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释意理论看和歌的翻译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释意理论看和歌的翻译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和歌的翻译策略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运用西方释意派翻译理论来分析评价《秋の田》这首和歌,探讨日本和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释意理论 和歌 翻译策略 秋の田

日本和歌的汉译始于明朝,其中最早对和歌进行较详细介绍的当推《日本考》。《日本考》卷三共选和歌39首,译文形式很多,最多的是五言四句,其次为四言四句,另外还有七言二句、“七、七、五、五”、“七、七、四、四”和词曲体等。可见当时对和歌尚无定型译法。

近代以来,对和歌的翻译渐次增多,周作人、钱稻孙、丰子恺等人皆进行过和歌翻译的尝试和探索,但是究以采用何种方式为宜迄今仍无定论。上世纪八十年代,《日语学习与研究》上连续发表了李芒、王树藩、罗兴典等同志谈和歌汉译的文章,无论是理论还是译作上都各有独到之处,形成了空前热烈的讨论和歌汉译的局面。

西方释意派理论家认为优秀的译文应在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即等效(equivalence d’effect)。维耐・凯尔归纳出五个层次的对等。

1、译文应传达原文有关语言外事实的信息,凯尔称其为“外延对等”。

2、译文应忠实于风格,达到“语言层次、社会规则、句型的地理外延等”对等。

3、译文应与原文的体裁一致。

4、译文的形式应能够产生与原文同样的美学效果。

5、译文应适合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许钧,1998::206)。

根据以上的标准,笔者以天智天皇的《秋の田》这首和歌为对象,对和歌的汉译标准开展一些讨论。

一、《秋の田》和作者

和歌原文: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 苫をあらみ わか衣手は 露にぬれ

つつ。

歌意:秋の田の小屋の屋根を葺いてある苫のみ方が粗いので、私の袖は苫屋根のすきまからもれ落ちる夜露にぬれるばかりである。

汉语大意:秋天田野里的茅草屋的屋顶的草帘编的太过粗陋,我的衣袖都被从缝隙中落下的夜露不断的浸湿……(笔者译)

这首歌最先见于《后撰和歌集》(302),随后又被收录于《古今和歌六贴》(1129)、《万叶集》(23)、《古来体抄》(313)、《近代秀歌集》(42)、《八云御抄》(69)、《心敬私语》(9)、《定家八代抄》(332)、《八代秀歌集》(13)、《歌林良材》(400)等和歌集中。尤其是在藤原定家编纂的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更是尊为开篇之作。

作者天智天皇(626-671),第38代天皇。即位前称中大兄皇子,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消灭以苏我氏父子为代表的豪族政权,实行“大化改新”:由大和飞鸟迁都近江,整理户籍、统一税收,仿效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学习隋唐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基础。

从上可见,这首表面上描写农村宁静田园生活的和歌,其后却是隐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秋の田》的汉译策略

根据释意翻译理论的五个层次的对等的标准,我们在翻译这首和歌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作品背后隐藏的背景、写作动机、思想取向等,还要考虑风格的一致性、体裁格式的对等、相同的美学效果以及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这首歌创作于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的出创阶段,天智天皇为首的改革派刚刚击败贵族统治,国家需要稳定,生产力需要发展,作者明确的认识到,农业是立国之本,于是亲自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一种说法,天皇并没有亲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深感农民的辛劳所作)。从风格上看这首歌描写细腻,贴近生活,朴素自然,类似民谣,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国风》中的作品。体裁格式上共31个音节,符合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无句切,整首歌一气呵成。这首歌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为了发音方便, “かりいほ”(庵)约音成“かりほ”;同时,“かりほ”也是“刈”(割下的稻子)的“”(双关语);使用了“~を~み”的句型,进行轻微的感叹;结尾使用了接续助词“つつ”,表示同一个动作不断发生或者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以“つつ”结尾,带有余韵未了的效果。

在秋天的金黄的田野里,收割水稻的季节即将来临。为了防止野猪等动物以及外人的破坏,农民在田边搭起看守庄稼的茅草庵。但是,那粗陋的棚顶怎能挡住黎明前降下的露水?露水从草庵顶的缝隙中滴下来,衣袖渐渐为露水浸湿……读起这首和歌,不由得让人感受到静寂安宁的秋天田园气息。对于作者来说,或许含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对农民辛苦劳作的体谅,一种是脱离了纷扰的政治争斗对安宁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前面一种理解的话,虽然劳动辛苦,要忍受露水霜冻,但是马上就能迎来丰收,可谓苦中有乐;而按照后面一种理解,虽然暂时能享受片刻清闲,却又不能不去面对困难的局面,可谓乐中有苦。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如何能表现出这些丰富内涵是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成书于明代的《日本考》中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田收稻,结舍看守。

盖荐稀,我衣湿透。

译诗采取了四言四句的形式,虽然是明代的作品,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简单易懂,可见是采取了接近于白话的语言。与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的风格比较接近。另外,格律上以拗句起,颇有古风,古风则显典雅,与作者天皇的身份相符;二、四句压“ou”韵,韵律和谐,译入语读者依然能体味诗歌的美感。是比较符合释意派翻译理论的标准的翻译作品。

河南师范大学的刘德润老师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来田野上,且宿陋茅庵。

夜半湿衣袖,滴滴冷露沾。

按照释意派翻译理论的外延对等的标准来考察译诗,似乎看不出这是一首天皇的作品,也体味不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等内容,更像是描写一名旅行者,露宿在田野里的场景。从风格上来看,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译诗也是文白交织,比较清新,较为接近原诗。从形式上看,译诗采取了五言四句的形式。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谢 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就格律方面,乐府诗对平仄并无要求,而绝句则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另外,乐府诗多为长诗,绝句为四句。译诗平仄工整,二四句押韵,故可视为绝句一类。作者天智天皇所处时代恰为中国初唐时期,采取唐代成熟的诗歌形式来翻译这首和歌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从日本文化的纵向对比来看,这首和歌产生的年代是处于大和时代,还是处于日本诗歌形成的早期,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八世纪中后期)要一百年后才会诞生,因此要说这首和歌的地位更像是《诗经》中的《国风》中的诗歌,从内容风格上看,则尤为相似。因此笔者认为形式上译成诗经体较为合适。

当然,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时候,应该反对机械的等值。比如,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也要按照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来翻译,就有些过犹不及了。我们应该强调文章整体意义上的等值和交际效果的等同。当然,在实际翻译中要得到完全等同的效果或在各个方面达到等值会出现许多困难,或者存在诸多局限,主要有:译者自身的两语能力;知识结构、广度、深度的局限;资料的局限等。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和局限,但是优秀的译者的才华在于:他们清楚这些因素给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困难,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作为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中日文功力,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多查资料,多思考,深思考,争取把和歌最美的一面传达给中文读者。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0(11).

[2]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3] 李丽. 浅析《日本考》中的社会风俗[J].沧桑,2010(06).

[4] 孙兰. 谢乐府诗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5] 王笑琴.格律诗平仄小议[J].综合天地,2005(02).

[6]小町谷照彦.小仓百人一首[M].株式会社文英堂,1982(1).

[7]袁静.二十世纪以来《古池蛙》在中国的汉译研究,四川大学研究生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