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元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元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利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学科体系和社会需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系密切,本文从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四个方面讨论了学科和社会需要对培养方案制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类型。欧美始见于20世纪60年代。知识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兴起,生产领域出现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和细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上世纪末,随着我国高等院校逐渐扩招,国内出现了一大批新建地方高校,大学入学人数不断上升。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此时,我国才出现一批明确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高等学校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本文对此做一点初浅的讨论。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言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技能型人才虽然也解决实际问题,但只具有操作层面的能力,属于专科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学位的学术水平的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位条例所说的“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当然,除纯研究工作以外的广大区域都应属于应用性工作,而不只“专门技术工作”。笔者认为,将《学位条例》中的“专门技术工作”理解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型工作,更准确一些。应用型面向的不是具体“职业”, 而是“行业”, 行业是一系列具有共同性质的职业集合。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解决的问题是不固定的,往往会带有一定的“智力性”。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和研究型具有同样的质量标准,没有此高彼低的区别。差别只在于解决干什么和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培养的规格问题,不是质量标准问题。

规格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指标描述。学位条例中提出的“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可以描述为: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来源于社会需要。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各种解决本行业实际问题的人才,并对这些人才应具有的条件提出要求。高等教育则根据多年发展形成的理论、规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升华,形成了高等教育界和社会都认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这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是我们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实就是在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这两个导向指导下形成的。

2专业与学科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校通过专业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辞海中对高等教育中“专业”的表述是:“高等学校或中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是进行教育活动的根本单位,它是和社会需要相联系的。社会的专业分工,将工作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领域,这些领域我们习惯上称为“职业”。有些职业具有相近的特点,我们又将其归类为“行业”。比如饮食、理发、洗浴都是职业,合起来称服务行业。

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高等教育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教学,课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整个教学活动到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这个质量衡量标准就是培养规格。

《辞海》中对学科的定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的专家诠释说:“具体而言,即认为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 概念一致、体系严谨、结论可靠的专门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具有知识的正确性、逻辑的严谨性、结构的合理性。构成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①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②有自己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以及严密的逻辑组成的理论体系;③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它的活动是科学研究。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它的活动是教学。学科和专业的人员都是专门人员,同一学科的人员具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系统;同一专业的教师则按照该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的需要组成,各有分工,未必具有相同的知识体系。

由此可知,专业和学科是对知识的两种分类方法导致的结果。专业是以社会专业分工为知识分类的参照标准,组合成为课程,用于教学;学科则是以学术作为知识分类的参照标准,用于科学研究。同一个专业体系的知识,未必具有同样的学术属性;而同一个学科体系的知识,却具有相同或至少相近的学术性质。也就是说,学科的体系稳定性远远高于专业。学科的学术性是专业的灵魂,学科的学术体系决定了专业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科和专业的对应关系,是由它们所包含的知识来决定的。从知识的依附关系来说,一个专业依托于一个或几个学科。学科是专业知识的储备库,甚至还决定着知识的框架结构。

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三者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原则

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培养学生的依据,制定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要和学科逻辑有着不可分的密切关系,即社会需要和学科逻辑是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原则。培养方案主要由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组成。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讨论社会需要和学科的导向作用。

3.1培养目标

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不那么直接,受学科的影响比较明显。但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却是社会需求。社会提出所需人才工作方向或任务的要求,同时也提出所需人才的能力和基本知识要求。许多应用型高校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原则,就已经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是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导向。

社会需要提出的工作方向或任务、能力或知识要求,还不具有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形式。同时,社会需求导向受市场机制影响较大。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具有即时性,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完全按照当时的状况描述,不考虑前瞻性。但教育具有滞后性,根据现在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四、五年之后才能进入社会。在人才问题上,追求马上就能用,随时都会有变化,表现为短期行为。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不能朝令夕改,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市场的功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产生矛盾。

所以,仅仅有社会的导向,还不足以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还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理解力对社会提出的比较具体的工作方向或任务、能力或知识范围要求,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按照学科的规律予以归纳、分类、抽象,按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长远要求,将其专业化、理性化、系统化、规范化。这就是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科导向。

3.2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指标化。杨叔子院士说过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特别注意,应该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人”―― 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只是“某一种人”――只具有某种专长的人。一方面,尽量了解并分析社会需求,努力做到满足社会提出的教育可以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不变应万变”,以人才永恒的规格去适应社会提出的教育无法满足的需求。

大学生的培养规格一般包括人格规格和业务规格,前者应属于人才“永恒的规格”,后者则与专业需要相关。人格规格由高等教育规律所制约,由专业相关学科和政治、德育学科导向。业务规格则既有社会需要导向,又有与专业相关学科的导向。

3.3课程设计

所谓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是社会职业需要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状况。课程体系包括素质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这是教育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经过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体系。

素质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做人和做事的根基,主要不是在方法、技术、招式的层面上,而是在态度、精神、灵魂和品格上,是虚的、内化了的、形而上的,它们表现为对人和己、对群体和环境,对社会和自然、对国家和世界的态度、观念、风格和价值取向上”。

“通识教育的通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识,二是识通。所谓通识,即并非所有的知识通统去识,而是指选择适当的知识,要求各类不同专业的学生通统去识;所谓识通,即并非识遍一切知识,而是去识那些尽可能具有普遍价值的、通用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通过通识课程的开设,“①培养学生对学术、文化长远发展的兴趣;②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让学生掌握主要学术领域的最基本的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③进行科学、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全面素养的人”。

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四大类。基本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是应用性人才培养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特定课程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需课程。但是,社会需要提供的只是能力或知识范围的信息,是一些表象,一般不会明确到应该开设哪种课程或哪些课程,也无法提出课程的体系。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需要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找出本质属性,确定这些知识涉及哪些学科,并确定涉及到的学科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按照相关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的结构来决定课程的体系、课程之间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课程本身的逻辑结构和体系。

3.4培养方式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传统的培养方式是课堂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有适合本专业的特点。将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为本”,将“以教为本”转化为“以学为本”。要勇于开拓,广开渠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数量充足而稳定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要与大型企业、其它学校、政府职能部门等建立教育合作关系,邀请业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论证,聘请业界高层次人才到校为学生上课、开办讲座。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受学科的导向,社会需要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有导向作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受学科导向的影响要大一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受社会需要导向的影响要大于研究型人才,但也要受学科导向的影响。社会需要导向作用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学科导向则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正确处理好两个导向的作用,才能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既适应社会的需要,又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才能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引向正轨,引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