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重庆市产业转移形势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重庆市产业转移形势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要素成为市场需求,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重庆市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优势产业走出重庆的发展进程中,促进了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妨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需待解决。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重庆;承接产业转移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着产业转移加快的重要机遇。从国际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要素成为市场需求,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国内看,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产业集聚的规模报酬逐渐下降,成本优势下降;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和通信网络日渐完善,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外需不振、出口受挫的大环境下,重庆市运用平台建设、口岸开放、物流改造等综合手段加强本埠与外埠资本及货物流通,实现进出口与利用外资高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在渝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3家达到225家。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不会有大的起色。国内经济面临外需疲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但也存在十制度效应、工业化等四化推动等有利条件。2013年重庆市将积极的迎接产业转移,带动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重庆市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1.问题

重庆市在对外贸易中,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但是重庆市在吸引外商投资以及优势产业走出重庆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列妨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的软环境有待改善。由于投资环境还不够完善,对于作为西部重要城市的重庆而言,其商务成本偏高,这一切都对重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2)产业配套能力不够完善,产业链不完整。重庆的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其产品附加值低仍制约着产业的转移。产业基础虽好但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 。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在渝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

(3)工业园区建设不完善,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重庆市建立了为促进经济发展,建立新兴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园区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规划定位不够明确合理,虽然进入了很多企业,但是缺乏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企业间的关联度不高,产业集聚难以形成,很难引导发达地区相关联的企业进驻园区

2.解决方案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庆市作为西部重要城市,在产业转移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拉动重庆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1)精简机构,提高市政府的办事效率。承接产业转移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主抓,政府的服理念不到位,政府部门多而繁杂,直接导致产业转移只停留在作表面文章上,而真正考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够宽。因此必须要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精简机构,提高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要强化重庆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动性,使重庆能够有重点有步骤地承接产业转移。

(2)精心选准产业转移的准入点,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3)加强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强势打造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重庆市就必须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总论

国际产业转移对于重庆而言,既是重大机遇,又是严峻挑战。重庆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对外转移产业的过程中促进了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产业转移给重庆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促进重庆市的经济持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迎接产业转移充足的准发挥特色优势,提升自身的区域竞争力,积极的迎接产业转移,带动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55—42.

[2]俞国琴: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J].长江论坛,2007(5):51~58.

[3]崔建华:域际产业转移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J].开发研究,1990(2):11—12.

[4]冯 梅:全球产业转移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水平[J].管理世界,2009(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