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突破传统,强化自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突破传统,强化自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G623.5

一、纠正习惯,培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他们的精力往往只集中在头15分钟或20分钟内,后半节课基本走神干别的或者自己在下面玩耍。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特征,假如教师不能正确让数学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教学成果就不会由进展,陷入学生不爱学、无心学,教师没有动力和劲头去教书的恶性循环。同时,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会造成小学生们心理上厌倦,阻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才会激起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模拟一个问题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让学生深入其中,在这种情境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是生活的模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可以将数学理论形象和生动化,采取有效的激趣改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理论的具体情景化,来让学生自动提取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吸取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优化教师的课堂设计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并且坚持不懈。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学习,教师没有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实践,学生发现梯形可以转化为多种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复习了旧知识,“温故而知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如:学习《分数的认识》时,教师采用了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游戏的规则如下:如果将两个苹果分给四个学生,很显然要两位学生分一个苹果,那一个苹果怎么分给两位学生呢?学生一时不知怎么解决,于是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组最先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热火朝天的投入的讨论中,讨论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指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以小组或班级集体的形式互相交流对问题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在此阶段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性别、个性、特长、学习能力等因素,先把学生大体分成三级,然后按照甲-乙-丙,或甲-乙-乙-丙等分成若干个3-4人合作学习小组。学生搭配应力求科学合理,以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然后教师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点,确定讨论交流内容、方式,组织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学生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自身智力的提高。小组形式的开展,使得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机会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开展小组讨论时,老师通过引导,可以实现学生情绪的调节,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让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练习由“封闭模仿”变为“开放解决问题”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去思考,创造性地提出多种新的探索或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获得突破。因此,学思行老师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如在教学《倍数的认识》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杨树有20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问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不难想到的是,先用20乘3算出柳树的棵数,然后把算出的柳树棵数加上原来的20棵杨树就是一共的棵数。学思行老师引导通过学生画图的方式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学生们很快就通过画图看出,杨树有1份,柳树有3份,一共就是4份,直接用杨树的棵数乘4就是一共的棵数。学思行老师一个小小的提示和引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画图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

五、数学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应着重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学习也被称作自我导学,它不同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和机械性重复学习。它是能够不依赖其他人的帮助而自行开展高效、快速的学习。比如,一个小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前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列出学习计划,充分做好学习准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与自我评价,在课后对照学习成果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归纳和自我弥补,这样就做到了对数学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对知识掌握的多少。所以,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老师需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老师们要在一定程度上要让课堂变得开放活跃对学生们尊重平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不管,所以在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不过要坚持对自主学习的培养,着重在课堂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们进入自主学习这一角色,实现自主学习齐步走。

参考文献:

[1]魏翠萍.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