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灾后聚落重建特色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数民族地区灾后聚落重建特色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聚落特色正随着重建逐步消失。通过吉娜羌寨重建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梳理在少数民族地区灾后恢复重建中保持民族聚落个性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民族地区聚落空间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技术思路,为民族稳定、和谐社会构建创造条件。

【关键词】民族地区 聚落重建 特色探讨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10%,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4%,民族区域和少数民族人口多集中在边远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频发的地质灾害时刻威胁着那些古老的民族村寨,这些聚落作为民族古老文明的物质载体,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聚落特色正随着重建逐步消失,以民族性和地域性构建起来的特色民族聚落瑰宝遭受被摈弃的挑战,探讨传统聚落特色建设、保持民族特质、延续民族记忆、保护民族个性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民族地区聚落存在环境

地质灾害影响。近几年频繁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质灾害,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使民族聚落――村寨也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赖以生存的村寨建筑垮塌损毁,聚落空间环境改变,物质和精神家园均受重创。

聚落恢复难题。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受气候类型多样和地形地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敏感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灾害频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危害范围大。同时有限的用地条件使该地区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地质灾害搬迁、生态移民搬迁与灾后恢复重建交错,更强化了重建的难度和复杂性。

村寨聚落环境退化。耕地和林地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大面积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次生灾害隐患增多,聚落选址存在很大难度,导致生存空间发展条件进一步变差。

传统文化恢复难度大。在少数民族地区,村寨聚落历史人文资源独特,物质载体――房屋大量损毁,而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由于5・12地震伤亡严重,造成聚落空间文化修复更加艰难和迫切。

重建内容复杂,长短期并存。5・12地震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使群众短期生活和社会长期发展更加复杂,因此针对灾后重建特点,通过北川吉娜羌寨建设,梳理不同以往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法,为民族地区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特色聚落空间环境提供借鉴。

吉娜羌寨灾后传统聚落空间要素组成

吉娜羌寨区位条件。吉娜羌寨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猫儿石村,距成都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绵阳半小时车程,105省道和苏宝河自用地东北面经过。寨内有两条宽约3米的水泥路自桥头分别向沿苏宝河岸和响水沟延伸到达各户。

特色聚落空间要素。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质,肩负物质空间环境和内心世界精神秩序重建的双重使命,要实现旅游功能,必须保持民族聚落独有个性,通过聚落空间尺度、民族生活功能区划、民族风格装饰、民族图腾标志性碉楼、内外空间环境、水系营造进行特色重构,利用物质载体与民族文化结合实现民族聚落的地域和民族特征。

建筑布局特色。吉娜羌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村寨建筑和空间具有鲜明的环境特色和视觉冲击效果。因此按羌族建筑的尺度,每两排建筑(高程相差达3~3.5米,层数相同)会形成层层退台的立面,从每户屋顶望向河边,视线都不会受阻,每一台自然形成各户的院落,满足村民自家生活活动需要。而每户屋顶都将形成面向苏宝河的视野开阔的活动空间。

地标尺度选择。“吉娜”是羌语“极品”的意思,雕楼是羌族聚落最重要的民族符号标志;曲折宜人的步行路网与穿行于寨内的水系是羌族聚落空间序列的重要特征;建筑多依山而建,多层石砌平顶建筑(与汉族混居区也多有穿逗木石结构、坡顶形式),层层退台形成大量屋顶平台是其重要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防御交通空间。

历史记忆保留。在响水沟东岸临苏宝河为本区最开阔平坦用地,建设文化广场,有三座雕楼围绕广场周边,一栋仿官寨建筑和一栋仿羌族民居建筑,形成聚落中标志景观区和民族生活公共活动中心。保留一块空地用作民俗广场,建5・12纪念墙等构筑物,供村民举行羌族祭祀等民俗活动。

水系特色营造。水系是羌寨聚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响水沟西侧水系沿寨内广场、步行梯道等逐级下降,经广场上的水磨坊后自仿官寨建筑旁流入苏宝河,形成一个小小瀑布;响水沟东侧水系,在步行街上形成各种各样点缀性的小景观,最后自人行索桥桥头处进入苏宝河。

细部装饰与材料规定。羌族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和砖石为主,因此吉娜羌寨房屋全部采用砖混结构,外墙按一定比例收分,贴北川县自产青灰色片石,在门眉、窗眉上方加略有出挑的白色片石,女儿墙压顶采用白石头,或将之做成仿石块状刷白。窗框和阳台等采用本色木材,仿羌寨建筑木作的尺度和形式。

他山之石借鉴。对于一些公共建筑,比如村委会、卫生服务及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通过考察茂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小寨子沟传统公共建筑建设的空间环境,根据村寨旅游发展,将游人中心等功能安排在内,把公共建筑和碉楼作为全寨画龙点睛之笔,提升旅游线上的景观效果。

人性化聚落精神体现。物质层面是精神层面恢复的重要环境,精神层面恢复是文化内涵的再现,因此解读聚落空间与环境关系建设的人文精神尤为重要。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震后村民心理非常脆弱敏感,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诉求,通过对村民逐户访问,了解每家的困难,解读国家政策,把灾后村民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中的条件,充分考虑建设中的村民原住房分布情况,各户相对位置参照原宅基地相对位置建设。根据村民意愿修两层,建筑多为两层或两层半,个别地段,按规划聚落空间意向建设,形成羌寨风貌特色,以增强广场围合感和景观层次感。为不额外增加村民经济负担,将建筑面积控制在基底面积的两倍以内,降低造价。

自下而上梳理设计条件。灾后重建是把灾后民众各方面需要转变为政府目标,通过法定的过程和技术手段实现灾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协调,因此自下而上的需要是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但又由于村民个体目标多样,会造成设计条件的多元化,梳理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条件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内容。

改进建造技术。按照国家重建目标,聚落建设标准高于村民原住房标准,规划建筑基底面积增加,为方便施工利于抗震,挡土墙的材质和做法是村寨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实施中寨内所有挡土墙都就地取材,用本场地内及周边即可取得的卵石砌筑。

民族聚落重建实践反思

吉娜羌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重建,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总结民族聚落特色构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方法上,都会为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建设过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通过吉娜羌寨建设,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持村民生活的聚落空间环境,实践中村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把村民目标和政府建设目标结合,从程序上加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保护民族文化聚落空间特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经。

人员组织:平民专家组参与各项建设。民族文化有根植的人和环境,当地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聚落空间的缔造者,为更好保护民族文化聚落和风土人情,需要当地的平民专家参与到各项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的建造传统技艺,最大限度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聚落特色:聚落空间环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实现文化传承必须与物质空间修复充分结合,明确物质空间聚落要素重要作用,借鉴其他地区抗震技术,在提高抗震设防等级的同时,改进结构类型和建造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经济造价,用最短时间改善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社会目标:短期需要与长期发展结合。聚落重建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活安排,既涉及到短期生活需要,也影响到产业长远发展,如果仅考虑短期基本住房问题,社会的长远发展就没有动力机制,要使灾区由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就必须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各界资金,统筹安排民族文化聚落与旅游等各项产业的关系,完善市场服务实施机制,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有大量的村寨聚落,文化遗产丰厚而广泛,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村民参与各种调查和决策,民间专家提供社会的、人文的、民俗的、生活的等聚落空间环境各项内容修复技术,保护民族宝贵遗产,实现民族的聚落个性,体现民族文化精神,注重聚落建设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