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的转移引导本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笔者通过研究依托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机制,并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的国际转移要采取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等对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健康升级。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教育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课题(2008JYJ011)的资助。

作者简介:黄卫平(1951~),男,北京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国际经贸理论与政策研究;李娇(1978~),女,辽宁朝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024-04 收稿日期:2008-05-18

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就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从理论角度看,国际产业的转移产生的技术转移和外溢效应对转入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的作用(Koizumi et al,1977)。同时,从技术角度分析,由于国际市场企业内部化的进程,这样的技术转移一定程度上依然在跨国公司内,并未发生知识产权的实质转移,这使跨国公司乐于转移技术。

一、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上的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技术转移是技术从供方向接受方的运动,它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也体现为不同领域、部门之间的转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技术转移就是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黄卫平等,2004)。

(一)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技术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最终将销售与服务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转出国会给东道国提供有关工程设计,工厂的设备安装、操作和使用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与生产技术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这样,产业转出一方的技术就会向东道国进行转移,加之东道国企业在干中学中的经验累积,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产业转出国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采购,最终促使东道国的产业获得发展和升级。

(二)以产业转出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技术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大部分是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形式进行的,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1 直接的技术转移。对于合资企业而言。跨国公司必然会对东道国原有企业投资,进行技术转移和技术改造,在短时间内会提高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合资企业的竞争能力(Wang et al,1985)。但跨国公司向东道国直接转移的技术往往是成熟的生产技术,而不是其拥有的最先进的、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UNCTC,1987)。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整合全球的生产要素,纷纷在东道国投资设立研发机构,也成为一种直接的技术转移方式。这种形式既能够导致技术的引进,也能够导致关键新技术出口,而这种技术的进出口是跨国交易行为,但却在企业内部进行,因而是一种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的新形式。

2 间接的技术转移。间接技术转移即技术外溢。产业转出国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演示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和链接效应会向东道国企业产生技术转移和扩散,使东道国获得技术进步。这种间接方式转移和扩散的技术往往技术水平和层次较高。演示效应是指东道国企业通过对外资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销售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和学习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竞争效应即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东道国原来的行业壁垒产业的垄断扭曲受到遏止,资源配置得到改善,并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迫使本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推动当地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Dussauge et al,2000)。人员培训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实行本地化战略,并对当地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本存量。链接效应是指跨国公司通过与国内企业上下游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而带动了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在前向关联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购买并使用跨国公司高质量的产品,可以促进自身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并经由售后服务和培训产生技术扩散。在后向关联过程中,跨国公司会对当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规格、式样及质量标准提出要求,并对当地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跨国公司的技术由此扩散。

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技术转移产生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对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新一轮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赶超战略,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也进一步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纳。

(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使依托于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展

作为产业转移重要推动力的跨国直接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据联合国贸发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跨国直接投资总量达到了81970亿美元,比1982年的5900亿美元增加了13倍,比1990年的17580亿美元增长了3.7倍。其中,1982年~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年均增长率为7.2%。另据刚刚公布的贸发会议世界投资快报显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跃升34.3%,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2005年的9550亿美元,并创下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且据贸发会议《国际直接投资展望和跨国公司战略》全球调查报告预测,2007年~2008年全球FDI前景乐观。57%的专家、65%的跨国公司以及83%的投资促进机构预测2007年~2008年全球FDI将继续增长。

(二)国际产业转移逐步软化。技术要素不断取代资本要素成为转移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高附加值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等新兴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胡俊文,2004)。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占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的46%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的50%左右。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知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产业转移高度化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产业,甚至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

程中的某些工序,水平型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增多。国际产业转移的高度化使得技术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转入国能够从转入的产业中获得技术含量和层次较高的技术。

(三)跨国公司成为了以国际产业转移为依托的技术转移的重要载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在国际投资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成为推动了全球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在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的同时,跨国公司将产业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使得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升(Blomstrom et al,1998)。从这个角度来说,跨国公司不仅成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更是成为有效技术转移及技术扩散的主体(UNCTAD,2006)。

(四)跨国公司纷纷在东道国投资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了技术转移的新形式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利用当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要素的有效配置,直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随着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这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了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作法。是一种有利于双方技术进步的新形式。比如,美国升阳公司将全球研发作为重要战略,拟将50%以上的研发放在硅谷之外,在爱尔兰、印度等地建立了主要的技术中心;英特尔也于2000年底设立中国实验室,开展面向全球的研发。

(五)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20世纪70年代服务业只占国际直接投资的28%,至20世纪90年代其比重已达到50%以上。据贸发会议《国际直接投资展望和跨国公司战略》全球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服务业跨国投资已达到世界FDI总存量的60%左右,从流量看约占每年全球FDI的三分之二左右。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强劲,美国约占全球服务外包的三分之二,欧、日约占三分之一,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初步统计达到1.2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0%。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也预测,到2010年时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可以利用这一过程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六)产业链条整体转移现象发生,促进大规模技术转移

跨国投资的系统化趋势出现,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整体产业链转移,以形成产业的群体和网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毕吉耀,2006)。随着技术创新进步和扩散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不仅继续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且将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工业设计、物流、信息服务、营销甚至部分研发活动等也通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外转移,缩短从研发到盈利的周期。这种系统转移和在国外配套的现象,促使现代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全球生产体系或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凸现出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接受者一旦承接某一产业,很可能会带动整条产业链的转移,吸收成倍的外商投资,最终促进大规模的技术转移的实现。

(七)跨国企业并购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但并购的技术转移效果并不明确

与在国外投资新建企业相比,收购合并国外企业时间短、见效快,能充分利用收购企业的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因此它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正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跨国企业并购便一次次不断掀起热潮。1995年跨国兼并的金额为2000多亿美元,2001年达到35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从全球主要国家企业于2004年掀起新的并购高潮后,全球跨国收购也在2005年重新掀起新的浪潮。进入2006年,尤其是2007年以后,全球企业并购进一步发展。据美国汤姆逊金融公司调查,2006年,公司并购增长36%,交易额达4.06万亿美元,突破了2000年的最高纪录。然而,跨国并购是否能给东道国企业带来先进技术的结论并不明确。跨国公司向通过’并购建立外国子公司方式进行的转移技术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因为被收购的企业同跨国公司的整合需要很长时间。由于组织的惯性,新的所有者很难向被收购企业投入新的技术。与此同时,被收购企业和收购企业管理风格的差异可能会造成问题,消除这些差异需要时间。

三、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给中国技术转移带来的机遇与对策

(一)机遇与挑战

1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场所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收益回报高,据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的t~400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回报率高达22%。另一个方面也是得益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使中国能够在各个层面上开展国际合作,对产业转移有很强的吸纳能力。根据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投资项目组2006年在纽约联合题为《2010年世界投资展望》的报告显示,2006年~2010年间,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仍会保持强劲势头,将以平均每年857亿美元的外资流入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与英国。报告同时指出,在许多国际公司眼里,中国仍然是它们首选的投资目的地。而且中国也在不断履行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这将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增长。

2 中国仍是制造业转移中心,为中国提高整体制造业技术水平创造了难得机遇。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中心。随着中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在华跨国公司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仅仅以利用廉价资源、抢占市场、转移相对落后的污染型生产项目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行为。发达国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使得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与先进技术在中国扩散程度加大、速度加快。以2005年外商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分布来看,外商投资的领域呈现出以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制造业、化工行业为主的特征。虽然,外商在中国占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一定规模,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服装、鞋帽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全面下降。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比重排序,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7.11亿美元,占12.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8.42亿美元,占6.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9.4JD亿美元,占4.8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8.29亿美元,占4.69%)、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业(28.09亿美元,占4.66%)。2005年,纺织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9家,合同外资54.5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1.0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7.81%、2.52%、10.52%。同期,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88家,合同外资91.2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8.29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1.03%、24.27%、-4.56%。表明纺织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向深加工领域转移的趋势。

3 伴随着中国服务领域的开放,外商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服务业市场将全面开放,该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呈现出了较快发展势头,使得吸引外资的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中国金融服务业类下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8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创纪录的120.8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279.19%。这使得金融服务业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服务贸易领域其他行业合计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合同外资金额390.3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79亿美元,同比分别为8.65%、45.95%、-4.49%,其中新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水平,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分别为16.92%、20.64%、19.36%,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1.23个、3.22、-0.81个百分点。此外,近年来,中国的零售业、商业经纪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全面增长,且增幅较高;水上运输业、交通运输辅助业总体增势迅猛,开始形成规模;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明显;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呈增长,且增幅高于服务贸易领域总体水平。可见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展。

4 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势头强劲,技术外溢效应较明显。随着中国要素禀赋的变化以及“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高端环节乃至研发设计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了很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人才本地化趋势明显。在华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绝大部分是在国内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或者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多数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内招聘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的比例都在90%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发部门,但是,当时的研发部门只是汉化,为生产服务,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重要性显著上升。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既有从事自然科学基础开发研究的,也有进行实验、研发成果转让和技术支持的。例如,微软在北京设立的中国研究院,是其境外最大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在北京设立的基础科学研究院,是其第一次在本土之外建研究院。截止到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约470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各类研发机构超过750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北京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多以IT业为主,尤以美国公司居多;汽车、化工业是上海1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主力,比重超过50%,IT行业较少,其中欧洲公司占50%以上;广东省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则基本聚焦IT和电子业。在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上。中国尽管在创业环境和开发大型系统软件的能力方面,目前明显不如美国,甚至与印度也存在差距,但中国人才的高素质和低成本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以软件业为例,美国软件人才的使用成本是中国同等人才的9倍,印度软件人才的使用成本是中国的2倍。最早进入中国的甲骨文软件公司,其美国研发人员人均年薪8万多美元,而中国研发人员平均年薪只有1.2万美元左右,中国白领的人口红利已经成为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投资的巨大优势。

5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传统体制造成技术开发与生产经营分离,加之国内企业规模小,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因此国内企业的技术开发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直接制约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全球范围内吸收外资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一方面,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引资的政策和措施力度,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不断加深,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措施,如OECD国家的企业税率平均由29.7%降至26.5%。虽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甚至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和研发活动等以项目外包等形式向中国转移。但跨国公司仍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和营销网络以及产品价值链的高增值部分,中国企业主要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能够进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和附加值很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加工工业比重过大,技术转移的层次较低,而且还将导致中国企业严重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设备以及营销渠道,国内增值少。最终使得中国企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二)把握机遇,促进技术转移、提升技术水平的对策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给中国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并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应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改变仅仅依靠原有的市场、劳动力等硬优势,而要在体制、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软优势上下足功夫。

1 完善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吸引产业转移。今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争取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外资流入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虽然中国在劳动力成本、资源和市场规模方面优势明显,但是优势地位却在减弱,如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上涨较大,缺水、缺电的现象频繁,能源供应不上,这必然导致吸引外资投资的强度减弱。因此,仍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1)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创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工作新作风,改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营造政府亲商环境,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提供快捷、便利的办事环境和服务完善、管理规范的经营环境。(2)进一步完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本土产业配套能力。跨国公司在转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时,更加看重的是东道国与转移产业相关的产业基础、产业配套条件的好坏。因此产业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条件就成为中国应该着重加强建设的领域。(3)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吸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东道国政府能否创造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稳定、完善环境至关重要。这种环境不仅能大大增强跨国企业技术投入和输出的信心,而且还可以使东道国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流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实际上也是提高本国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并鼓励和促进其增加研发投入的重要措施。(4)增强人才环境优

势,实现优秀人才的本土化。发达国家更愿意将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拥有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现优秀人才的本土化;另一方面要推进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吸引国外人才来华就业、创业,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机制。

2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中国应该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步伐,更多地承接国际服务和软件外包,大力促进该地区生产业的加快发展和升级。一方面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本地区的投资和商务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沿海接单、中部加工”和“中部接单、中部加工”等新型加工贸易的发展。通过生产业的升级,可以引入和培育更多中高端服务供应商,进一步提高东部和中部自身的接单能力。

3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应抓住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机遇,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建立研发中心,以此不断提升技术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使中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同时,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技术开发上进行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攻关开发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缩短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

4 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从中国利益出发,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一方面通过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提高的路径来提升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必须提高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在产业核心技术上的完全外部依赖状况。因此中国要真正实现技术赶超,应该在承接中要以企业为主体,促进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并通过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来推动中国产业革新和技术进步。

中国应逐步实现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从宏观层面上而言,要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以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科技攻关并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财税优惠体制,实施政府技术采购,推动有市场前景、技术先进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从企业微观层面上,首先,要注重企业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倾斜,激发每位员工的创造潜力并及时引进适合企业的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全面提高企业创新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包括诱导、激励、推进机制等,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最后,要建设创新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网、企业外相关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网、企业间的信息交互网的建设和完善。

(编校: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