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优化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优化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基于“后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针对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健康发展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重视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通过企业联合来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民营企业;优化对策

一、问题背景

由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持续四年左右,对全球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者都把目前这段时期称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于浙江民营企业而言,其发展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浙江省GDP增幅从2008年初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至2009年第三季度才与全国GDP持平,这不仅与浙江省民营企业遭遇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而且也与这些民营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内在矛盾有关。鉴于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健康发展壮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分析

1.出口市场受到挤压。浙江省是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大省,2009年出口总额为1330.1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1%以上,从2003年起,民营企业占浙江省出口总额一直超过外企和国企并逐年上升,至2008年达到51.5%。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明显受到挤压,2009年全年出口总量较2008年下降13.8%,出口总额的下降对浙江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的负面影响,并在2008年全年出现了连续12个月的下降趋势,直到2010年1月才企稳。此外,浙江省是资源小省,各种矿物资源和能源资源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土地资源尤为紧张,就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难度。

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话语权。浙江民营企业的鲜明特点是:民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廉价的劳动成本,市场对外部企业的依赖性强。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浙江民营企业总数超过240万家,其中,作为第一大行业的批发和零售行业的企业总数为12.49万家,占比51.7%;其次是制造业,总计5.8万家,占比24%。上述两大行业均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此外,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50.3%,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大多数浙江出口民营企业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与此同时,尽管浙江民营企业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和技能优势,但这些民营企业的规模相对普遍较小,销售和投入严重依赖于外部参与,企业之间的高度竞争削弱了其成本和技术竞争优势,使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无法拥有话语权。

3.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落后。浙江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总体而言,这些家族企业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整个管理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由于这些企业的起点较低,并且更新内部管理体制的速度落后于目前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层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弊端。

4.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普遍来看,民营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管理人员精明强干,在人力资源层面不会出现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但是,民营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市场变革,急需快速扩大规模和实现更高层次的企业升级时,往往会感觉自身的人力资源短缺,并严重地阻碍着公司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于需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增量,因此往往轻视了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而是致力于在企业外部新募人员。然而,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的特定人才,其贡献和其投人相比自然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形成了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的数量差距,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总是在关键时刻处于稀缺状态。《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了较好的保障,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据了解,实行《劳动合同法》后,缴纳五项社保及加班费等使用工成本大约增加了20%~30%,对企业冲击较大,尤其是浙江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受用工成本影响更大,大幅度提高的用工成本使得企业难以承受。

三、相应对策

1.重视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之间的战略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和战略实施的竞争。数据表明,全球1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是因为企业家缺乏战略管理,从而形成了决策失误。因此,战略管理对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浙江民营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站在时代的前言统观全局,使自己在宏观层面上一方面形成能够准确把握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嗅觉,另一方面对国内市场的瞬息万变了如指掌,并以此能够对外部危机做出预判,做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决策。

2.通过企业联合来增强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任何企业都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更加严厉的挑战。如前文所属,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的原因,对外没有获得足够的话语权,为了能够使自己相对迅速地变得强大,就需要民营企业在今后用“联合双赢”的理念取代过去传统的各自为政思维。例如,外界一直认为浙江民营企业具备分工明确的优势,这在企业发展的前期无疑具有明显优势,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民营小企业可以通过对自身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形成优势互补,降低企业间的内部交易费用,较快形成抵御外部竞争和环境风险的有效合力。

3.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研究表明,对于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员工的纵向有效沟通和部门之间的横向有效沟通均较低,分别为51.1%和46.7%;与此相反,在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上述两项指标的比例分别为81.3%和86.7%。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各员工或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意味着各种思想的碰撞,这有利于拓宽企业的整体发展思路,从而有利于激发出创新灵感。并且,大多数良好的创意往往产生于一线生产工人、营销人员中,这与他们的日常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相联。在企业中,思维创新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组织创新的支撑,因此,浙江民营企业的高层领导应该率先打破类似于国有企业的严格登记制度,重视并积极搜集和征求来自基层的意见,并逐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通畅无阻的组织沟通体系,这也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4.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浙江民营企业要立足长远,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计划,一方面继续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其一,浙江民营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要从战略的层面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对其修正和完善,从而搭建出符合企业内部需求和外部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其二,浙江民营企业的高层领导应重视对员工提供有效激励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企业内部的核心员工(如技术专家、营销经理、管理能手等),不仅要重视对其提供不低于他们预期的物质激励,还应该在不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弹性、相关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人性化需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内部员工,也能通过良好的口碑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坦森.困境与出路:企业如何制定破坏性增长战略[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甘碧群.企业并购整合:基于企业能力论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沈华珊.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