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信仰力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信仰力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后现代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其“不确定性”、“非理性”、“非中心性”等理论主张对大学生信仰力形成巨大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潮削弱大学生个体信仰力,冲击大学生社会信仰力,消解大学生国家信仰力。为此,我们要创新高校教育,建构个体信仰力;加强舆论引导,夯实社会信仰力;凝聚核心价值,统摄国家信仰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生;信仰力;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82-03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巨型社会思潮,它涉及哲学、建筑、艺术、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对大学生这个开放性强、敏感性高、接受性快的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大学生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开创精神,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文化视野,加深了大学生对真诚的渴望与理解。但是,更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很多大学生出于自身追赶时髦的需要和自身判断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信仰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后现代语境大学生信仰面临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一、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后现代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主张从根本上对现代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和传统性价值进行彻底的否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者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反对以往哲学家们追求世界本质、本体的思维范式,否认世界本原的存在,否认本体论。德里达认为传统哲学对其孜孜追求的本质或者本原其实是一种先天的“在场”,是应该加以全面彻底的结构,这是对传统哲学思维范式的颠覆。

第二,“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这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具体体现,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事物和现象的存在没有传统哲学中我们假设的基础,人们对于基础的探寻其实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一种表现形式,既然本质都是一种先天的“在场”,那么基础理应也是形而上学的“在场”,因此,后现代主义者们表现出其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的理论延伸。

第三,反对整体性与统一性。后现代主义者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认为事物之间没有统一性。由于人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是根据个体对于文本语言的不同理解而得出的,因此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妥协地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名的荣誉而努力。”[1]211利奥塔曾经这样说过。

第四,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差异性与不确定性是“非中心性”的具体表现。后现代主义提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反本质还原主义,那么也就是否定传统的由外及内的探求世界本原的思维范式,也就说是非中心总是围绕着中心来运转,人们只能通过非中心去思考揭示中心,那么必然造成主客体的二元性与不可动摇性。也就是回归到德里达所提出的先天“在场”。因此反对以往的主客二分、反对传统的中心权威,就必须寻求差异性与不确定性来取代传统的中心性与完整性,哈桑同时也认为后现代主义具有某种语义的不确定性。

第五,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以往人们过度地强调中心与基础是导致理性过度膨胀的主要原因。而理性的过度膨胀导致了人类的异化。因此必须用非理性来平衡过度的理性主义。同时,后现代主义者们也认为理性会压抑个体个性的发挥,不利于个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形成,对个体思维有很大限制,这在妨碍个体发展的同时也会压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理性是现代主义的象征,对理性的打击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代性。

二、大学生信仰力面临的挑战

信仰作为一种体现终极关怀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出于生命的有限性基于现实却又超越现实而建构的一种极具导向力的乌托邦。信仰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本身是一种“软实力”,因此信仰也具有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信仰力。所谓“信仰力”是指信仰在明晰个体奋斗目标、确定个体社会定位、凝聚个体国家情感方面所具有的强大的导向和指引的能力。而大学生的信仰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构造。它既包括个体对于自我人生目标的实现,也包括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与社会定位,还包括个体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归属。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信仰力的挑战表现为:削弱大学生个体信仰力;冲击大学生社会信仰力;消解大学生国家信仰力。

(一)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与零乱性削弱大学生个体信仰力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体为中心,提倡主体客体二元论,追求认识的确定性、明晰性、结构性、普遍性、整体性等。”[2]1057这种对现代主义的否定格调中必然衍生出其不确定性与零乱性的理论诉求。不确定性与零乱性即是否定与怀疑的深层思维的外在表征。这种否定与怀疑的深层思维会对大学生个体人生目标的确定产生消极的影响,直接削弱大学生个体信仰力本应发挥的作用。不确定意味着人生目标千变万化,捉摸不定,因此可有可无。零乱意味着杂乱无章,因此即使有目标大学生也无从选择。但每一个人都是有其精神生活的,每一个人的信仰都是潜在地存在并表现在其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因此不可能没有人不具有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但不确定性与零乱性会给大学生造成这样一个错觉:信仰是可有可无的,人生目标是可有可无的。这会使大学生产生流浪意识,放逐意识,缺乏方向感与归属感,迷茫与虚无总是缠绕左右。近年来有不少大学生转向从宗教中寻求安慰。例如,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的占13.4%;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比例为11.8%。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沉迷于爱情难以自拔,糊涂度日,一遇挫折便寻短见,大学生自杀率有增无减。

(二)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与非原则性冲击大学生社会信仰力

现代主义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强调理性。但是后现代主义在抓住了现性与科学过度相结合而异化演变成了“工具理性”这一负面影响之后,便把现代性的观念和理性当作“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彻底的解构和摧毁。这种非理性会弱化大学生对于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降低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在享受社会为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却不知自己也有义务和责任回馈社会。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经济人”立场出发,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弥漫大学校园。阿兰・洛德威曾经说过:“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更深意义的颓废,因为一个人怀疑除自己以外还有别人和世界存在,把自己游离于共同关心的事物,游离于社会的集体之外,对社会而言,是十分危险的。”[3]319-320而非原则性则极容易导致道德滑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失去标准,人伦意识与传统道德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个性化、自由化、散漫化思想广泛传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校园兴起“后现代文学热”,以玩世不恭与愤世嫉俗的作品风格曾风靡一时。透过后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完全分不清美与丑、高雅与低俗、高尚与浅薄。完全将价值判断平面化。是非之分完全在于个人对文本不同的理解与创造,因为“‘真实性’特定社会实践的结果,真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生产出来的。真理不是被发现,而是被传播出来的。”[4]非理性与非原则性已经对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力产生强烈冲击,妨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潜在地妨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性与多元化消解大学生国家信仰力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曾说:“非中心化构成了我们时代总特征的一部分,它已经开始展示自身并产生影响。”[5]280福柯认为“我们应该中止一些典型的问题:一个自由的主体如何透过密集的事物赋予它们以意义?简言之,必须取消主体(及其替代物)的创造作用,把它作为一种复杂多变的话语作用来分析。”[6]458这种非中心性与多元化的靡靡之音已经对国家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震荡,在大学生心中逐步地消解国家信仰力。一方面非中心性将矛头直接对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科学的信仰,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同时对于凝聚人民尤其是大学生精神力量也具有高度和全局的统摄作用。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力,是对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我们必须警惕。另一方面,多元化会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不清,政治信念缺乏,政治立场不坚定。由于后现代主义在政治上持和无政府主义的态度,模糊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别,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极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多元性,政治立场摇摆性,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做出正确与果断坚毅的决定,比如诸多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的多党制,只看到其优势,却模糊了其缺陷。

三、多管齐下提升大学生的信仰力

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负面影响对当代大学生个体信仰力、社会信仰力、国家信仰力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削弱、冲击、消解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根据不用维度的信仰力所具有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建构个体信仰力方面,创新高校教育;在夯实社会信仰力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在统摄国家信仰力方面,凝聚核心价值。

(一)创新高校教育,建构个体信仰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辩证理性地看待其负面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大学生不同维度信仰力的缺失与衰微也与大学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创新高校教育首先必须加强高校公共政治课的教育质量。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老师的选拔、考核机制提升公共政治课的水准。同时公共政治课老师在授课时需注意学生与老师是“交互主体”,教学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方式也应由“灌输式”转为“启发式”。在教育过程中授课老师应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并结合现实剖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有效地帮助学生辨清后现代主义中糟粕的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尤其是要普及大学生人生规划课的教育广度与深度,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无助的窘境。创新高校教育。其次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自发式觉醒与内涵式发展。通过举办诸如形式与政策系列讲座,帮助学生认清中国及世界当前形势,从更宽更广的视域认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的负面影响。通过举办辩论赛、演讲赛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并在其中注入正确的价值导向与道德判断,使学生能够自我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弊病。第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切实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心理教育体系。这是基于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对部分学生群体产生效果的基础之上。当学生迷茫、无助而其身边的朋友、老师又无法帮其很好地释疑后,高校心理教育体系就可以发挥其情感教育与解惑教育的作用。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可以有效建构大学生个体信仰力,发挥信仰在其实现人生目标中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舆论引导,夯实社会信仰力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因此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夯实社会信仰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是要加强网络监管,弘扬社会正义。网络作为传播性最广、时效性最强的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判断和价值标准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以其荒诞和颓废的风格著称。我们不能否定所有后现代主义题材的作品,但对于某些表现后现代主义的黑色喜剧,通过网络将其肆意狂欢、消极厌世的价值观念散播,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古惑仔》一片上映后,直接导致很多青少年掀起染发热、斗殴热。他们以痞子为荣,以君子为耻。极端的个人主义爆发,对社会责任尽数推脱,对社会道德极为藐视。因此在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发挥其净化过滤功能。网络同时也需要发挥其弘扬社会正义的功能。充分利用微博、说说、人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社会正义与社会道德的正面有效宣传。第二是做好做大大学生兴趣度高关注度高的文化节目,通过在此类文化节目中加入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隐形价值观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明确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定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夯实社会信仰力。譬如《百家讲坛》节目,在讲传统文化时可以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在讲军事战略时可以强调中国的形势与对策。第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7]58-61因此,在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的同时我们也应将大学生自身的实践作为夯实社会信仰力的补充。譬如社会每年提供给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机会。通过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道德在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身更加注重道德品质的提升,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凝聚核心价值,统摄国家信仰力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来引导民众,凝聚力量是不可动摇的。凝聚核心价值首先需要知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并为实践不断检验、不断证明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还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等等都有马克思的影子”[8]。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至今仍未解决,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仍具有极强的现实解释力。凝聚核心价值其次需要坚守共同理想。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因此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凝聚人民齐心协力共建祖国的最大力量。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共同理想对于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坚守共同理想。凝聚核心价值第三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其时代性与民族性。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但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而不断发展的活的理论体系。新时期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能否更好地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紧迫而重大的问题。通过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引导,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统摄全局。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2]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英]阿兰・洛德威.后现代主义景象[G]//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黄艺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和对策[J].社会思潮研究,2011,(6).

[5][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8.

[6][法]米歇尔・福柯.作者是什么?[M].王逢振,等,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寇晓燕.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与对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