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析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多指标评估与决策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析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多指标评估与决策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桥梁是现代交通工程的重要结构之一,桥梁施工质量关系着社会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传统工程建造方案中,工程单位的管理重点集中于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对后期桥梁养护管理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导致桥梁性能受到了极大的损坏。新时期,国家对桥梁工程的管理力度更加严格,制定多指标评估决策方案是保证桥梁性能发挥的综合性管理体制。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桥梁养护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桥梁;养护管理;多指标评估;策略

【 abstract 】 bridge is the modern traffic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ucture,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transportation ability enhancement.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unit focus in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e bridg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for later failed to take timely measures to deal with, lead to bridge by the great damage performance. The new period, the state of Bridges to the strength of management more strictly, make more index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scheme is to guarante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ridg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related problems.

【 key words 】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re index evalu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U44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多指标评估”方案的宗旨是从多个角度对桥梁工程进行评判分析,为施工单位的建设作业提供科学的引导。针对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入多指标评估与决策方案可有效处理工程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桥梁工程单位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

一、新时期桥梁养护管理的内容

桥梁养护有两层含义。狭义的桥梁养护是指为确保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进行的检查、检测、评估、以及维修加固工作。广义的桥梁养护还包括为保证桥梁安全运营所采取的其他间接措施,如资料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章建设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

1、检查与评估

桥梁的检查与检测应分为三个等级: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以及因特殊情况触发的检测。经常性检查的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由水平较差的桥梁养护技术人员负责实施,主要用于检查桥区的违章行为、交通事故以及特别严重的桥梁病害。定期检测的周期一般在1-6年[1]。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设置。定期检测重点检测桥梁的结构病害,由养护单位的总工负责实施。其检测结果采用打分的方法评估桥梁的技术状态,是一种不科学的经验方法。

2、维修与加固

桥梁养护工程宜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划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加固、改扩建工程。具体情况:①中修工程。对桥梁的一般性损坏进行修理,恢复桥梁原有的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②大修工程。对桥梁的较大的损坏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及对桥梁结构维修改造的工程[2]。③加固、改扩建工程。对桥梁因不适应现有的交通量、载重量增长的需要及桥梁结构严重损坏,需恢复和提高技术等级标准,显著提高其运行能力的工程。

二、桥梁养护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施工是桥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施工质量决定了工程使用价值的发挥。但过于注重施工环节的管理,对桥梁工程的价值的全面发挥有着不利影响。由于工程单位过于注重施工质量的管护,导致后期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不足,影响了桥梁结构性能的正常发挥。从实际管理情况看,桥梁养护面临的问题如下:

1、制度方面。良好的工程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工程单位在制定项目规划方案时,仅注重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未对工程养护设计必要的执行策略。管理体制缺乏,不利于指导现场人员开展桥梁养护工作,部分制定好的操作方案没有按照预期的计划实施,这些都会影响到桥梁养护管理的水平。

2、病害方面。无论桥梁结构分布的地理位置情况如何,其均会受到多方面的力作用,若受力荷载调配不均衡则会造成桥梁病害的发生。工程单位过于注重桥梁结构的外在形式,对内、外部受力大小未能详细地调控[3]。此外,软土地基问题也是桥梁工程养护的常见病害,处理不当限制了结构性能的发挥。

3、连接方面。桥梁与桥梁结构往往相互连接,面对路桥综合性结构的养护管理。路桥连接的主要问题:桥梁与桥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合理,设计图纸没有对桥梁组合处采取加固设计;未考虑桥梁结构简化处理,限制了桥梁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路桥连接处配合不紧密,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引发多种病害现象。

三、多指标评估方案执行的基本原则

随着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桥梁工程建设逐渐配备了多套养护管理方案,以适应不同工程的操作需求。近年来,“多指标评估法”开始推广于桥梁工程,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多指标评估的核心思想是“多元化”评估工程,从越来越多的指标规范对工程加以评估管理,以引导施工单位完善现有的养护管理方案。执行多指标评估方案阶段,评估人员应掌握几个重要性原则。

1、最优原则。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对桥梁养护工作配备多套评估方案,这就要求评估人员选择最佳方案参与评估活动。坚持评估方案的最优原则,其根本是在保证评估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指导作业人员对桥梁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如:减少材料耗损、降低成本投资、优化地基结构等,通过评估指导现场作业的有序性,实现了养护管理的最优化。

2、持续性。桥梁工程建造水平决定了社会交通运输效率的改善,加强桥梁结构的养护管理是多指标评估的目的之一[4]。因此,评估机构在编制建造方案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持续性原则,让评估方案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持续执行。如:多指标评估方案必须长时间执行下午,不能因为桥梁工程建设阶段的其它因素而中断操作。

3、效益原则。与传统单一式桥梁工程评估方案相比,多指标评估策略是从多个角度对桥梁质量展开评判,其获得的数据信息更能反应出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评估机构不能仅偏向于工程质量的评估,还需着重考虑桥梁工程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大小。效益原则要求评估机构对桥梁养护的实际效益进行判定,突出工程养护管理的现实意义。

四、桥梁养护管理期间的应用策略

桥梁工程建设推动了国内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对区域经济的改革建设也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施工单位在建设时期,不仅要注重桥梁质量的管理控制,还要从养护管理角度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鉴于桥梁施工存在的各种不足,从桥梁工程的质量、性能、病害等多个指标评估结果分析,管护决策方案的制定应具有综合性特点,尽可能从更多的方面考虑养护问题。

1、加固决策。考虑到桥梁工程潜在的病害问题,结合多指标评估工作的结构,制定针对性的桥梁加固方案是不可缺少的。桥梁加固需选用优质的工程材料,以保证加固措施取得理想的成效。混凝土是路基工程及边坡工程的必备材料,现场可配制高性能混合料,把钢筋与混凝土搭配使用以组建完整的加固结构,提升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2、防害决策。现有的多指标评估方案对桥梁病害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防病害工作要从桥梁的实际角度出发。施工单位不仅要针对路基边坡存在的病害,制定实用性的监测防护体系,还要从防范角度加强养护管理[5]。比较常见的防害策略:管护人员对桥梁结构的性能定期勘测,积极完善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3、改造决策。旧桥梁工程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内容,政府对旧桥梁工程采取的处理方式则是“优化改造”。根据多指标评估体现出来的问题,桥梁工程改造决策包括:结构改造,对原先设置的旧桥结构重新处理,改用最新的桥梁构架;布局改造,把桥梁工程分布在适当的区域,为施工单位的作业建设提供优越的环境。

结论

总之,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期间,工程单位的项目管理思想也出现了很大的调整,许多先进的管理体制或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积极推广多指标评估方法,对桥梁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有先进的指导作用,可显著改善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为工程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小华.现代桥梁养护管理工程的新进展[J].桥梁工程,2010,12(10):20-21.

[2]马志勇,许久明.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J].科技信息,2011,19(5):25-27.

[3]徐进军、张正禄.桥梁工程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J].南京理工大求学学报,2010,40(8):1-4.

[4]张凯,常国平.分析桥梁工程建设期间面临的病害及处理[J].中国交通业,2006,16(9):5-6.

[5]陈旭,朱晓霞.国内桥梁工程潜在的质量隐患及技术改造[J].安徽交通科技,2011,32(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