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生活为蓝本为学生剖析知识,解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从而让学习与快乐两相宜。此外,根据新课标的规定,生活教学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老师在课堂中挖掘出生活中隐含的问题,并将问题代入到知识点中,可以有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现实化,而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将知识作用于生活,解决诸多生活小问题,继而发挥出教学与学习的真谛。不过,具体的该如何利用生活点亮数学课堂,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呢?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教学真实化,提高数学实用性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感受知识、发现问题、焕发兴趣。而在创建情境的时候,要确保情境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必须是他们经常看到的、摸到的事物。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一方面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代入感,继而实现高效教学。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为例:开课前,我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小问题:“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家中的哪些物件与这些彩色图形的轮廓相似呢?”经过我的提问,学生们瞬间展开思考。这时有的学生说:“我家的大门是长方形的。”也有学生说:“我家电视机和电脑是正方形的!”更有学生说:“我今天吃的饼干有正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我最爱吃那个圆形的。”随着这位小胖子的话音一落,大家瞬间发出快乐的笑声,让课堂的氛围越来越融洽了。

我趁热打铁,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图形展示出来(每种图形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然后通过“看一看”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印象和认知,并尝试着让他们阐述一下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等。之后,在借助“分一分”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些彩色图形进行分类。如:三角形图为一组、正方形图为一组。这样,便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与整合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充满天马行空的想法的。当知识与生活紧密贴合时,便会快速与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让习题生活化,激发数学趣味性

当我们出门旅行、去超市购物、在餐馆用餐时都要涉及到数学知识,因为生活就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所以,在为学生布置习题时,我们可以将生活作为切入点,以此加深学生的代入感,让他们带着好奇心与情感探索解答习题、探索知识、掌握知识。此外,还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作为教学案例,并让学生对此进行思考。比如:超市购物花掉多少钱?每月购置练习本和铅笔需要花多少钱?去公园游玩时,如何购置门票更划算等。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乘法》中的两位数乘法为例,我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道贴近生活的习题:学校组织学生去公园春游,其中教师15人,学生80人。公园的告示板上写着成人票40元,学生票15元,40人以上的团体票每张20元。请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份最划算的购票方案。针对这道习题,学生们纷纷设计出了以下的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团体票:(15+80)×20=1900元

第二种方案,非团体票:1540+80×15=1800元

所以,购买非团体票会更加划算。

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蓝本为学生创建习题,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一方面还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积极性。

三、让知识实践化,彰显数学魅力性

记得在某篇报道上看到一则新闻,新闻的首句便是:西方的数学真有趣,居然让学生去存钱!由此可见,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们布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并以此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

以上述两则案例为例:学习完《认识图形》后,可以这样为学生布置作业:回家的时候看看自家的房门、窗户,并试想一下,假如将这些事物换成三角形、圆形的会是什么样?学习完《乘法》后,可以这样为学生布置作业:去超市购物,然后将购物单上的每一样商品陈列在练习本上,并标注价格,最后进行演算,看看一共花了多少钱。这种实践性强的任务不仅符合《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生活气息浓郁,很受小学生的喜爱。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重在策略。倘若教师能够寻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对数学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氛围中感受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思考数学知识,让生活与数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意识和思维的重要手段;其次,围绕生活阐述数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地从生活中寻到良好的学习素材,从而让他们发现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与数学的不可分割;最后,合理地将生活中的某些数学现象转化为日常的数学习题,然后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熟悉来完成这些习题,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数学固有的枯燥性与抽象性,并且还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