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建高效课堂 强化语感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建高效课堂 强化语感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感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味语言文字的生动性、情味性。那么,如何具体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读中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基调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怎样使用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都是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和蕴含着的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的、准确的使用,才能表达好作者的情感基调。如在教《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我首先范读课文,借助体态语言,用不同的声调读出了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读出小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情、行为与语言,绘声绘色的范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强烈的感彩感染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产生了强烈的接受语言训练的愿望。学生就很快地模仿去读,尤其是学生模仿小马的神态、动作、语言、语气太可爱了,那种天真劲就是最好的情感表达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再比如《燕子》一课,就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用词准确和生动,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一句,就要引导学生体会“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的准确、生动,这样才能读出小燕子给春光带来的一幅“生趣”图,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表达作者对春的赞颂。只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在读中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也就达到了语感训练的目地,学生就会逐渐地做到: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了。

二、在视听中提高语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适度的精心选择音像资料、插图、录音、乐曲等教学最恰当的辅助材料,来丰富课文的内容,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会在视听中领悟,又能助于学生提高语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的春、夏、秋、冬四幅插图,教学中,可以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可让学生一边听范读录音,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再让学生图文对照,找出文中与插图相应的句段,引领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分析,如在一、二两幅图中是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观察中就要引领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的重点的词语理解景物特点,如“抽”、“嫩绿、“融化”、“汇成”、“散步”、“俯下”等词语,让学生想象树木长的姿势、表情、颜色,还有小溪悦耳的声音,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来理解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学生感觉到了小兴安岭真美呀,这时在让学生有表情的去读,才能读出味来,品出味来,才能悟出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可灵活地抓住文中出现的各种数字:1994、4、30、7、8、12、24、36、38、14、50为切入点,巧妙地利用文中的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展开情感的升华,恰当地选用汶川地震《你在哪里》的配乐为基调来渲染气氛,师生连续互动。在这样的感悟下,学生朗读的感情是内心流淌出来的,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课文中的真正内涵让学生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恰当使用视听手段所起到的作用,它能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最佳时机。平时在教学中还特别提倡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录音,在那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节奏和严谨的结构中拥有深刻的体会,让学生直觉悟出了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了语感训练的目的。

三、在思维和理解中训练语感

语感的训练是通过学生思维和理解中才能完成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思维。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由表层到深层,既包含语言的一般意义,又包含语言的特定意义,既包含语言的形式,又包含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自然融为一体,文和道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训练语感的目的才能达到。如《赤壁之战》第二节,交待了曹操的战争准备是连船练兵。这节最后一句话是:“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学生如果只理解语言的表面的意思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我们仔细读一读,还应该读出一些言外之意:曹操认为只要士兵练好水上打仗的本领,就可渡江夺取东吴之地,如同探囊取物一般。透过语言文字,我们能想像曹操站在船头,胸有成竹的样子。实际上后文写到曹操疏于防备均隐含着曹操那种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导致曹操最后失败的重要主观原因,是应该让学生体会的,如果教师能在此设计:曹操在练兵时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从书中哪个字看出来的?以此进行句子比较练习:1、他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2、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做两句有什么不同?“只”就是表达了内涵的意思,如果老师在此处引导、点拨到位的话,学生就能拓展思维,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思想感情,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育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