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晚茬麦独秆栽培促高产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晚茬麦独秆栽培促高产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晚茬麦是指从播种至越冬期间0℃以上积温少于450℃的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容易造成生育前期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最终导致后期成穗少、产量低。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晚茬麦若采取独秆栽培技术,仍然可以获得每亩(1亩=1/15ha)400kg以上的高产

1、适期播种

晚茬独秆麦在日平均气温12~16℃时播种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试验表明,独秆栽培法对播种期的适应性较大,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播种较晚甚至“土里捂”(当年不出苗)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2、增加密度

独秆栽培小麦要求基本苗相当于或略低于该栽培法适宜的每亩穗数。独秆栽培的密度较大,前期容易出现株间过于拥挤的现象,后期因小麦株型较紧凑,容易出现行间漏光现象。为协调前后矛盾,应尽量缩小行距,一般行距以10~15cm为宜。播种前应精选种子,并做好发芽试验,准确计算播种量,这是保证苗齐、苗全的重要环节。

3、科学施肥

独秆栽培的施肥方法,要求基肥增施有机肥,重施磷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t以上,磷肥50-75kg。氮肥施用要因地制宜,一般中产田要求全生育期每亩施标准氮肥60kg左右,高产田施标准氮肥70kg左右。土壤含氮量高的地块,可不施氮素化肥作基肥;含氮量一般的地块,可施总氮量30%的氮肥作底肥。次年进行蹲苗,拔节至挑旗期再进行分类追肥。一般土壤肥力高、苗情好的,可到旗叶露尖时追肥。肥力较差的地块,可在拔节期进行追肥。

4、控制浇水

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次数是独秆栽培成败的关键。独秆麦因播种晚,冬前生长量小,对土壤水分消耗少,所以在足墒播种的条件下,一般不浇冬水和返青水。是否浇起身水要依土壤墒情而定,只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一般不浇起身水。春后第一水,可在拔节至旗叶露尖时结合追肥进行,在开花至灌浆期再浇第二水,一般全生育期浇2-3水即可,干早年份可酌情增加浇水次数。

湿小麦科学存储措施

1、食盐处理法

将小麦在通风处堆成小堆,每100kg小麦拌入1.5~2kg细食盐,拌和均匀堆放,用不透气塑料薄膜封住。食盐能吸收麦粒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小麦的生理活动和霉菌的繁殖能力,用此法处理过的湿麦粒可保持3~5d不霉变。

2、漂白粉拌和法

每100kg湿麦粒拌入200g漂白粉(药店有售),拌和均匀后即用塑料薄膜盖严,每天检查1次,可使湿小麦4~6d不出芽,7d左右不霉烂。

3、食醋处理法

湿小麦堆放在通风干燥处,每100kg喷入食醋1kg,边喷边搅拌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注意检查。

4、鼓风降温法

可用鼓风机、电风扇、排风扇作风源,将湿小麦堆放在一个能通风透气的晾床上;如果没有晾床。也可薄摊在地面,厚约30com左右,用人工或电扇降温,每3~5h翻动1次。

5、堆垛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法

尽可能用透气的麻袋包装,堆装不可过大,利用烟囱效应通风,堆成“十”字形,底部留通风道,中间可包装,也可散装,粮堆中间放竹篓,利用自然、机械(风扇、鼓风机)通风及降低水分含量,这对于高水分小麦可以短时间存放,但要天天检查。

(栏目责编 汪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