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初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初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30 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 20名正常人,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 STI 技术测量左室长轴各节段及短轴切面(二尖瓣、肌、心尖),各节段从心电图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Tssl)、径向应变(Tssr)、环向应变的达峰时间(Tssc)。并计算位于同一平面的所有节段达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的时间标准差(Tssl-SD、 Tssr-SD、 Tssc-SD),及测量同一平面任意两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ssl-diff、 Tssr-diff、 Tssc-diff),并进行分析。结果DCM组与正常组相比,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

关键词:超声 斑点追踪成像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同步性

中图分类号:R542.2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542-02

评价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应用较多的超声方法为组织多普勒显像,但其具有角度依赖性。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因其无角度依赖性且可以进行左室多个节段的分析,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正常人的左心室内同步性的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病例为我院2009年2月―2009年8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经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4岁~72 岁(51.8岁±14.5岁),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

1.2使用仪器应用 PHILIP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为(1~5)MHz。Q-Lab7.0高级组织运动定量分析软件。

1.3检查方法与图像处理受检者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采集连续的(3~5)个心尖四腔图、心尖两腔图、左室短轴(二尖瓣、肌和心尖水平)图存入机器硬盘,以供回放及脱机分析。图像分析,分别描绘心尖四腔图、心尖两腔图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心内膜曲线,超声仪器自动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s法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F。启动Q-Lab 7.0软件,选择心尖四腔图、左室短轴二尖瓣、肌和心尖水平图,应用Qlab-TMQA软件系统,于左室舒张末期手动描记心内膜,软件自动将左室心尖四腔长轴分为6个节段,左室短轴每个水平分为6个节段,共18个节段;二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在左室长轴获得各节段纵向应变,在左室短轴(基底部、中间部和心尖部)获得各节段径向应变、环向应变曲线,测量各节段从心电图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的达峰时间(Tssl、Tssr、Tssc)。再计算收缩同步性指标,即位于同一平面的节段达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的时间标准差(Tssl-SD、 Tssr-SD、 Tssc-SD) 及同一平面任意两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ssl-diff、 Tssr-diff、 Tssc-diff)。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非配对t检验。

2结果

2.1DCM与正常组二维心脏超声测量比较DCM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

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1,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 对药物疗效不佳、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功能衰竭患者研究成为心脏病治疗领域一大热点。目前用于评价同步性的常用方法为组织多普勒显像,其定量指标是测量2个节段或更多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或最大差值。

STI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不受周围节段心肌的影响,通过追踪心肌斑点的回声来定量心室壁运动,可以反映心肌的变形能力。本研究通过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的时间标准差及同一平面任意两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值,评价心肌细胞在纵轴方向上的运动及其在径向、环向方向上的形变。这些指标反映各节段心肌收缩期达峰时间的离散度,离散度越大,心肌运动同步性越差[3]。目前国外有应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及任意两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来评价室壁运动同步性的报道[4,5]。本研究方法比以往研究笼统计算纵向、径向、环向18个节段能更准确地代表室壁的同步性。此方法与黄君红等[6]的研究方法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运动不同步。Friedberg等[7]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来检测正常人和心肌病患儿心肌运动的协调性,结果发现两组左室室壁运动延迟时间有明显差异(P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应用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如无法在同一心动周期同时得到所有心肌节段的达峰时间,手动测量花费时间较长等。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STI技术可以评价DCM患者左室内同步性。随着深入研究,二维斑点追技术有望与其他评价同步性的技术相互补充,在评价左室不同步的程度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建莉,张军,刘丽文,等.心肌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75-77.

[2]Yu CM,Chau E,Sanderson JE,et al.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evidence of reverse remodeling and improved synchronicity by simultaneously delaying regional contraction[J].Circulation,2002,105(4):438-445.

[3]刘晓,邓又斌,熊莉,等.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与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同步性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0(17):837-839.

[4]Suffoletto MS,Dohi K,Cannesson M,et al.Novel speckle-trackingradial strain from routine black-and-whit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to quantify dyssynchrony and predict 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Circulation,2006,113(7):960-968.

[5]Eldadah ZA,Rosen B,Hay L,et al.The benefit of upgrading chronically right ventricle-pac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o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monstrated by strain rate imaging[J].Heart Rhythm,2006,3(4):435-442.

[6]黄君红,谢明星,王新房,等.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1):4-7.

[7]FriedbergMK,SilvermanNH,DubinAM,et al.Mechanical dyssynehrony in children with systolic dysfunction secondary to cardiomyopathy:A Doppler tissue and vector velocity imaging study[J].J Am Soc Echocardiog,2007,20(6):756-763.

作者简介:张晓丽(1984―),女,现为山西医科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邮编:030001);李天亮(通讯作者)、胡新玲、畅芳叶、高明兰、刘达怡,工作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邮编:030024)。

(收稿日期:2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