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科研反哺教学育人机制的探索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科研反哺教学育人机制的探索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的两大职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融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教育科技的最佳选择[1]。现代大学所设置的教学与科研的两大职能分别对应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通过大学这一专业化机构来保障人类认识链的专业化进程[2]。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将"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机整体分离开来,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出现,逐步淡化科研的反哺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探索协同创新理念下科研反哺教学的育人机制,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共同推进高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科研 反哺 教学 协同创新

一、教学与科研分离,重科研、轻反哺的原因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在对我国现代大学科研进行分析对比后,认为在研究型大学中必须建立"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3]。他还提出"科学漂移"理论,即科研从教育的环境漂离,教学活动从科研的场所拉开。从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出发,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种种原因导致了科研-教学有机体的分离。总结起来,原因如下:

1.评价体制导致科研职能的强化,间接导致教学职能的弱化。高校的发展,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科研、教学的平衡易被打破。当高校对科投入增加时,对教学投入自然相应减少,必然导致顾此失彼的结果。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研究型大学发展非常重视科研实力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排名、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大多与科研项目立项数,高水平科研数,科研成果获奖数等密切相关,因此此类高校对科研经费和政策投入较多。其次,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体系间接弱化了教学的地位。在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过程中,往往把科研项目立项、经费到款数、科研论文和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使得教师将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而对于教学任务,处于"完成即可"状态,甚至出现"以科研经费换取教学课时"的状况[3],无科研项目的教师成为"弱势群体"。

2. 生师比失调和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合理,导致教学与科研的人为剥离。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迅速扩招,导致生师比失调,教师无法保证在科研和教学任务之外,再对研究生培养投入足够的精力。设置学生培养方案时,基本以完成"目标任务量"和"毕业标准"作为重要参考,不可避免地将知识传授(教学)和知识创新(科研)分离。第一,大量研究生进入高校后,为提高"培养效率",低年级在集中时间段完成教学授课,然后再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人为将教学和科研分离,不利于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机制的形成。第二,生师比失调。科研实力强的导师,所带研究生多。由于其科研任务重,无法保证对研究生实践过程的指导,更谈不上由实践过程反哺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第三,反哺资源分布不均衡。这里所指的反哺资源,是指科研项目、实验室平台等。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教师和学生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差别大,最终产出"应考型"和"动手型"两种类型的毕业生,这种培养方式是不合理和畸形的。

二、协同创新理念下科研反哺教学育人机制探索

反哺是仿生学中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政策原因下,率先集中了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一方,对相对发展停滞或滞后的一方进行有效扶植与帮助,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状态和目的[4]。

李政道先生曾在西北师大百年校庆典礼上提出:"培养青年人才,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和靠高科技工具,人才的培养要在实践当中去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变成老师的助手。"[11]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不但要从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制上改进,还要探索学生培养方式的合理方式,在协同创新理念下协调各种资源,有机地将科研和教学两者融合起来,并制定各类制度,保障反哺作用的发挥。

协同创新理念的发挥,应当基于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1. 发挥高校政策指导作用

高校对于教师的考核机制,是指挥棒。研究型高校在制定各类制度时,应提高对科研反哺作用发挥过程的肯定,并明确细化。例如,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编入教材等,并纳入考核体系,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过程中予以体现。这一点符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若干意见》中所提出的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6]。

2. 学生培养方案及考核指标的改良

研究型高校对学生培养方案的设置十分重要,合理设置可以缓解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矛盾,夯实"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8]。首先,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课堂[7]。"三早"的实施,有效地将科研融入教学,有机将两者结合起来。其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时间分布要合理。打破传统的"低年级进课堂,高年级进实验室"的传统模式,在课程安排、培养计划、论文设计等过程中,将科研和教学任务合理布局,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同时,采用有效教学,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改革[9]。最后,多样化毕业指标要求。将参与科技竞赛,参与教改项目等列入毕业指标,打破原本依靠论文、项目毕业的固定模式。

3. 科研平台资源的整合利用

科研平台是指科研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和试验场地,科研仪器设备及人才资源,信息、制度、环境等资源,是科研过程中各种支撑条件的体现[5]。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平台,一定是集聚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具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承担了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发挥科研平台的作用,将课堂中的所学带入科研平台,再将科研平台的所得应用于教学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措施。

4. 科研反哺教学的激励机制

高校重视对科研成果和获奖的奖励,而对于反哺教学作用缺乏激励。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要从三点着手。第一,对教学工作的肯定。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其业绩应当等同于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第二,对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通过科研项目立项、配套等途径进行奖励。第三,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各类竞赛的教师进行激励。学生获奖或取得其他成果,给予荣誉并进行物质奖励。

5. 协同创新反哺机制初探

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要求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随即,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促进协同创新合作有效开展[10]。"2011"计划的提出,推动了产学研模式的发展。我国协同创新目前的主要模式有技术转让、共建研究机构、基于项目的短期合作和共建经营实体等[10]。结合目前研究型高校特点,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借鉴国外成功模式,例如美国的辛辛那提和安提亚克模式,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实践,探索适合我国的模式[11]。第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并以学分或者荣誉、加分等形式量化。第三,将各类学术报告、实践操作等纳入教学体系,作为考核指标。此种方式目前有高校已在探索,但还未完善。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理念下实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存在困难和障碍。只有从考核机制,激励制度,学生培养方案,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理念下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等方面共同努力,才会起到协调教学、科研两者关系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欧阳i, 柳思维. 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科研促教学[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41-42.

[2] 汤海D .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 黑龙江高教,2006,(6).

[3] 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院教育[M]. 浙江教育出版社[译],2001

[4] 李昌祖,冯雯. 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 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5] 王志刚. 论地方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七[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23.

[6] 张宏钧,宗士增,庄众. 高水平科研试验平台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1):106-109.

[7] 金亮,周亮. "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100-101.

[8] 王福胜,刘少雪.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院教育要夯实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J]. 现代教育管理,2011(2):107-110.

[9] 张应春. 研究生培育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 学术论坛,2010(6):184-187.

[10] 周春红,关晓辉,宋克. 协同创新反哺高校教学的机理分析[J]. 教育探索,2012(10):45-46.

[11] 湖南省教委高科处. 教改之路[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