭。村民每次都把家里的鸡和猪杀掉,慰劳这些远道而来的上海客人。

在当地,红薯是主要的口粮,志愿者总是说吃红薯就行了,但村民觉得要拿最好的食物招待他们。“所以,每一次我们都会付钱给村民,每人付100-200元,只会多不会少。”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也可以给村民带来点经济效益,这才心安。

募集善款建起新校舍

和鱼寨小学结缘,要追溯到4年前。刘琦参加的民间公益组织“益游天下”,是由一群喜爱户外运动的“背包客”组成的。他们在旅行中发现贫困山区有许多需要资助的学校,回到上海后便积极募集善款和物资。“背包客”们和各地志愿者组织有长期合作关系,当他们从贵州当地的志愿者口中得知南高村有一所小学条件很差时,便前去考察。

“最早没有发现鱼寨小学,而是先找到山下一所完小,当时觉得那所小学的条件已经很差了,可那里的老师说,山上还有一所条件更差的。”刘琦说。这样,他们才找到了鱼寨小学,发现果然更差,破旧的木结构教学楼是座危楼,楼梯走上去都摇摇晃晃的。

回到上海后,他们就开始募集资金并为鱼寨小学建起图书室,如今已有1000余册书籍。他们还用筹集到的6.8万元钱,建起了一栋新的教学楼,去年刚刚落成。他们的帮助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为村里拉上电修好路。志愿者以前只能徒步上山,现在轿车已经能开上去了。

去年元旦,志愿者去贵州时赶上雪灾,天寒地冻,看到孩子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回沪后立即募集8000多元钱,为每个孩子提供一条电热毯,怕他们舍不得用,还贴心地给每个孩子一人补贴35元的电费。

“今年,我们带去8台电脑和1张无线网卡,为小学建起了电脑房。无线网卡由校长保管,志愿者定期充值。”刘琦说,这将让这个封闭的山村通过网络认识外界。

助山村小学持续发展

“‘让旅行更有意义’,是我们的理念。”刘琦说,最初只是为旅途中偶遇的困难学校送去随身携带的一点物资,久而久之,志愿者认为应考虑到学校的发展,便开始对一所学校持续关注,鱼寨小学是他们尝试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有感情的一个地方。去的次数多了,交流多了,志愿者除了帮助孩子们,也开始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做打算。

刘琦透露,学校有了电脑和网络后,志愿者计划做一个英语视频教材。鱼寨小学只有语文课和数学课,没有英语课,他们计划到贵州买来小学英语第一册的教材,请有英语专长的志愿者制作成课程,做成光碟放给学生们看,有兴趣学英语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自学。“如果这个尝试能成功,我们将在其他一些小学推广。”刘琦兴奋地说。

“多背一公斤”公益行动

在风光秀美的云南元阳多依树村,100多户人家的孩子,能上初中的女孩只有2人。孩子们除了课本,没有其他儿童读物,不少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橡皮、卷笔刀都没有。大多数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会感慨一番,一些有爱心的旅游者也会留下一些钱物送给当地的小朋友。但一名去那里旅游的叫安猪的网友却想到了更多:“能不能利用数量庞大的旅游者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

于是,在2004年4月,安猪在网上提出了一个叫做“多背一公斤”的计划。最初的思路很简单,鼓励每位旅游者在出游时背上一点书籍或者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为了让这一切计划有效,安猪建立了“多背一公斤”的网站,在网站上收集和提供学校的信息和需求,作为旅游者出行前的参考。

“一公斤不重,但如果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一公斤,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这个朴素的理念,立即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在最初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广州、上海、北京的旅行者已自行组织了20多次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0人,活动遍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捐助文具超过1万份,书籍超过3000本。

经过数年的发展,“多背一公斤”已成为一个用户协作参与的公益平台,网站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由用户收集、上传并维护,所有公益活动也由用户自发组织和参与,目前已有1404所学校的信息被收录。

“多背一公斤”公益行动期望在2013年底前可为中国5000多所乡村学校提供图书、电脑、互联网、教育及师资等方面的相关服务。

元旦在鱼寨举办“苗家婚礼”

在撒播爱心的同时,刘琦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去年4月一次鱼寨小学之行,帮助他赢得了龚林之的芳心。

刘琦今年32岁,龚林之比他小5岁,两人都是上海人。“朋友刚介绍我们认识时,她对我并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好感。”刘琦坦白地说,有一次,她无意间问起他有什么兴趣爱好,当听说他喜欢在旅行时做一些公益活动时,慢慢对他产生了好感,两人短信开始频繁起来。

去年4月,她和他一起去了鱼寨小学,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共同出行。在那里,她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款待,亲眼目睹他为孩子们做的一切,被他的爱心深深感动。去年11月30日,两人领了结婚证。

“很早的时候,我就偷偷决定,如果我们能结婚,就在鱼寨举行婚礼。”刘琦说,去年9月他求婚成功后,就向鱼寨小学的校长透露了他这一想法。

今年元旦,鱼寨的村民特别兴奋,所有的人都早早地起床,走了1个小时山路来到半山腰,迎接这对上海新人。村民们送上一套精致的苗族新婚礼服作为礼物,这是村里的妇女们一针一线赶绣出来的珍贵礼物。按照当地的结婚习俗,村民们还为他们打制了年糕。伴着村民们悠扬的芦笙,两人入乡随俗跳起苗族舞蹈。在礼炮中,苗族长老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刘琦回想起这场盛大的“苗家婚礼”,感动不已。那一天,两人都喝了很多当地产的米酒,挨个敬村里的老人,老人们从衣袋里翻出身上的零钱给他们封了红包。“他们都是留守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老人们将1元、5元的纸币塞到刘琦手中。敬完一圈酒,刘琦和新娘看着手里捏着的一叠皱皱的零钱,忍不住哭了。

刘琦透露,他的父母和岳父母都非常支持他们的行动,岳母对他们的公益微博,每一条都回复、转发,甚至还想亲自去鱼寨小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