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教学应力求“四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教学应力求“四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的主渠道,怎样使数学课堂呈现生机、精彩、高效呢?

一、教学方式上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教师独占课堂,一讲了之;学生虽然听懂,但效果不太理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提示不要过于显现,更不能把方法或结论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而要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过程,通过诱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

一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把全班学生按座位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分给厚纸皮剪成的一辆小轿车和一辆面包车,一个同学拿小轿车,另一个同学拿面包车,在桌子上演示。老师要求两车从两点同时出发,一声口令后,两车相向而行,相遇前停下来。问:“你们的车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是怎样的?”(板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车继续行驶下去,结果可能会怎样?”(相遇、不相遇)“试一试,结果怎样?”(板书:相遇)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这几个相遇问题的基本要素,为例题教学扫除了文字障碍。教师接着要求:假设小轿车在甲地,每小时行60千米,面包车在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演示边回答。老师说:“1小时”;学生答:“60千米、40千米;”“2小时”,“120千米、80千米;”“3小时”,“180千米、120千米。”教师紧接着问:“这时候两车怎么样?(相遇)小轿车和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分别是指哪一段?相遇时,两车所行路程的和与两地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甲乙两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如果把刚才老师的话和你们演示的过程记下来,该怎么写呢?”生说师写,共同编成了一道完整的相遇应用题,同学们顺利解答了。这样,课堂改变了解答应用题时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减轻了学生机械理解题意的困难,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教学内容上变课内局限为向课外延伸

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内知识,要通过课内的学习引发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跳出课堂;既要立足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在完成教材教学任务后,还要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去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到丰富多彩的天地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去开发更大的潜能。

数学的延伸教学具体可分为:

1 课前延伸。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及班级实际,提前布置学生针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访谈了解,动手实践,查阅资料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轻松、主动、有效地学习。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课前布置学生看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汇报时有的同学说一年有12个月;有的说每个月的天数有30天,也有31天的。2月份的天数不固定,有28天和29天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还说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和下旬(听家长说的)……,学生提前了解到的这些内容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课中延伸。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引领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或知识点进行延伸想象、比较分析、概括归纳,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还要关注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拓展课中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要进一步介绍“对称数”的知识,还可以用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辆以固定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小王在汽车行驶的某一时刻,看到了里程表上的数字是一个对称数26962,两小时后,里程表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对称数,求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及新的对称数。”把“轴对称图形”与“对称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3 课后延伸。教师要布置开放性、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走进家庭、社区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进一步延伸探索,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丰富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除了学好课本上常用的“千克、克和吨”外,还可以找一找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斤、两”等。使学生明白“千克、克和吨”是国际计量单位,而“斤、两”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即1斤=500克=O,5千克,现在1斤等于10两,以前1斤等于16两。同样,在教学课本上介绍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千米”后,还可以补充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尺、寸”,让学生知道:1米:3市尺,1尺=10寸。在教学“平方米、公顷”后,还要补充农村普遍使用的“亩”,并使学生知道:1公顷=15亩,1亩≈666.7平方米。通过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缩短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己寻找课内外知识联系的意识。

三、教学结论上变静态接受为动态探求

静态接受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扼杀大量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学生的灵感智慧。动态探求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既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潜能,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活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使课堂互动生成、真实高效。因此,教师要创设精妙的活动情境,处理好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如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先请同学们用课前各好的三根木(或竹)条做成一个三角形,并量出各边的长度,然后按要求进行操作,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师:最短边剪去一小段后,是否组成了三角形?再剪去一小段,情况如何?再剪去一小段,情况又如何?……

生:(填写实验报告单)三根木条不能做成三角形。

师:剪到什么情况时三根木条不能做成三角形?

生:一根越来越短了,其中两根接起来还不够第三根长。

师:是否具有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的,可见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你能发现这个关系吗?

生: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在你们的操作中也存在着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可为什么不能组成三角形呢?

生:(讨论、归纳)任意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才能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三角形三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你能发现吗?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不断展开的过程,思维过程展开了,就会创造出许多有利于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情境。这节课通过创设生动、鲜活的情境,将静止的、抽象的、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操作实验、具体测算中获得了直接感悟,从而探究出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关系的结论。

四、教学节奏上变快慢失调为快慢协调

教学节奏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变化而灵活调节的。良好的教学节奏表现为快慢适中、动静搭配、详略得当、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快慢协调的教学节奏要求教师要对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做到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教学节奏不能过快,否则,学生的思维赶不上教学进度,感觉不到乐趣,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节奏也不能太慢,否则,断断续续,学生感觉不到完美,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数学教师应善于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时间,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既要份量适宜,又要正确估计学生学习的能力,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有效教学时间,做到过程科学、快慢适宜、节奏协调。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不能过快,要让学生动手探索,去“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规律,从度量不同长和宽的长方形面积体会到方法的麻烦,进而感到需要寻找更好的计算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愿望。环节大致为:先让小组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后量:①长3厘米,宽2厘米;②长4厘米,宽3厘米;③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填写实验报告单)。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有没有更好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比较,找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共同规律:长方形面积:长×宽。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教学节奏要紧凑,但学生在度量、观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小正方形个数关系时的节奏不能过快,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找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共同规律。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学,都应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应服务于学,学决定着怎么样去教,即以学定教。只有轻松地教、愉快地学才是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