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交媒体中自我表演的伦理隐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交媒体中自我表演的伦理隐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网友在知乎社区发了一条这样的帖子:《人们为什么要在微博、Facebook等上自己的状态信息或者人生感悟?》在两百多个回复帖子中,网友@负二认为“这不是分享,这是为了表现自己。”不仅如此,@负二这篇名为《社交网络,电子时代的人生绑架者》的回复帖在知乎上获得了四千多人的赞同。

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转发、分享、状态等行为被看作是一种自恋式的

表演。大数据时代下,现代人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的“数据化表演”正在改变着自己,且在此过程中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自我表演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让人担忧。

虚拟后台的侵扰与隐私观的转变

社交媒体的功能应用使后台的侵扰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表演的后台看作是个人隐私的话,那么数字化生活中,网民的这些后台被他人侵入的机会越来越大。社交媒体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模糊不清的边界,从而使之兼具私密性和公共性。事实上,我们并非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究竟会被谁看到。这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后台困境”,即“当时没有被摄像机镜头对准的区域,或是‘实况录音’的话筒感应范围之外的区域。”我们自以为是可以尽情放松的后台。

以微信、微博、人人网、QQ空间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非常高。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上的功能来实现个人空间的装扮,信息分享、交友沟通、好友动态、转发、获取位置、签到、照片美化等。这些功能拓展用户在数字环境下的生活乐趣以及社会化程度,但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用户空间的隐蔽性在一步步缩小。美国学者杰弗里·罗森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多数观看多数的“全视监狱”,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任意时间内我们看到谁,以及谁在观看我们,个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的一致性。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进行

表演并且这些表演的数据与痕迹被纳入数据库的背景下,个人信息无时无刻不被搜集、整理、查询和获取,而且大多数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尽管用户知道使用社交媒体存在隐私安全问题,但是用户在采取隐私保护方面却行动迟缓。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名为《社交网络个人用户的隐私认识与保护》的调查中,46.72%的被调查者认可“在社交网络中留下个人真实信息”。虽然各社交媒体都有隐私政策,但是实际使用中,很少有用户注意和使用这些隐私设置。用户在上传、分享照片的时候,很少设置相册密码,或者只允许社交网站上值得信任的特定人群分享。相反,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更加愿意我们的照片、信息被扩散到更大的朋友圈里,希望得到更多的浏览和赞同或者评价。正如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达纳博伊德所说,“隐私权是对于大数据存在巨大的紧张和焦虑的源泉。”

在此情况下,主体对隐私的期待程度逐渐降低。尽管用户普遍存在隐私忧虑,但是隐私忧虑并不会直接影响隐私保护行为。诸多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自我表演的用户虽然认识到隐私问题的存在,但是没有采取和现实社会相似的措施,这种情况被称作“隐私悖论”。相对数字世界的用户而言,隐私需要重新定义,隐私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

加重社会的集体焦虑和孤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指出,我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害怕孤独的焦虑。尽管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的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空前密集,看起来我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因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能够较长期有效地控制扮演的每一种角色。然而,虽然人们之间的链接增加了、角色更加多样自由了,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和孤独。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现代社会,社交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分享心情、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从表面上看,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功能社会化,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到了有效治疗。因为,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为社交所需的表演手段。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得我们24小时都生活在移动网络的包围中。哪怕睡觉的时候,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都在不停地更新。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社交表演,看起来随时随地丰富多彩,这种对于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依赖,加剧了人们与现实社会的隔离。移动社交表演虽然可以有效掩饰自己在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但是占用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从而忽略了身边实际的熟人社交。这正如网友的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使用过社交媒体的人都知道,我们要么在发照片、要么在炫美食、要么在晒幸福、要么在普及一种知识(自己擅长或经验的)。隐藏在电脑或移动设备前的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甚至是羡慕。雪莉·特克将这种社交现象称之为表演性文化。在这种表演中,表演者所有时刻都是身在前台,甚至于其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只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所以,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雪莉·特克给现代人贴上了“孤独大众”的标签。

现代化过程中,依赖亲情宗亲、近邻关系维系的传统社区正在加速瓦解,人们生活在一个个脱离本土、松散链连的社会网络中。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虽能提供必要的情感或物质支持,但与以前街坊四邻式的照应及群体的保护已截然不同,这使我们的心理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中。因此,离散型社会让人的内心更加孤独。

依赖于社交媒体的社交表演不仅增加人们现实中的社交焦虑,也切割了传统社会中家庭的共享空间。人们原本依赖面对面交流而培养的强关系,现在却不及社交媒体中的弱关系交流得频繁。

内省式思考能力的降低

内省式思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它是一个社会过程。个体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中,总是要考虑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印象,从而重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内省式思考并不是绝对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演,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展示过程。在这种表演下,个体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于外在的自我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

社交媒体的功能设置总是试图提高其易操作性、智能化、便捷性、可视化,它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感官上的愉快以及大脑的解放。自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普及以来,140字的碎片内容出现的频率逐渐替代了之前长篇的博客文章和日志。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易操作等特点使得屏幕前的用户疲于转发、评论、发照片等,而“点赞党”的出现正是这种虚拟社交中导致人们肤浅的表现。社交媒体的个体表演不同于日常社会中面对面的表演。社交媒体的表演者可以说是没有观众的,它不像特定的剧场,它的受众大多数时候是缺席的。社交媒体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分离导致表演者不用在表演中随时调整自己遵守纪律谨慎表演。正是由于观众的反馈总是延时的,所以当表演者脱离那种表演情境后,因自我调整而展开的自我反思也就削弱了。

社交媒体的内容以简短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主,重在与用户间建立一种感觉。个体在社交媒体这个舞台上的表演也同样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并通过一些印象管理策略来提升这种公共形象。

社交媒体的表演性文化,催生了个体在表演中的公众性自我意识(包括那些身体外貌可以开放的供他人评价的部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内省式反思的减弱,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价值等)也会相对降低。在社交媒体上,用户更愿意被更多的人关注、得到更多的反馈。发文字内容的时候由于字数限制,用户总会想办法让文字更有吸引力,会精心润饰,好好斟酌,有时候还会精心寻找图片来配合;发图或照片时,会用工具进行修饰;此外,微博主页、QQ空间等这些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身体的延伸部分,也会得到精心装饰和美化,不少用户还会去买会员资格来增加美化功能。这种表演文化导致用户在这种快餐化、信息视觉化的环境下容易只注重外在感觉。

社交媒体造成人们孤独的原因

1.社交媒体的交流替代了日常交流

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

2.人们低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Facebook就像一个舞台,人人都愿意像一个演员一样尽量展示自己(而不是进行真实的交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谢瑞·图克尔(Sherry Turkle)将之称为“演示焦虑”,这使人对自己产生了疏离感。

3.“表演性文化”导致攀比与失望

社交媒体导致表演性文化正在形成,其中叙述性和分析性的自思越来越少见。这被界定为人所有的时刻都是身在“前台”,甚至于“你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