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共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共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阵地,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而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等都是讲丰富课外阅读的益处。课堂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程,课外阅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过程,二者是有机的统一,密不可分。

如何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共享,使得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一种“需要”,而非一厢情愿的“供给”?

一、参与想象把握阅读本质

如果忽略阅读的本质来谈英语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共享是有悖于阅读的核心思想的。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参与想象的比赛。在小学阶段,英语的阅读始终是一种带有鲜明个性创造且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其特点是非线性的、非预测性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量化的,其终极意义是引领读者心智明达、开启思维、升华精神。大量的阅读能提高学习者的语感,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还能扩大词汇量。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材料,收获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多次读同一篇材料,收获也是不同的。阅读不同的材料,收获就更不同了。

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能够直接涤荡读者心灵,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陶冶情操。教学中一些典型的经典小诗最具有代表性,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有声的韵文中流淌着想象。如:Spring

the sweet sping is the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each thing,then maids dance in aring.

牛津英语5B Unit 1-2的复习教学中,我从英国本土网站上找来相关话题有趣的数字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享受着生命的奇迹,也许大脑里早已经充满了想象和疑问,“我坐着要用上多少块肌肉呢?”婴儿时怎么就有300块肌肉啊?真有趣。

例:1.Food stays in your stom-aeh for about 2 hours.

2.When we smlie.—1—7 mueles(肌肉)on the face ale moving.

3.Children have 20 teeth,adults(成人)have 32 teeth.

4,You use 300 muscles to bal-ance(平衡)your body when you aye standing.

5.People have 206 bones(骨头),But baby has 300.

They are moving together whenwe grow up.

学生参与想象的过程应是一个身心融入的过程。身心融入激励思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自然容易产生主动的意识。而主动正是爱上阅读的基础,更是阅读者与文本对话互动的价值期待。

二、据理观形关注阅读心理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小笑话:领导在讲话:“今天下午每个人发一个新笔记本……”听着喜出望外,发个笔记本,当然需要啦,纷纷鼓掌。领导顿了顿,继续说“……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位领导讲的是英语,会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呢?在英语中,这是个系表结构的句子:“每个人发个笔记本(主语)是(系)不可能的(表)。”可以说:That(每个人发个笔记本)is impossible.为了避免头重脚轻,用it来代替主语从句,就成了It is impossible that(每个人发个笔记本)。

所以,英语要表达“今天下午每个人发一个新笔记本……是不可能的。”这个意思,句首基本上是两种情形,一种是that,一种是it,“有形无意”是这两个词的要点。同时这也是英语较之汉语的一大要点。

英语语言“重形”,汉语语言“重意”。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英语代表的是一种形合(Hypotaxis)结构思维。所谓“形合”,就是句子内部有严格的语法结构关系,通过结构来承载意义,通过结构来约束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内部的词汇有明显的形式标记。简单一点说,就是用有形的词汇或者其他语言符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具有“可视性”。

而汉语代表的是一种意合(Parataxis)结构思维。所谓“意合”是指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读者对语句的理解须借助自己的语感和一定的非语境因素。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我们再来看英语语言现象,就清晰多了。

(例)词汇:苹果an apple/ap-ples,苹果树an apple tree/appletrees(中文的“苹果”或者“苹果树”几个字,没有外形标志;而英语重“形合”,要么单数,an先行,或者要么复数,单词末尾加-s)

(例)句子:这是你的伞。This isyour umbrella.这是你的伞吗?Is thisyour umbrella?(中文的问句就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个“吗?”,而英文的句子形式大变,Is已经到了this的前面去了。)

(例)一般现在时态:他每天给花儿浇水。He waters flowers every day.他每天给花儿浇水吗?Does hewater flowers every day?(中文的问句还是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个“吗?”,而英文的句子形式大变,首先陈述句中,water这个动词加了-s,动词原形的形态变成三单形式下的动词形式了;而问句中,更是借助了助动词does,完成句子的顺序的改变,water这个动词恢复成动词原形。)

(例)一般过去时态:他昨天生病了。Hewas ill yesterday,(中文的句子没有任何的形式上的改变,而英语的句子中,was是动词is的过去式,有显著的语言符号的改变。)

从语言的结构布局的角度明确了英文的“形合”特点差异于中文的“意合”之后,学生遇到阅读中的一些“似曾相识”又“不曾相识”的词汇,心理上不会一下子非常恐慌,见得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英语学习不但是认识过程,也是学习者认识、解码、迁移、运用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并且认识的效果常取决于心理的变化。而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语言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过程是心理语言过程。阅读理解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猜测、评判、取舍,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利用语义、句法、逻辑、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线索及常识对文章进行推断,原先的猜测或被证实,或被摈弃,或被改进,或被充实。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看,阅读(心理)过程比阅读结果更重要。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语音、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甚至篇章结构等等,这些就是语言知识。根据Caroll的模式,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时被激活和调用的非直观信息中,阅读者的语言知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辨认视觉信号输入的基本手段。单词中的“形”也很有生趣。

课堂教学中了解和学习一些词汇的构词方法,词根、词缀等,初步形成“观形”的意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样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如: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2,涉及的是相关“健康问题Healthy Problems'’的一类词汇,headache earache,backache,stom-achache等单词中都有-ache,这些词都表示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后缀ache就表示肉体局部持续的疼痛或者隐痛。五六年级相关的一些后缀还有-ful,-ly,ing等等,前缀也有一些如:in-,a-un-,等等,课堂教学中的归类学习可以和课外阅读结合互动起来,以有方法的指导促进更有效的阅读,同时阅读的重点从学习阅读转变为从阅读中学习。阅读是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个人脑中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也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中获取的整体篇章信息和阅读后留下的心理痕迹、个人情感。

三、丰富策略突出互动共享

阅读是读者对书面信息进行认识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都单线型思维方式,都有其弊端。交互式阅读模式认为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双向的,而不是单项的。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语法的、句法的、语义的知识及背景或图式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着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阅读过程不仅仅是从篇章中提取信息,而是阅读行为激活读者所使用的一系列知识,这种知识又反过来受到来自篇章的新知识的纯化与扩张。阅读被看做是读者和篇章的对话。教学实践中,突出阅读策略,利用丰富灵动的方式,尝试教学各种阅读技能,如略读、细读、归纳内容、文章推理、生词推测;运用标题和主题句来猜测文章大意、语气、情绪等基调,教会学生分步阅读,扫视读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内课外结合。课内设置泛读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泛读能力,养成泛读习惯,并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课内重质量,课外补数量,制定阅读计划,精选阅读内容,定期检查评价,激发学生持续长久的阅读动机,促进阅读习惯的培养。

如,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2,我设计了泛读内容Tooth Family,首先呈现题目,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预测What is a tooth family?Who are they?What's the matter?等等,接着结合问题进行整体听,初步了解图片与人物,然后再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再细读全文,留下了重点段落与重点依据的题目。教学过程中注意跳读、略读、扫视读等阅读技能的教学。

各类活动辅助。活动无疑是学生与课程最好的互动方式。因此,推进各类有趣有效有意思的活动加以辅助,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思考。如我校经常会组织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性竞赛活动,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开展英语演讲或讲故事比赛、Role-play(课本剧表演)等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教师适时提供帮助和引领。

色拉英语系列活动也是很好的促进阅读互动共享的方式。通过10分钟的动画节目,了解、学习一段对话,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收获,长期坚持积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会很强。英语老师还可利用各类报刊提供给学生及时的阅读与欣赏。

特色课程推进。互动是为了更好地共享。为此,设计独特的校本英语课程,利用课程的特色来吸引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如我校设计的“每日英语”颇具个性。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侧重,设计了阶段目标,由一、二年级唱诵英文歌曲;三、四年级朗诵小对话;五、六年级朗诵小短文;均为学生自己创作。每天7:35~7:40,呈现给全校学生鲜亮本真的阅读和听力的输入。仅从今年2月份到如今,全校师生一起阅读欣赏了6首英文儿歌,每天固定主播的对话还有嘉宾主播带来的朗诵、演讲,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在申报中。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英语“迷你剧场”,通过视觉印象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于这些课程不仅只关注了优秀生,更关注了全体学生;不仅关注了形式,更关注了活动的质量,因而深受学生欢迎。

四、阅文察情渗透人文价值

阅读的过程还是一个“察情”的过程。所谓“察情”就是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价值观的一种自我意义的体察,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互动的高级阶段,阅读的价值往往就在这段体察过程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的设计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评价的规定中都体现出丰富的“人文性”,充分渗透了“人文”的理念。英语课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课标不再只重视外语的工具性目的,突出强调了英语课程一切以学生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积极个性的培养,体现了对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关注。要实现阅读的互动和共享,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的人文理念,立足于“察情”的高度,创设多维的人文教育渠道,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发展。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2,讲到toothache时,中西方的牙文化是非常有差异的,通过一个配图配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阅读英国的牙仙子的故事。

In Britain,

Kids put a tooth

under the pillow.

At night,

the tooth fairy

takes the tooth away

and leaves a coin.

故事的阅读唤醒学生的丢牙经历或者经验,然后展开对话,对比交流处理废牙的不同方式。学生兴致很高,而此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交流,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最重要的是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事情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人文教育是精神的,智慧的。

课外阅读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精彩的课内阅读为课堂教学添上了天使般美丽的翅膀。在“参与想象,据理观形,阅文察情,”的系统思维方式下,学生定能自主实现自己心灵深处的阅读活动,展开心灵的对话与精神反思,建构新的经验与意义,从而达成课内课外阅读的互动和共享。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