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危机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财务风险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内部因素,认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应收账款回收率过低和资本成本过高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财务风险方面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危机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
市场经济的运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有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导致最终消亡。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企业破产现象再次引起人们对财务危机的关注,洞悉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危机采取相应的策略规避危机的发生成为了企业良性持续运作的重要保证。
一、财务危机
1.财务危机的内涵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也可将其定义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一系列状态,其发生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宣告破产的方式。它的发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连续的过程,并非跳跃式完成的。但是在实证研究中往往将财务危机等价为破产,因为企业是否发生了财务危机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危机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加以度量。国外预警模型在实证研究中主要以破产公司作为样本,国内目前对财务危机与财务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以主要将上市公司里的ST(Special Treatment)企业为对象。
2.财务危机的界定
财务危机的发生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度量,企业规模的不同造成同一现象的出现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导致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不相同,但是下列现象的出现应该引起管理者对财务危机发生的高度注意:
(1)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指的是企业的资产总额小于负债总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为负值,它仅从数量方面考虑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关系而并没有考虑企业清偿债务时的信用和能力等因素的作用。资不抵债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会发生财务危机,发生资不抵债的企业仍有可能通过自身的信用和能力清偿债务。然而,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大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资不抵债也成了评判危机发生的一项重要指标。
(2)现金流量持续低于安全水平。现金流量是企业清偿债务的主要来源,持续性的现金流量低于安全水平将给企业清偿债务带来困难,同时债权人有权以申请破产的方式请求债权的实现。
(3)企业发生亏损。一般而言,亏损不意味着发生财务危机,盈利也不表示没有危机。财务危机的发生与否主要取于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亏损企业可能有比较好的现金流量也就有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相反有的企业虽然账面利润较多但大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难以在短期变现或者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无形中也就加剧了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风险,引致财务危机的发生。但是亏损本身已经说明企业在经营运作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经营中任何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发生,也就应该引起管理者的警惕。
二、由财务风险引致的财务危机的因素分析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因素的多样性。从企业自身与所处的环境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处的环境,内部因素指由企业自身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主要指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因素在危机的发生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在内部因素中财务风险又是造成财务危机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概括起来,由财务风险导致的财务危机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产负债率过高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是衡量负债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比值越大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特别的,当其比值大于100%时表示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此时所有者权益为负值。通过举债经营虽然可以起到“借鸡生蛋”的作用,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不能偿还的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举债越多债务利息也就越高,造成财务杠杆系数变大。财务杠杆本身是一个“双头鹰”,在带来高额效益的同时又带来了加大了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大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相应变大。
2.应收账款回收率过低
目前很多企业的收入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这种情况造成在财务账面企业虽然赢利甚至是高额赢利,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持从而缺乏清偿债务的能力,企业的账款能否回收取决于债务企业的经营情况。当众多企业的之间相互欠款形成了一条债务链的时候,链上一个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时将波及整条链上的所有企业,尤其当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降低的时候企业账款不能回收的风险就更大,进而为财务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资本成本过高
资本成本是企业使用借入资本需要付出的代价,又称为最低可接受的收益率,主要包括债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资本成本在数量上等于各项资本来源的成本按其在公司资本结构中的重要性加权计算的平均数。资本成本是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的首要指标,当投资项目的内涵报酬率低于资本成本时该项目应该被放弃。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盲目扩张,进行多元化战略,在进行扩张的过程中对项目的评价不足,造成实际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负担,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三、预防财务危机发生的对策
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对财务危机的预防也应该采取全程监控的策略。
1.牢固树立财务危机意识
企业生存的环境异常复杂,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又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因素都会给企业带来影响,因此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危机意识,善于利用财务数据,具备发现危机的能力。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财务危机陷入困境进而宣告破产,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建立一套能够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的方法也就成了一种必需。财务预警系统指的是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评价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大小,以事先通知利益各方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国外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技术也相对成熟,很多企业已经将财务预警系统投入实际运用。最早的财务预警系统是由Fitzpatrick于1932年建立的单变量预测模型,其后相继出现了多变量判定模型和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于其分布式信息存储和良好的容错能力以及自学习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的企业环境进行自发调节的能力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也成为了近年来进行财务预警的主流技术,国内众多学者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国内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也鲜有企业将财务预警系统投入实际运用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有的企业并没有树立危机意识,没有对财务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但是受自身技术水平所限难以开发出适合企业自身的预警系统。另外尽管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实现了电算化,财务软件和ERP系统的应用已经普及,但是财务预警系统并没有作为一个子系统集成到财务系统中,用户的财务系统中没有包含财务预警的功能,因此很有必要将财务预警系统以子系统的形式集成到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它通过对财务系统中数据的访问利用自身的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反馈给用户,以此达到预警的目的。
3.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的编制原则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这里的现金是广义上的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会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在于向企业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的流出和流入情况。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现金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原料的采购到债务的清偿都需要足够的现金流量的支持。企业应该及时编制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的变动进行分析。当现金流量低于安全需求量时应采取措施增加现金流量,尤其当企业接近清偿期限的债务时更应该密切关注现金流量的情况,保证在债务到期时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4.利用债务重组缓解清偿压力
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来自清偿债务的压力。据统计,上市公司中发生财务危机(ST公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的2倍,如何成功的解决清偿债务的问题成了企业能否安渡财务危机的关键。当清偿到期债务发生困难的时候,企业应积极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缓解清偿压力。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3]。债务重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债务的清偿,另外债务重组的显著特征是清偿方式、清偿金额以及清偿时间的修改。对债务企业而言,债务重组往往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无疑也对清偿压力的缓解起了极大的缓冲作用。因此,当清偿到期债务发生困难的时候,债务企业应积极与债权企业协商进行债务重组。
四、结语
目前,财务危机已经成为造成我国大多数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财务风险又是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主要内部因素。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危机的发生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在财务危机的预测技术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预警。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加强对财务危机发生的监控力度,另一方面迫切需要研制出移植性更强的财务预警算法,将财务预警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集成到企业的ERP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预警的功能,这也是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比尔・维特:风险管理与危机解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5~37
[2]吴世农 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3]许 芳:如何进行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4~130
[4]畅铁民 贺正楚: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