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的本源与真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的本源与真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观将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最终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需要“眼睛向外”,把握国际学习科学的新进展,了解世界主流的学习思潮,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所谓“洋为中用”;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改革更需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脉络之中,从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教育传统中去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现实,以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种种观念困局,此所谓“古为今用”。

下面就让我们从“学”“习”这两个中国古老汉字的智慧中去探寻学习的本源真义

一、学

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学”字在早期写成 ,是典型的上下结构。稍作分析就可以知道,该字的下半部分 是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学生形象,它表明了学习的主体。这一形象主要凸显了学生的头部,它暗示着学习需要开动脑筋(“动脑想”),学习主要是头脑中的思考活动;同时,它也暗示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思考。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个体特点和群体特点,研究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研究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家庭背景差异,并在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接纳和包容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例如,从儿童期到青年期过渡的少年期(青春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叛逆的现象,这是其重要的年龄发展特点。但是,许多教师对此缺乏科学的认识,将学生的逆反解读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是对自己的极度不尊重,从而很容易出现师生矛盾。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叛逆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独立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他试图摆脱父母过多的束缚和教师过多的指导、试图自己解决问题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我们对学生的叛逆就会更加容易接纳。事实上,很多没有叛逆表现的学生,可能是听话乖巧的体现,也可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够自信的体现;而许多在叛逆中逐渐走向自主和自控的学生,则往往能学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更强。可以说,教师认真“备学生”,确实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和前提。

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左中右结构,体现了汉字的对称美。其中,左右两边的“ ”代表了两只手,中间的“爻”是阴阳八卦中的一卦。算卦需要卦具,学习需要学具,因此“爻”可以解读为四根棍子,就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所使用的小树枝、小扣子、小石子,中学生学习科学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装置、烧杯量具等,象征着学习材料、学习工具或学习对象,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教材”。虽然我国的教育传统非常重视教材研究,但是一般的教材研究往往重在研究表层结构(即材料),而对深层结构(即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例如,老师们研究“罚”字,一般将其分解为“”“讠”“刂”三个部分即告结束,很少有老师深究为什么“”“讠”“刂”组成“罚”字。事实上,“”字头不可说成是“四”字的变形,可解读为倒立的“目”,眉开眼笑是“目”,横眉冷对、怒目而视为“”,指表情警告和暗示之意。“讠”即言,指言辞警告和批评;“刂”是刀的变形,而“刀”是手的延长物,具有动手打或用刀杀的意味。合起来解读就是,“罚”意指表情警告、言语训斥、动作体罚,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惩罚的三种形式。再如,“易”字一般被分解为“日”“勿”,这样学生能记住字形,但无法理解字义。如果老师们具备一点汉字形变的知识,那么“易”字的形义关联就好理解了。事实上,在这里“勿”可看作“月”的变形,这样“易”就可以解读为上“日”下“月”,这不就是“日月交替”的景象吗?这不就暗指“变化”“交换” “不困难”的意思吗?简单的汉字都值得我们如此深入研究,更何况阅读的篇章、数学的应用题、科学的证明题呢?因此,“备教材”仍然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

至于“ ”这两只手,可以有多种理解:①“ ”代表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左右手共同做事,体现了操作实践和探究学习,暗含着“动手做”“做中学”的思想。②汉字具有“以二代多”的特点,如“林”“多”“从”等,如此“ ”代表了很多人的手,很多人在一起共同工作,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③“ ”也可以解读为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师生共同合作参与探究活动,体现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相互倾听,彼此合作,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 ”暗含了当今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是教师需要着力指导和鼓励学生的方面。

随着汉字的演变,后来的“学”字发展成了 ,在字形上非常接近繁体“”和简体“学”了。比较前后两个“学”字可以发现,后来的“学”多了一个“ ”,这是屋顶的形象,它表明学生有了规范和固定的学习地点(即教室),也从此才有了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教本(textbook)这一载体。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职业分工的标志,是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将学生限定在课堂这一学习场所里,只重视间接经验的传承,则是学习观念上的一大退步。事实上,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扩展延伸到各种课外校外的非正规学习场所中,比如博物馆、科技馆、水族馆、动物园、植物园、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等。这些地方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机构,以其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的目光。因此,从这个意义来看,早期的“学习”更有开放性和情境性,更符合现代建构主义的思想,更重视直接体验式的学习。当然,如果说早期的“学”强调的是“行万里路”式的直接经验的获得,那么后来的“学”就更重视“读万卷书”式的间接经验的获得。应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人生的发展都有价值,两者不可偏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大力变革学习方式和扩展学习场所,突破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但另一方面绝不能因为重视学习方式变革,重视体验性学习,就否定间接经验学习的价值。否则,将会重蹈“读书无用论”的覆辙。

二、习

“习”字原写作 ,属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日”,象征太阳;上半部分是“羽”,羽毛是鸟的象征。也就是说,“习”字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太阳在下,小鸟在上,小鸟在太阳上面。那么,我们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候会看到这一场景呢?应该说,从人的视觉效果看,我们在一天中的早、晚时分确实可以看到这一景象。现在请你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个早晚时分的画面: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小鸟已经展翅;太阳快要落山了,小鸟还在高飞。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早贪黑”的景象吗?小鸟如此“起早贪黑”是否很累很苦呢?没错,“起早贪黑”确实是付出了不少时间、精力和努力,但是付出就是辛苦吗?关键是要看其付出是自觉自愿的,还是被动被迫的。如果努力是其自觉的选择,是个体认为值得做的,则他不仅不会觉得辛苦,还会感受到全身心投入活动中所带来的幸福、快乐和满足,因为这些满足了个体的自主需要,从事的是个体感兴趣的活动。事实上,我们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自认为有价值的活动时,才可能“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诚如俗话所言: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是幸福的;为自己喜欢的事付出,是快乐的。因此,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之中,引导他们体会努力付出之后所带来的成功感、快乐感和满足感,是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上述景象只出现在早晚时分,在一天的绝大部分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景象都是太阳在上、小鸟在下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以偏概全”地用这一场景来表征小鸟学飞呢?小鸟难道真的能飞得比太阳更高吗?没错,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哪只小鸟能飞得比太阳更高的事实,但是小鸟难道就不能有“飞得比太阳更高”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吗?我们可以想象:一只小鸟的目标是飞越一个小山包,而另一只小鸟的目标是飞越太阳,那么这两只小鸟中的哪一只更有可能飞得更高更远呢?很显然,是后者,是那只具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小鸟!这一生动的场景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有抱负和目标,梦想会引领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具有不竭的动力,而不会“小富即安”“及时行乐”。因此,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引导学生将梦想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任务。

说到学习,我们很容易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包含了“学”和“习”两个过程。如前所述,其中的“学”表示个体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场所、组合各种素材来获得经验,那么其中的“习”又作何解释呢?通常人们将“习”理解为温习、复习、巩固。这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通常解释就是: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去巩固所获得的经验,个体就会感觉很快乐和喜悦。因此,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一个学期四个半月的时间的安排是:三个月学习新课,一个月复习巩固,半个月考试讲评。但事实上,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一学期中感到最无聊、最没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在考试前的复习时段。因此,这种解释似乎不符合实际,我想可能不是古人说错了,而是我们理解错了,并因此执行错了。“习”不仅有复习、温习的含义,更有见习、实习、练习等含义,见习、实习、练习不就是使用和实践的过程吗?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获得了某些经验,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所获得经验的价值,是不是会很快乐呢?如此,学习这一词语本身就包含了先“学”后“习”之义,即先获得经验,然后使用所学经验,也就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包含了使用的含义,使用经验是学习的应有之义。

当然,将学习理解为“学用结合”多少还有“先学后用”的意味在其中。那么,只能先学后用吗?可不可以边用边学、在使用中学呢?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学习的含义,则学习就包含有“做中学”的思想了,它本身就体现“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了。

总之,通过对“学”“习”这两个汉字的文化智慧及其教育意蕴的考察,我们发现,现代教育中的“学习”往往是有“学”无“习”的。事实上,“学习”应该是“学”与“习”的合称。“学”指明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场所,体现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多种要求。对“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场所”的考察和研究,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功课。“习”绝不仅仅表示“复习”和“温习”之意,它更表明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并在使用中精进和完善所学,也强调了学习需要有兴趣驱动之下的付出、需要有高远的目标指引。由此,科学的“学习”就不仅包含了经验的获得,也包含了经验的使用;不仅强调了学习的方式,也强调了学习的动机。教师们只有如此深刻地研究“学习”的不同层面,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并最终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