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工程”催化“三个转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工程”催化“三个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民工圆了“大学”梦

2009年5月11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教室里,150余名学员迎来了非同寻常的“开学典礼”。

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这150名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他们均来自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如何才能更权威、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地为农民工朋友提供就业培训,使他们真正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开发区管委会别出心裁,送辖区的农民工朋友去‘上大学’。”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由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开发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联合举办的首届装载机、挖掘机操作工培训班。158名学员全部是来自开发区的农民工,年龄18至45岁。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全部学员均采取脱产学习形式,授课教师全部是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师、副教授乃至教授。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机械化施工技术、机械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电气设备、部件及其使用方法、保养、驾驶及故障排除等。培训结束后,学院将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颁发国家认可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并安排就业。此次培训费用共计17万余元,统一由开发区筹集,参加培训人员免费学习。”

其实,为了力促辖区农民工再就业,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塑造新型农民”的系统工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掌握的资料显示:2004年6月21日,由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组织的农民电脑培训班在市技校悄然开班,当天,50多名“布衣”的荷锄茧手轻轻敲击键盘的欣喜声,宣告了该辖区农民与现代科技的亲密对接。而这,仅仅是近年来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的“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户向商户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战略之一。

“一亩菜园几亩田,四季青菜吃不完。”这是多年前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里一些农民的心态。

怎样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如何尽快增加农民收入?

阳光工程”的催化作用

2004年河南省开始实施“阳光工程”,对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

为此,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领导张北超等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问题。经过对辖区5个村闲散劳动力的摸底排查,他们确定了培养科技性农民的思路:一方面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对外劳务输出。

5年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培训、输出就业工作中成绩斐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注重宣传外出打工者的新生活,定期召开优秀输出人员、输出致富典型人员、表现突出人员座谈会,对他们进行表彰,营造“务工光荣、致富光荣”的舆论氛围,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走向市场。

“一人外出、一家脱贫、两人外出、一家致富,外出一批,带动一片”渐渐成了辖区农民的共识。

农民被感化了,但他们的再就业基础还很薄弱,怎么办?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在经费保障方面除“阳光工程”专项补助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投入,对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确保农民“有技术、出得去、稳得住、能挣钱”。

“有技术、出得去、稳得住、能挣钱”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更离不开心贴心的关怀。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根据订单合同对农民进行培训,然后把学员送往定点用人单位工作,尤其是外地单位,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都亲自派人到实地查看公司企业情况,确保输出人员工作、生活环境良好,安全,情绪稳定,保证让农民走出致富路,为百姓就业奠定基础。

为适应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三门峡经济开发区还开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完善学习内容,规定课时计划,注重培训内容质量,要求“人人合格,个个过关”,让农民工学到了真本领。

三个转变”的见证

惠民政策的实施,像雨露、像初春的阳光给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的农民再就业带来了机遇。

2004~2009年5年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利用“阳光工程”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568人次,共投入资金27万余元,成功转移劳动力523人,转移率达92%以上。

其中,2004年投入资金1.29万元,举办电脑培训班3期,培训电脑学员101人,转移就业人员81人。

2005年投入资金1.89万元,培训电气焊、美容美发学员120人,转移就业人员98人。

2006年投入资金1.1万余元,培训电脑学员60人,转移劳动力58人。

2007年投入资金2.1万余元,举办食品加工培训班2期,共培训学员50人,转移就业50人。

2008年投入资金2.7万余元,举办编制培训班1期,厨师、美容美发1期,培训学员79人,转移就业79人。

2009年投入资金17.38万元,培训学员158名,157名学员掌握了装载机、挖掘机安全知识、机械化施工技术、机械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电气设备、部件及其使用方法、保养、驾驶及故障排除等技术,顺利通过了理论及技能考核,拿到由国家认可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和职业资格登记证。成功转移劳动力157人,并且月工资均在2000元以上。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北超说:“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绩,我们仍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抓紧抓好农民工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用工信息,最大限度安排就业,把劳务经济做大做强,不断推进‘三个转变’步伐,为开发区‘二次创业’作出贡献。”

5年的时间,新的就业理念已经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6000余名农村群众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5年的时间,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文明和知识的甘霖,让现已成为城市一员的农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城市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