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陶行知体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陶行知体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陶行知体育思想为当代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当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标准,基于陶行知体育思想,探讨陶行知体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具体体现为,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弹性化;小学体育教学单位愈来愈合理化;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微妙化。

【关键词】陶行知体育思想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

1陶行知的体育思想和当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体育思想是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的迅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漫长的教育生涯中,见证了中国体育教育的弊端和不足,在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期间,要不断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使得个个面黄肌瘦,体质很弱,还有的几乎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多次强调要实行"康健的教育",时刻鼓励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醒人们注意休息。他这些看似平凡的主张可以看出他的体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健康第一",与目前实行的体育教育理念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社会化水平、科学文化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极速发展,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也逐步朝着现代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发展,如今推行的"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正是小学体育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

其次,健康是实现个人、团队和全体和谐生活的重要前提,陶行知重视体育,主张全面教育,倡导"三育并重",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他总是把体育视为人的发展并和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最后,陶行知倡导运动健身,强调教学做合一。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1]。可见,科学的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把师生活动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单一的个别教学,通过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运用现场教学、复式教学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予以补充,提高课的教学效果。

2陶行知体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2.1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弹性化

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学者杜威,强调体育教育遵循学生需要,"健康第一"的主流体育思想,但在体育属性的认识上更加侧重于体育社会属性的探索。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在这一教学制度中,学生之间相互协同、共同进步,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

古代的学校教学中,受生产力和制度的影响,所以采取的是个别教学,例如官学、私学等教学形式,随着人们对知识的多方面需求,逐渐暴露出个别教学难以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计划性不强的弊端,学习的效率不好而且只适应少人数的教学,教学内容相对简而杂。由于单一的班级授课制不能满足新时代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再加上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现象,因此国内外教育专家博采众长各种教学理论,旨在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改革后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集结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社会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学习形式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特点。诸如美国的特朗普制、"多元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等,既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吸收了个别教学的形式。

2.2小学体育教学单位愈来愈合理化

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决定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基本健身技巧,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兴趣,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虽然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统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类似,并力求照顾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但不可否认,由于学生性别、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存在差异性,现实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组织管理松散,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在一个教学班级中实施相同的体育教学会影响预期的教学效果。近些年,我们看到,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已开始向中学甚至大学体育借鉴甚至接轨,分性别、分专项的教学逐步形成,班级规模也逐步微缩,既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也便于学生特殊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和教学技能的掌握。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堂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而"因材施教"。采用班级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授课,不但保证了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而且可以适当的扩大教学规模。陶行知的体育思想提示各个体育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组织单位的确立中药不断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也要尽可能缩小难以因材施教的缺陷性。

2.3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微妙化

陶行知认为,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发展德、智、体外,还可以培养人守法遵纪、勇于拼搏、公正公平的优良品格,也就是说,他强调的体魄是德育和智育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体现了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实用性。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小学生较早地接触网络多媒体,智力开发与兴趣爱好的获得往往与现代技术密不可分。

与其它课程相对注重知识的特点相比,体育课更为强调学生的感官,是一种体验性课程。现代教育手段因其具有形象的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在内的全方位展示,对于处于人格形成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户外教学相结合,依靠课件提供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环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远程教育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体育课具有形式内容多样的特点,单纯的校内师资配备不能满足学生全部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针对学生每一个技术动作的错误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纠正。这时,利用其他优秀的校外资源,整合进本课程的教学中,既是对本校教学资源弥补,也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教学组织形式时空限制的微化。

陶行知将体育视为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认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主流体育思想,强调体育应于社会生活相结合,注重教育与生活的关联。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建立和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并具体体现为,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弹性化;小学体育教学单位愈来愈合理化;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微妙化。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4.

[2]陶行知.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3]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3.

[4]郭可雷,惠珍.胡适与陶行知体育思想之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2,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