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穿越时空遇见“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穿越时空遇见“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该课也是历时三年研究的国家级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所谓“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即在主题的统领下,在一组课文的单元内,选取文本最具表达特色的地方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家级立项课题结题汇报课 《黄鹤楼送别》 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背景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该课也是国家级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

所谓“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即在主题的统领下,在一组课文的单元内,选取文本最具表达特色的地方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协调发展。

课题研究期间,学校语文教研组着力编写了一套以三至六年级上册一组课文为范本的校本教材。《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设计是该校本教材设计理念及模式的一个缩影。

二、案例设计及理念

(一)揭示主题,创设情境。

师: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出自《水浒传》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儒林外史》的《少年王冕》;赏析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出示:走进名著】

今天,我们再一同学习“走进名著”这一主题单元中的另一篇文章,有感情地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板书:文包诗)

【设计理念: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考虑到本课的性质,我采用基于文本直入主题的方式。本单元主题拟定为“走进名著”,单元中有选自古典文学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讽刺文学著作的《少年王冕》,还有唐诗和宋词。这里,我通过主题的引领,使学生了解名家名篇的文学价值,激发学习热情。】

(二)美文美读,诗文对照。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配乐范读,再指生读。

师:千锤百炼的诗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玑,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情感,值得我们反复诵读、品味。通过课前预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李白在黄鹤楼为即将要顺江东下去扬州的孟浩然践行。

师:知诗题还要明诗意,能简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雾弥漫、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白帆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师:文中有两段话点到了诗意(出示),请一位同学美美地读一读。(生读)

师: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感受诗情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诗歌,你从中感受到了诗人送别时什么样的感情。(配乐齐读,指生答:不舍)

用文中的一个词是——(板书:依依惜别)

【设计理念:“文包诗”体裁的课文,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1.这里,由诗歌走进去,通过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这样的设计将理解古诗整体意思的难度降低了,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学诗文的畏难心理,使学生初步感受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为后面更好地学诗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再次朗诵古诗,抓住表达诗人感受的关键词,使学生能够入情入景。

(三)美文美品,感悟别情。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跨越千年的时空,去细细品味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背景,音乐】

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觉得最能够表现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语句,选择最打动你的一处,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1.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依依惜别”: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生1: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师引导辨析“仰望”“远眺”,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2: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透露出深深的情感。谁再来读读?(2生)

师: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注定了这是一次充满诗意的离别。我们一起读读。

2.用人物的对话体现“依依惜别”: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生1: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六个“您”、夫子、兄长和老师)

生2:联想到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

师:孟浩然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他宁愿隐居田园,也不愿与不为民着想、不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同流合污。除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外,同时代的大诗人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名:“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

生3:说到诗篇誉满天下,想到孟浩然写过的诗篇《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留别王维》《临洞庭》《夜归鹿门山歌》等。

师:孟浩然以山水田园诗最为有名,流传至今的诗歌有200多首。带着这些理解,来赞誉他一下吧!(指读)

师:夫子,对孟浩然学识的肯定;一个您字中饱含着敬意;从年龄看是兄长,从人品、才华上看更是值得尊敬的老师。除了敬仰外,从李白的话中你还品出了什么?

生:不舍、尊敬、惋惜、情谊深厚。(抓住了具体的语句说明)

师: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请同学们两两为一组,自由读读这段对话,加上动作,再揣摩一下人物的情感。【两组学生上台表演】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后,采用表演这样的实践活动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又能从表演中更好地感受主人公的别情依依。】

3.用景色的描写体现“依依惜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生1: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古人有折柳送别之说。杨柳沙鸥仿佛不舍得孟浩然离去。

师:美景令人赏心悦目,送别却难免令人伤怀。

生2: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我从伫立、凝视感到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离开。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刻的李白定是思绪万千;凝聚的情感终于迸发了出来,李白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齐读古诗】

师:捧起书,让我们带着感情,美美地读一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中再感受一场千古送别,见证一份千年情思。(配乐,诵读)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不容推卸的责任。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诗歌,它是有灵魂的,这一点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

(1)诗歌的灵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灵魂是“尽”,是“唯见”,是不着一言表情,却让人感受到情谊之绵长。《黄鹤楼送别》一文的灵魂是“依依惜别”,这份感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通过景色的熏染表现出来。层次条理清晰地细品人物的动作、语言、景色,抓住细节,对触摸灵魂显得非常必要。

(2)情由境生。美文要美品,要美读。当音乐如流水般倾泻,当朗朗的读书声响起,那种别情依依,情意浓浓,诗味盎然便显现出来。

(3)体会经典。在字里行间,在细节处体会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是这一部分要落实的重点。由诗歌进,由诗歌出,感受诗歌与故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包诗”这一体裁的写作方法,是这一部分要落实的难点。重难点的落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不着一言表情,却让人感受到情谊之绵长的写作功力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的经典。】

(四)美文美写,读写结合。

师:李白,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又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时间之久,却使人感受到其中的一往情深。回顾课文,从写作方法上看,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

生:动作语言景色。(相机板书)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你搜集到哪些送别诗,有感情地读一读和我们分享一下。(指生分享)

生1:桃花潭水纵然千尺深,也比上你对我的情谊深。——《赠汪伦》

生2:一首《渭城曲》倾诉着深情的离别。——《送元二使安西》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多么响亮有力啊。——《别董大》

生4:寓情于景,韵味无穷。——《芙蓉楼送辛渐》

师:最后布置一项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仿照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样式,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景色描写等写作方法,将你最熟悉、喜爱的一首送别诗改写成一篇像课文一样优秀的文章。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是语文积累。在本环节中学生交流搜集到的送别诗,并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出来,既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又是课堂积累的体现。

2.读写结合。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读是从外到内的吸收,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古往今来无数送别的名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前搜集的过程其实也是促进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及整合信息的过程。学生在选择交流送别诗时对这首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及写作方法,将一首送别诗改写成“文包诗”,正是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三、案例反思

本课作为国家级立项课题“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的结题汇报课,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板块推进。强调以读为主,诗文对照,品析文字,感悟情感。注意吸收和倾吐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学习文包诗的写法,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在专家的指引下,反思这节课例还有很大的修正空间。

(一)运用。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诗兼美、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虽然文章从语言、动作等多角度描写了诗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这感情不单单是惆怅和失落,更是富有诗意的离别。在朗读和音乐的运用上要更精准一些,渲染离别气氛要适度。

(二)读书。

“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涉及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诗文对读、自读自悟、个性化朗读、表演形式地读等。我力求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景物交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体现出来,但忽视了朗读不是为了读而读,应该有目的性,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注重以读促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表达的能力。要使读书更有针对性,更多元化,这样才能有效落实语文教学中“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素养。

芮琼老师曾说:“一名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就应该能代表着语文。”语文老师要能够通过自身的语文素养感染学生。《黄鹤楼送别》一课是一篇美文,有情感有底蕴,这样一篇文章的教学,倘若我能够融入范读,能够在板书上再多下工夫,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优美有力的字迹写在黑板上,给予学生听觉和视觉美的体验,则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在《黄鹤楼送别》这节国家级立项课题结题汇报课上,我和学生一起穿越时空遇见了诗人间一份千年的情思,遇见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方法,遇见了心底涌动的情感,并再去发掘,去研究,去表达。这便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研究”实践所得,并将继续践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