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边城今昔 第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边城今昔 第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月18日,雪后初晴。渝东南门户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古镇在初春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祥和。来往于湖南、贵州及本县其他乡镇的游客,迈着悠闲的步子穿梭于古老的大街小巷。

昔日手提马刀、梭标、火药枪追杀砍打的镜头再也找不到了。是什么灵丹妙方让古老边城从大乱走向和谐的呢?

从“三不管”到“三家管”

重庆秀山县洪安镇与湖南省花垣县茶峒镇、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同处武陵山腹地、清水江畔,同是沈从文名著《边城》的发源地,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传三省”的美称。但长期以来,不同省市的三镇政府及百姓都在“乱”中过着日子。

三镇交界处有一小岛,没有明确的归属。是昔日边区民众因矛盾纠纷决斗的场所,死伤难以处理。月复年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三不管”。

1995年,洪安镇岩庄村一女青年与迓驾镇坝德村一男青年订了婚,可没过多久女青年反悔了。当男方组织人员来退婚时,当事的女子已外出打工。这可惹恼了男方,他们在村子里横冲直撞,见着女方的人就打、见东西就抢、砸。岩庄村男女老少抡拳上阵自卫,几十个回合下来却不分输赢,最后两个村的村民发誓:今后只要见对方的人踏上本土就非搞死不可。从此以后,岩庄村民身上多了土枪,家里多了土炮;1999年,迓驾几名社会青年在洪安一餐馆吃饭时与店主发生口角,第二天,几十名迓驾人手持梭标和火药枪,不问青红皂白便冲进餐馆,将餐具、门面砸个稀烂,造成上万元的损失后扬长而去。

2000年4月,因白天生意上的纠纷,茶峒镇一伙人晚上拿着猎枪冲入洪安镇一居民家中,对准一人连开两枪,造成无辜者终身残疾。

2002年,洪安镇贵措村一驾驶员在湖南团结镇因交通事故撞死一当地居民。交通事故本已处理妥贴,可团结镇人不同意,以赔偿过低为由组织300多人把死者往驾驶员家里抬。贵措人也不示弱,召集全村汉子严阵以待,双方在清水江桥头对峙,要不是洪安民警及时解危,谁也说不清那天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说起以前的边区治安,洪安镇派出所指导员吴洪坤连连摇头。

事情的转机起源于2003年初,洪安镇党政一班人经过认真调查后形成共识:只有三县、三镇携手协作,共同联动才是确保边区稳定和谐的惟一途径。三县三镇很快签订了《共同维护边区社会稳定协作书》,形成了相互协作、联防互动机制。

去年8月12日,迓驾镇几名刚从福建打工回来的青年驾车来到洪安镇,车站管理人员要求他们规范停车,双方在争执中发生抓扯。几个青年“从没遇到这样扯皮的事”,回去喊了一车人到洪安,把车站管理人员打了就跑。没想到跑在后面的两个人被洪安人抓住了,自然挨了一顿好打。迓驾人不服,很快组织了大批人马持着仿真手枪往洪安赶,一场一触即发。在紧急关头,洪安镇立即启动边区协作应急机制,双方派出所、治安人员随即赶到。难能可贵的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茶峒镇派出所的同志和治安人员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在三镇共同努力下,一场迅速得到制止。

“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洪安镇党委书记吴应德直言。如今“三不管”变成了“三家管”,以洪安镇为例,去年,民事案件比前年下降50%,刑事案件下降60%。

“景阳岗”变“太平道”

在过去的年代,国道319线三镇过境段,被过往司机和客商称作“景阳岗”――车匪路霸十分猖獗。

319线原经过迓驾,后在改直时直接由洪安进入了雅江。本是正常的国道改线,迓驾、长兴(属贵州)等乡镇的人认为是秀山人有意在作梗,一些不法分子与湖南大和平、民乐等乡镇的社会人员相勾结,把满腔的仇恨发泄在过往的司机和客商身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在边区集伙流窜作案。见车便强行拦下,先用马刀、猎枪砍伤打伤司机,再搜抢客商钱财,伤残人不计其数。为打击车匪路霸,当时的黔江、湘西、铜仁三个地区公安部门曾联合行动,均不奏效;秀山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整整两个月抓获涉案人员30多人。

从洪安到峨溶的公路里程不过20来公里,然而半个世纪也没修通。由于公路经过地多是湖南、贵州的“插花地”,老百姓说什么也不让修,白天放好了边线,晚上就被村民全挖掉了;如果有块巴掌大的石头不小心出了边线,村民一开价就是500元。几十年来也断断续续修了些毛坯路,不过全是“由拳头强行打出来的”。组、村、镇甚至县都协调过,最后还是协调不下来。

2005年5月,洪安镇再次把洪峨公路提上议事日程。他们按照“共创边区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方案,请求茶峒、迓驾镇政府共同协调处理,茶峒镇还派出一名副书记专职督办,半年里,三镇协调解决路段纠纷82起。开工几个月,路就修好了,原来两小时的路程现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如今,不管是国道319还是乡镇公路,三镇都派出了联合巡逻队上路巡逻,曾经的“景阳岗”成了“太平道”。

边城一派好风光

2005年10月29日,“三镇边城之秋”文艺汇演在洪安中心校成功举行,来自三个省市的上万观众把该校大操场挤了个水泄不通。三个边镇的人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融聚,宣告“老死不相往来”历史的结束。

社会治安的好转,社会空气的净化,为三县相邻的三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三县三镇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对三镇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和合理配置,共同打造“边城”旅游品牌。

洪安镇投资1520万元,重点实施了渝湘黔边贸市场等12个工程为主的小城镇三期、四期建设工程。2005年7月中旬,渝湘黔边贸市场建成后,三镇边区一个新的商贸市场形成,开场的第一天,赶集人数超过2万人,洪安结束了赶过路场的历史。

茶峒镇完成了“翠翠岛”、人类活动遗址展馆、三条青石板大道的工程及《边城》小说碑林、古城墙恢复等前期工作。

迓驾镇完成了边贸古镇的规划和主街道的硬化,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美好的前景。

“边城”旅游品牌的打造,给三镇群众带来了诸多实惠,三镇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超过20%,达到2000元以上。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一位古稀老人的话却久久萦绕在我耳边:“有了边区的协作,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我要活到100岁,要多看看这和谐太平的盛世!”(本栏目题花选自《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