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卡片之薄,单反之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卡片之薄,单反之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4/3系统坚守数码相机市场、并在去年公布Micro 4/3系统技术标准的奥林巴斯终于了E-P1。与之前获得的信息一样,E-P1采用新型的Micro 4/3镜头卡口,支持更换镜头,但取消了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而感光元件的尺寸与传统4/3相机保持一致。

作为PEN DIGITAL系列的首款产品,E-P1沿用了拥有50年历史的奥林巴斯可更换镜头旁轴取景相机PEN的外观风格,复古、机械感十足。机身也采用金属材质,拿在手中分量不轻。外形尺寸较一般的准专业DC长一些,给手柄预留了充足的空间,手感确实很好。

E-P1本身不内置闪光灯,这是PEN的传统。但由于额外的光学取景器也是另行安装在机顶上,意味着两者不能同时使用。额外的光学取景器的覆盖率只有75%左右,实用性并不强,况且关闭机身上液晶屏的实时取景有些烦琐,菜单里没有提供直接的关闭选项,需占用唯一的Fn功能键才能实现。

机身背后仅有23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与E-P1的定位显得格格不入,3英寸的大尺寸反而放大了显示粗劣的问题。E-P1的定位不低,价格也不便宜,在液晶屏上节省成本却丧失了使用体验,有些得不偿失。

机身背后的按键不多,使用上与一般的DC几乎完全一样。机身左肩上的拨盘用于选择拍摄模式,背后右侧的五向键兼顾拍摄参数与菜单浏览的操作。软件菜单也是出奇的简单,一级菜单只有4个,二级也仅有6个,甚至还不如普通DC复杂,所有操作都无需翻页,使用起来有些“傻瓜”机的感觉。当然,这也许是工程样机的缘故。

E-P1的长处在于提供了近似单反的对焦和快门速度,并提供3种机身防抖模式和超声波除尘功能。只要旋转镜头上的对焦环,液晶屏上的取景画面便会自动放大至7倍,为精确地手动对焦提供参照。机身背后设计有曝光/对焦锁定按键,但可惜的是,工程样机所使用的1.0固件中尚没有提供关于这个按键的自定义选项。

虽然与E-P1一同推出的镜头只有两款,但其可通过转接环使用4/3系统的所有镜头。另外,松下在此之前推出了4/3系统转Leica M/R系列的接环,E-P1也可以使用Leica的手动镜头了。

机身防抖对于擅长长焦拍摄的Micro 4/3系统更有价值,据称可以降低四档快门速度。不过本次测试中,笔者并没有拿到转接环和长焦镜头,因此防抖效果还无从验证。据称使用转接环后,对焦速度可能会受些许影响,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默认设置下,E-P1的色彩继承了奥林巴斯的一贯风格,柔且细腻。由于感光元件的尺寸较大,E-P1的噪点控制自然要比普通DC好得多,ISO 800完全可用,直到最高ISO 6400才丧失了实用性。人脸识别的效果很不错,大部分情况甚至可以判断并忽略一张图片上的头像。

E-P1支持拍摄高清720p影片,但受限于单个文件2GB的尺寸,只能连续拍摄7分钟。所采用的Motion JPEG格式不能令人满意,毕竟不及H.264的效率,较高的码流直接影响了连续拍摄时间。

主机性能可能是个瓶颈。E-P1的Art Filter模式都能用于拍照和视频,可以实现六种不同的滤镜效果。滤镜效果在取景时就会实时显示出来,但此时会感到明显的延迟。运用滤镜后,所拍摄视频的流畅度与取景时一样,延迟和丢帧现象非常明显。不同滤镜对流畅度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柔光好一些,针孔效果则较为严重,这显然是处理器运算性能不足的表现。

尽管评测所使用的是工程样机、没有闪光灯,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周,而且还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设计不足,但E-P1确实吸引了笔者和周围的人。

吸引笔者的原因是其相比单反相机的出色便携性、相比普通DC的手动对焦和对焦速度,习惯使用单反相机的人想必都会对E-P1多看几眼。而吸引周围人群的是其复古的独树一帜的外观,虽然E-P1还是有很明显的数码风格,但在普通人看来显得个性十足。

不过,过于昂贵的价格可能是E-P1迈入主流市场的瓶颈,其价格已经相当于准专业DC的一倍,甚至高于入门级单反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