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美而死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美而死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中简述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经历,以及其生活经历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通过艾米莉大量不朽的诗篇,介绍了狄金森的美学观点,特别是她的反传统手法使其成为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者。同时还介绍了狄金森的诗歌重要的主题――死亡与永生。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美学观点 死亡与永生

在美国文学史中,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那样深邃和富有传奇的色彩。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她的诗歌和思想方面,而且也包含在她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世界里。

艾米莉•狄金森出生在马萨诸塞洲的阿默斯特(Amherst)地区一个富裕的家庭。年轻时曾在阿默斯特大学里就读六年,在霍利奥克山女子神学院学习一年,艾米莉几乎再没出过自家的大门,与外界长期以来断绝了接触。这个孤独的女诗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无法猜出的谜。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诗歌,终生未嫁,过着自我幽闭的生活。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远播,诗歌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成为美国历史上对美国文学作出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有人称她是继古希腊的萨福之后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甚至有人把她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然而这些对于狄金森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死后的热闹和荣誉,只能更加映衬她生前的孤独。她的诗歌就是她的生命,绽放着耀眼的光华。

狄金森的美学观点和她的文学创作实践是一致的。她认为诗歌应有强烈的感人的力量,诗人的灵感来自于诗人的内心。她擅长运用视觉,听觉等意象,立意新颖深刻,想象奇特,比喻也常出人意料,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她反传统手法,努力挖掘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希冀。所以,成为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者。亨力•詹姆斯称她的诗是“灵魂的风景图”。诗人威廉•卡洛斯• 威廉斯称她为“圣恩主”。她的意象别出机杼,思维独特,所以也使得她的某些诗歌晦涩难懂。

艾米莉•狄金森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周围的生活。从青年时代她就表现出对诗歌的热爱,用生命进行写作,虽然不被人所理解。她写到:“诗就像是一绺金色的线穿过我的心,带领我往梦中才出现过的地方前进……许多人都将生命托付给神,我却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诗。”对狄金森影响最大的是当时的有名的文人希金森,狄金森将他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直到艾米莉死前他们一直保持着通信。但是,希金森很难理解她的诗歌,认为艾米莉的诗无法与当代的诗学衡量,所以不可能出版。尽管如此,艾米莉却认为“如果这个社会不理会我的诗,甚至不屑我的诗,我还是会很高兴继续努力下去。”

没有谁能真正知道艾米莉内心世界的情感历程。爱情激发了狄金森的创作热情,写下了大量诗篇。她曾对查尔斯•魏兹华斯(Charles Wadsworth)牧师产生了恋情,另一个是山谬尔•鲍沃斯(Samuel Bowles)。这是让人心伤的爱情。后来狄金森又爱上了父亲的朋友洛德法官,但这段恋情依旧没有结果。就算洛德法官向狄金森求婚,她也未必会答应。当爱情真的有了结果,敏感的狄金森,习惯了孤独,也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和精力来迎接这份迟来的爱了。艾米莉是向往爱情的,她对爱情是这样定义的“爱/先于生命/后于死亡/是创造的开端和呼吸的原型”。但是在她的一生中却充满着对爱的渴求和艺术自由之间的冲突,她恐惧爱的崇拜会损伤她诗人的人格。为了艺术而舍弃凡俗的爱情,而最终内心又归于平静,这需要多么非凡的意志啊。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要是关于生命、死亡、宗教、不朽、爱情、真理和美的诗,微妙而深刻,充满着内在的、超越现实的张力。比如:在那首《为美而死》里,她描述为美而死的人和为真理而死的人:

我是为美而死――被人/安置在这个坟冢/有人是为真理而亡的,也被葬在旁边的穴中/他曾轻声问道“你为何而死”?/“为美,”我回答/“我,为真理――两者都一样/我们是兄弟,”他说话/就这样,像两个男人,相会在这个夜晚/隔着墓穴交谈/直到青苔爬到我们唇边/将我们石碑上的名字遮掩(狄金森诗,金心译)

死亡与永生是狄金森的诗歌的重要主题。而死亡的主题在常人看来是伤感凄凉的,但在她的诗歌中死亡不仅不显得痛苦,而且还充满神秘的浪漫色彩和飘渺的动感。这正是因为诗人敢于正视死亡,把死亡看作生命走向一个更广阔境界的出口,而非生命的结束,死亡即永生。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这正是狄金森作品的迷人之处,时至今日仍旧被人们所推崇。

最后让我们用艾米莉•狄金森那首最著名的诗来纪念这位孤独而伟大的女诗人。让世人再次倾听这位诗人和世界的对话吧:“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那从未写信给我的世界/自然以温柔的庄严/告诉给我简单的消息/她的消息发送给/我无法看见的手/为了爱她,亲爱的同胞/温和的把我评判!”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艾米莉•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艾米莉•狄金森:《为美而死――晶莹剔透的美丽乐章》,马永波译,哈尔滨出版社, 2005。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5].WENDY MARTIN:《艾米莉•狄金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李 哲、杜 磊、赵解语: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