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教师的参与和促进下,以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为载体,以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最终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品质。

【关键词】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自主创新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心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行为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朴素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

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径。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

1.引导学生认识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究,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

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

2.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对学习的注意力最集中,最易于接受新知识且获得的新知识牢固,思维也活跃敏捷。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联系的气氛中去,使之在 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一些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究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

如在教《绿色蝈蝈》时,课前,我设计了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进法布尔”(1)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了解法布尔的生活经历吗?(3)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这样的巧妙设计,使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教师讲为学生主动地接近、了解。在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接近、了解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课堂上,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时,有的从《昆虫记》谈起,赞叹法布尔对世界的杰出贡献;有的敬仰他为了专心于昆虫的研究,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迁居乡野小村,执著追求事业的精神;有的敬畏他视昆虫如生命的崇高品格……主动探究,使学生从心里热爱敬佩着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3.营造美读氛围,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也是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美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因此,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如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引导学生找准文本的文眼"快乐"后,让学生探究:盲孩子为什么这么快乐呢?文中哪些句段描写了盲孩子的快乐呢?这些描写盲孩子快乐的句段,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自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反反复复。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将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逼真的情境,真切地体验到盲孩子快乐的情感,同时,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像这样美读,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博大而精深的世界,从中发现与自己人生息息相关的地方,也能饶有兴趣地读出自己的感悟。

4.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

自主探究学习,并非一种简单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春》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10分钟后,五个同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用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的;有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的;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的嬉戏;有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给了学生方法方面的自由选择,这是尊重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

5.尊重个性思考,促进自主探究的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可设计适合个体学生需要的问题:你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觉得哪句诗有言外之意?蕴涵怎样的哲理?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文中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你能分别联想到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或这首诗)应该怎么读?请为文中介绍的风光编写一篇导游词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6.关注学习结果,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谓是授之以渔。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捕的是分数之鱼,语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陶冶人性、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整体生成的过程。不应该只是一个“渔技”。更不应该只是钓“分数之鱼”,而是钓学生生命的成长、人格形成、个性发展之鱼,要钓到这些,光靠“渔技”是不行,而是自主探究思维的形成,在“钓鱼”中陶冶情操、心智与灵魂,形成科学与人文的精神。

总之,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善于学习,自主学习,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最终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