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校篮球队的建设及管理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篮球队的建设及管理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已经在全国各中学、高校开展起来,学校篮球队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学校篮球队的建设及其管理现状,总结出学校篮球队的形成及对其管理的利与弊,并为学校篮球队未来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学校篮球队 篮球队的建设 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77-02

一 引言

篮球运动是于1891年由美国奈史密斯先生发明和创造的。于1895年,由在华传教的来会理博士引进到中国。篮球运动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和普及。篮球运动源于学校,植根于学校,并在中国高校这块沃土中蓬勃发展。国家为了发展篮球运动,每年都会组织大、中、小学的篮球联赛,因此,各校的篮球队也逐渐形成与发展。

二 学校篮球队的利弊

1.有利方面

第一,丰富校园文化。篮球运动和篮球队是体现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大力发展。体育成绩好会成为学校的一种特色文化。

第二,加强学校的竞争力。首先,对学校而言,升学率是对学校的一种评定标准。由于国家大力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篮球特长生的招生及录取有着许多优惠条件,为篮球特长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这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升学率。其次,学校的篮球文化可以成为学校的一种传统特色。

第三,有利于带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篮球队的形成,会给校园带来一股篮球风潮,促使同学们去了解篮球、参与篮球并热爱篮球。增强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关注和对体育活动的热爱。

第四,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在学校有许多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可借此满足学生对篮球训练的需要。他们以能够加入学校篮球队为目标,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

第五,对于学生的升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国家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所以对全国各高校的招生和录取有许多针对于高水平篮球特长生的优惠政策。为篮球特长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升学条件。

2.学校篮球队所呈现出的问题

第一,篮球特长生的学习、训练与比赛时间相冲突。学校是全日制教学,在校时间是有限的,篮球特长生的训练和比赛会占用在校学习的时间,所以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

第二,队员的篮球培训期短。对中学来说,在校的学习只有三年,高校除研究生外只有四年的在校时间。所以导致篮球队员的梯队很难形成,这种模式下也不利于对篮球特长生循序渐进的培养与发展。

第三,对于篮球队的管理普遍是兼职管理。对篮球队的管理方式,大部分学校都是由学校的体育部门负责篮球运动员的选拔、招生、训练、竞赛,而且管理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训练、竞赛,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所以会出现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管理和关注度不够的现象。

第四,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很多学校的篮球队教练都是学校的在校体育老师,所以老师的专业技战术水平不能保证。缺乏专职的篮球教练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导致学生未能受到专业的篮球技战术的训练,从而不能在比赛中获得成绩。

第五,对篮球特长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工作不重视。作为运动员的学生在校园内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影响力。他们较普通学生而言,有着更充沛的精力,思想也更活跃。运动员学生的自制力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经常会出现旷课、旷训等情况。更严重的会使篮球特长生未能受到学校的正常的学习和教育,养成不良的性格和习惯。比如:体育特长生“兵痞子”性格。

三 优化及建议

对于学校这类特殊的团体组织,要把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要以“七分管理,三分教学”为理念进行教育。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要对学校篮球队加以高度的重视,注重培养学校的特殊人才,对篮球特长生进行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第二,体育部门与学校的教学部门多进行协调和沟通,尽量避免学习、训练、比赛的冲突。

第三,对篮球队的教练选拔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再进行任命,只有保证教练员的专业技战术水平,才能真正地进行专业化的篮球训练,使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更快地提升,并为运动成绩提供保障。

第四,注重学校队伍的梯队建设,使大、中、小学对升学和录取进行对接,能够从小学开始培养篮球特长生。这既解决了训练期短的问题,又摆脱了学生升学的困扰。

第五,要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及德育培养,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性格和习惯,遏制学校不良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四 结束语

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对全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学校篮球队也逐渐与专业篮球队接轨,双方可以相互输送人才,为国家的篮球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为篮球特长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相如.中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5):91~92

[2]白喜林.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96

[3]张江南.面向21世纪体育高校改革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