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板凳妈妈”和她130个儿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板凳妈妈”和她130个儿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母亲因病去世了,许月华的双亲都离开了人世,她成了孤儿。3个月后,她因捡煤核横穿铁路被压断双腿,成了一个高位截肢的残疾孩子,那一年,她12岁。

许月华1岁时丧父,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改嫁到了邻村,12岁时丧母,仅仅过了3个月,她被高位截肢了,命运在那一年将所有的重担压在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身上。她没法再外出干活,却还要生活,家人还要腾出时间照顾她。为了不让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许月华坐在家里缝补衣物,用烘棉花、绩麻、纺纱等“坐着才能做的活儿”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即使如此,依旧入不敷出。天长日久,村里人看到许月华和他家里的苦楚,由村里出面开会商量办法,最后决定送她到福利院,继父按月给她供应粮食。

1973年的冬天寒风刺骨,衣着单薄、脸色惨白、嘴唇干裂的许月华趴在继父的背上低着头,不住地颤抖,她们走进了湖南湘潭市福利院的大门。这个瘦小的孩子并不知道,她一生的故事都将围绕着这个福利院与里面的孩子展开了。

许月华在福利院里是最大的孩子,也是湘潭市福利院史上第一个高位截肢的残疾人。福利院曾经考虑给她装假肢,但当时的医疗康复技术没有办法完成。福利院将她的凳子、床上各锯开一个洞子,以解决日常起居的方便。许月华找到一个木箱子,自己坐在中间,两边装上轮子重新开始“走路”。在福利院里许月华衣食无忧了,没了生存的压力,盖着暖和的被子躺在床上,许月华却失眠了。“自己轧成这个样子,人还年轻,这辈子怎么是个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辈子就要被人养着么?”

许月华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1973年到福利院,那里“吃得饱、穿的暖、有事情干”,在这里她能够把自己的爱送给福利院的孤儿们,福利院是她和她们的家。

1974年的一天,一个出生只有3天名叫“胜利”的女婴被送进了房间,当“胜利”被抱进门时,伴随着那凄凉的哭声,许月华看到这个拖拉机轮子底下在捡回,差点被轧死的弃婴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心里突然紧了一下。“我那时候觉得这些小孩多么可怜,他们没有妈妈,我想我要给他们母爱,成为孩子们的妈妈。”于是许月华向院方提出要照顾这个孩子。当时福利院条件非常艰苦,护理人员极为缺乏,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考虑再三,福利院答应了她的请求。“胜利”成了徐月华的第一个孩子。

终于自己能当“母亲”了,许月华欣喜若狂。“看到‘胜利’的样子,仿佛我自己真的做了母亲一样。‘胜利’患有先天性唇腭裂,没有上嘴唇,口腔与鼻孔相通,喂饭喂水极其困难,稍不留心就会呛坏。”许月华说。一调羹接一调羹喂着乳汁、药水,一通宵又一道宵守护在胜利身旁……终于,在许月华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胜利的唇腭裂终于愈合,长成了漂亮的姑娘,现在已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正是在护理胜利的过程中,许月华找到了人生道路上的成就感,从“胜利”开始,许月华成了“板凳妈妈”。

“板凳妈妈”只是许月华的一个绰号,在福利院里,她还有很多的绰号,比如“草药大师”,因为福利院的医疗条件艰苦,许月华便向一个中医医生学习各种医疗方剂。她自己买了一支体温表,抽屉里也塞满了白、金银花等中草药,止泻的、退烧的、止痛的,应有尽有。通过日常积累,许月华渐渐成了福利院的治病“专家”。绰号小猴子的孩子社爱聪还不到一岁时,高烧降不下,生命岌岌可危,福利院的人甚至给社爱聪挖好了坟墓。许月华撑着板凳只身到山里采回草药,没想到真的把社爱聪的病治好了,自此许月华得了这个称号;还有“抱鸡婆”的说法在福利院里人人皆知,因为许月华坐在板凳上很矮,大大小小的孤儿常常将许月华团团围住,许月华左拥右抱,像一只正在哺育小鸡的“鸡婆(鸡妈妈)”;

“缝纫专家”也是大家用来称呼许月华的,为了让单位少花钱,又能使孤儿们穿得好,许月华一有空就学着缝缝补补。十几块钱一斤的毛线,许月华每年要买好几斤,全给孤儿们织成漂亮的毛衣。当时,国家每月发给她的零花钱不过17元。现在,许月华为福利院的孩子们编织的毛衣有数百件,能装满一辆货车了。许月华要让自己的孩子像别家的孩子一样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即使冬天结冰的时候,她也用稻草秆绑在凳腿上来到河边洗衣服、床单。她将厚厚的冰块敲出一个窟窿,常常在冰天雪地里洗上近两个小时。

不像别的护理工人,许月华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她的家就是这个福利院,她的孩子就是这些孤儿,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她毋须回报,她没有自己的休息日,因为她就是他们的妈妈。

1987年11月,许月华成婚了,在福利院领导的撮合下,她和老实憨厚的赖子元结成夫妻。许月华对爱人提出要求:

“我一辈子都不离开福利院的孩子,你也要一样。”从此,夫妻双双为福利院服务。新婚之夜,丹丹一醒觉来,找不到妈妈,哭喊着来“闹洞房”,最后夫妻俩不能不把丹丹抱来一起睡。1990年,怀有身孕的许月华在池塘边上给孩子们洗衣服时,身下的羊水破了,可她毫无知觉,儿子差点夭折。许月华生下孩子后仅仅29天,就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在儿子半岁时,为哺育2名营养不良的弃婴,她就用自己的奶水喂他们,上午喂一个,下午喂一个,自己的儿子没奶吃,她就用淮山药粉、青菜叶子喂。每天她都先把院里的孩子安顿好,再回去看自己的儿子。很多次回去,儿子从床上摔到地上,在哭着喊妈妈,有一次儿子摔破了头,至今留有伤疤。

长年累月,许月华小板凳用坏40多个。这些板凳在大地上敲响了爱的音符,在小小福利院传响了38年。38年间,不少孩子被领养、考上大学或结婚生子。这些走出福利院的孩子,在填写的履历表“母亲”一栏时,写的是同一个名字:许月华。

“我不是名人,我只是这个福利院的一个缩影,所有的保育员都是这样做的,我只是个代表。”

“其实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给可怜的孩子们带去温暖。”许月华出名了,却从来不把自己当做名人,她说福利院的“妈妈们”都是一样的爱孩子,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原因,其他的“妈妈们”其实做得更多更好。

1985年,许月华被授予省级劳模荣誉称号,2010年许月华被树为湘潭市民政系统身边的典型,她的先进事迹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在国内国外广泛传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新华社及湖南经视、湖南都市、湖南政法频道、湖南教育频道、中央一套、十套、韩国MBC电视台、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等媒体都对她进行了采访,央视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和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际网站均转载了她的感人事迹,关于“板凳妈妈”的视频和文字报道成为网络热点,点击率高达30万人次以上。

不识字的许月华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走红”并不太知情,但她却喜于网络给她带来的影响:“很多通过网络了解我的人来福利院看我,给孤儿们捐钱、做义工。还有一些父母会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让孩子从我这学会帮助别人,有时还让我帮忙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2010年8月2日,湘潭市总工会“百企万人大帮扶,爱洒莲城大和谐”募捐晚会上,许月华拒绝了工作人员的扶持,自己费力地坐上赠送的轮椅。主持人说道。这个细节是许妈妈坚强的象征。其实,这个轮椅她回到福利院后并没有使用,因为这样不方便照顾孩子,他要用自己的板凳,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