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目益凸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作为调节经济社会的重要杠杆, 财税政策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分析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提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 因素 政策 财税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 努力完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 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因素

(一)二元财政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城乡之间区域界限分明, 人员控制严格, 产业分工清楚, 城市土地是国有的, 城郊以外的属于集体, 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于城市的发展转为国 有。农村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压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在二元结构体制下, 城乡享有的公共产品不平等。 政府为了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采取偏向城市的财政政 策。由于国家投资和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工业和城市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基础设施则主要由农民自己提供,政府提供的少,如兴修水利、 公路建设等。在社会公共事业上, 城乡投入不公平 , 城市在生活环境 、 教育水平 、 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投入都比农村的多。

(二)县乡财政困难, 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

自从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收入划分不合理, 事权划分不明确, 财权上移事权下放, 存在基层政府承担财力不足与事权压力过大的矛盾。在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都是“ 自上而下” 的机制运行, 有关农村公共产品都是由上级政府决策,然后通过各级政府向下传达到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很难独立进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在公共品决策传达的同时财政资金也随同下拨,并要求中间层次政府和基层政府拿出相应的资金进行配套,以保证农村公共品供给任务的顺利完成 。而取消农业税后,以农业税收入为主的基层政府面临财政运行困难,很多都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要求政府配套资金对基层政府而言很难正常运行。农业税的取消 ,以农业税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基层政府更难以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县乡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

(三)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 比重小, 影响城乡统筹的发展。

1958— 1980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年均为11.87 %,其中最高年份为1964年,高达17.05 %, 而1981— 2004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年均仅为8.81 %比1958-1980 年平均水平下降3.06个百分点, 其中, 最高 年份1998 年也只有10.69 %。特别是1998 -2003年, 农业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滑, 从1998年的10.69%下降到2003年的7.12%。2005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为 7.22%, 2006 年支农比重略有上升, 为7.85 %。

(四)县乡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合理和资金利用不规范, 影响城乡统筹的发展。

县乡转移支付基本目标是保证广大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他们都享有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水平,而在地方财政出现缺口的情况下转移支付的资金用来弥补财政缺口, 并没有集中放到提高农民的公共福利水平上来, 转移资金大部分用于维持县乡机构的运行。 同时, 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缺乏规范性,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具体执行时随意性大、 不够规范, 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 造成转移的资金被挤占和挪用。

二、调节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建设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的公平服务社会应当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据国家统计年鉴 的数据显示,我国2011 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仅占全部支出的 8.4 %,比2010年的支出比下降1.76个百分点。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将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最大部分。首先,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分别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平。无论工作性质和家庭出身,都可以享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其次,针对农村务农或者没有固定工作的村民,应当建立健全的养老机制,由地方财政统一支付,国家财政确保支付完善现有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将农村看病的报销比例提高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甚至略高的水平。

(二)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

城乡居民在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很大部分是由于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造成的。应当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和供给,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乡镇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的财政支付能力和效率。

义务教育的投资,既关系到城乡居民的个人发展,又关乎祖国的未来,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支持 ,保证农村的义务教育投资到位,吸引有知识、有品德的进城大学生返回家乡,投身教育事业。不仅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更要加大对社会职业教育和再培训教育的财政投入 ,让早期教育缺失的人群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强化人力资本积累,为未来增加收入打下坚实基础。农村现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由县、乡政府负担 ,然而地方财政收入的有限性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是被摆在次要的位置 ,长年积累就造成现在的城乡差距过大。这也致使很多进城年轻人不愿再返回农村 ,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当从中央财政拨出一部分钱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要确保在地方政府的监管下,这部分钱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

(三)创新个人所得税设置,充分发挥个税调节功能。

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当逐步改革税制 ,完善以个人所得税为代表的税收体系。首先,以工资、薪金为例,应当再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且区分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起征点,收入较高的一线发达城市起征点应适当高于收人中等的二线城市。这可以为从事具体工作、获取固定收入的工作人员减轻税收负担,提高我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其 次应适当拉大低档间距,降低低档税率,提高高档税率,体现量能负担原则,调节领取过高年薪的高管和实际从事工作的职员之间的差距。 最后 ,对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转让、租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性收入予以提高税率,增加税收负担;对于劳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设置三级累进 ,最低税率为20% ,对于一次性收入较高的演出或者影视税率可以达到 50 %。

(四)开征有效的财产税 ,激励青年一代工作热情。

我国现有税收对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仍需要新税种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首先应当开征房产税 ,以同一家庭所拥有的总面积为考核标准 ,而不 以房屋套数为计量单位,设定起征点 ,并且在面积考核上不区分楼房和别墅 ,无论收入条件一律按照统一房产税比例予以征缴。其次,在一定条件下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调节拥有不同财产的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以房产为例 ,当父母双方共 同 的遗产超过3套房产,就应当对超过的房产估价,并对其收取高额税费。这不仅有利于抑制我国不断增长的房价,减少房地产在富人之间的交易,也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 的发展。在税制设计上,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税面不宜过宽, 起征点也要相应较高,实行累进税率,并且明显针对富有人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和严格 的财产评估制度 ,强化征管措施 ,确保遗产税和赠与税能有效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开征财产税会大大增加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这些收人要更多投向社会保障支出和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而更有利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的调节。除此之外,财产税的开征会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 差距,使拥有较多财产继承的富家子弟不能再坐吃山空、不浪费和挥霍社会公共财富,在保障城乡公民出生在同一起跑线的同时,也激励了农村家庭子女努力上进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彭腾.论缩小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1).

[2]郭月梅.新时期公平城乡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0,(12).

[3]刘少春.湖南农村居民增收问题浅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