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面部色诊 现代研究 中医诊断

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它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定性、定位以及预后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意义,因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千金翼方》云:“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可见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1 色诊之色泽、色位和色调

面部皮肤之色调和色泽可以反映出内脏的功能和气血之盛衰。笔者认为在望面色时,不仅要观察色调之青、红、黄、白、黑,尤须分辨色泽之明晦、泽夭、浮沉、聚散和色位之上下、内外等差异。因为辨别色调只能知六气之偏性,五脏之偏亢,而察色泽与色位乃关乎病机之虚实、病所之浅深、病程之远近以及病势之进退。就一般而论,在色泽方面,分明晦可以辨轻重,分泽夭可以观胜败,分浮沉可以知深浅,分聚散可以测远近;在色位方面,分上下可以知病处,分左右可以别气血,分内外可以辨进退;在色调方面,五色既有五脏之分,又有六气之辨。色为气血之华,患病时必随气血之出入利滞而有浮沉聚散的相关表现。

2 望色而知预后

面部色诊可知疾病的预后,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色夭不泽,谓之难已。”一般来说,只要面色光泽明亮浮浅,预后总是好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乃指血虚见虚阳浮越之症,仲景谓其“死”;又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说明观察面色可判断鼻衄止否。又如沈开金[1]曾治1例产后褥劳病达1年之久之妇女,长期不能饮食,脘中痞闷不已,形体消瘦,患者自认治愈无望,但观其面部气色虽黄白而有光泽,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调治,数十剂后,终至病体康复。临床上还可通过色泽之由显而晦或自浊而清,可知邪由外入内或自里达表。尤其湿邪为病,色泽呈现沉浊晦滞者,可根据其上下内外的移动趋向,测定它的发展情况是“病益甚”还是“病欲已”,如果面部色素逐渐下行,好象云雾降散,说明病邪退却,疾病趋渐愈;反之,表现自下上行,乃病邪逐渐上冲,自然不是良好征象。

3 色诊的现代研究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内医者对面部色诊的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指导临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饶宏孝[2]观察1000例小儿山根(位于鼻上,两眼中间)部位的脉纹(皮下显露的毛细血管),发现健康小儿脉纹青筋隐隐,或连及鼻梁或延及眉毛,而患病小儿则青筋显露,颜色加深。当脉纹呈“-”形且颜色偏黄时一般为胃肠道疾病,当脉纹呈“”形且色偏红时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山根色青主风、寒、痛、肝病,色黄主湿、热、虚、脾病,色鲜明主新病、易治,色晦黯主久病、难治;彭清华[3]提出两颧黯黑带青,额头色黑者都属有瘀;面颊光滑,分泌物如油者,为湿浊重;面部痤疮多者,多为HBsAg阳性。贫血病人,色素沉着者,多属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淡黄者,多属缺铁性贫血;面色萎黄者,多属溶血性贫血。袁肇凯等[4-5]应用改进的北京BC-4型定量式光电血流图仪检测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面部血流图,发现气滞血瘀证病人面色以青灰为主,气虚血瘀证患者面色以淡青或淡白为主。气滞血瘀证病人血管扩张力和弹性下降;气虚血瘀证患者受测部位血管容量减少,血管充盈度差。并对114例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脉瘀阻证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观察中医面色、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舌尖微循环,研究发现心气虚证患者面色以淡白为主兼有萎黄,心血虚证患者面色以萎黄为主兼见淡白,心脉瘀阻证患者面色青灰兼有黯黑。不同证型病人面部血管容积与心血管功能、局部微循环、红细胞比积均密切相关。蔡光先[6]用日本产便携式色差计进行了病理五色定量测定、气血阴阳虚证面色测定、慢性肝炎患者面色测定、肺结核病患者面色测定和血液病患者面色测定等研究工作。通过检测分析,发现508例病人典型病理五差计测色结果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气虚证组、血虚证组、阴虚证组、阳虚证组之间面部色泽差异是由于证型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慢性肝炎肝气郁滞者L值最低,肝郁脾虚者b值最高,肝阴亏损者a值最高,说明慢性肝炎患者确实存在面部色泽差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地引入中医色诊领域,给中医色诊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笔者认为加强中医的规范化研究,是色诊客观化研究的基础;力保数据真实、指标全面,是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成果的保障;探讨指标间的关联性,重视色诊的动态研究,调整思路,在继承中有新的发展,注意各科研单位之间的协作,将各边缘学科更好的结合起来,是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应在保持中医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确立整体研究思路,形成综合分析系统,并建立分析解释系统,发现特异性,为中医现代化奠定基础。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仍需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通过循证医学等途径得到共识。

4 参考文献

[1]沈开金.《内经》察色诊病临诊一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16(1):22.

[2]饶宏孝.1000例小儿面部山根脉纹形色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86,10(12):11.

[3]彭清华.几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1989,4(4):30.

[4]袁肇凯,杨运高,黄献平.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9-41.

[5]袁肇凯,黄献平,范伏元,等.心病气血辨证面色变化特点及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分析[J].中医杂志,2001,42(3):173-175.

[6]蔡光先.508例病理五色定量计测[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20-21.

收稿日期 2007-03-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