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圈层布局与区域差异化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单一地区需求导向决定的围绕城市群的产业圈层集聚布局,可以实现获取市场和节省成本的需要,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扩大,从而形成了该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集聚带来的区域发展追求市场范围,区域之间必然面临激烈竞争和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产业圈层布局和区域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圈层布局;差异化发展;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2-0015-07
一、引言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产业集聚的理论魅力与现实挑战使得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研究成为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产业集聚和城市的出现及发展是同一互相强化的过程。城市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市场空间,而产业集聚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根基;城市和产业集聚的交互发展又为彼此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生产空间。葛立成(2004)指出:“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①张亚斌等(2006)提出:城市的出现内生于产业集聚活动,即伴随着企业生产区位选择,产业集聚活动在区域内形成的不同等级城市就构成“城市群”。此外,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中国各地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都市圈或大都市区。较为典型的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武汉、长株潭、成渝、中原等都市圈(魏后凯,2007)。总之,本地化产业集聚及规模经济的不断发展,参与区域分工的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集聚与城市及城市群的出现具有互动化的效果。这是产业和生产要素谋求发展空间、市场空间和生产空间的结果。
本地产业集聚的发展要以市场范围的扩大为目标,必然面临区域竞争和区域协调问题。区域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空间均衡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区域合理分工可以提高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此外,区域分工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伴随着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动,贯穿着激烈的区域竞争。因此,区域差异化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区位向量形成的本地化规模经济的产业集聚,可以获得特殊的竞争优势,能够增强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促成国内区域间产业链对接、国内产业价值链②与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对接。
产业空间集聚给予本地区以竞争优势,但它不能否定其他地区的可复制的后发优势。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一地区都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使经济得到发展,并且区域之间可以形成共存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本地区产业集聚的圈层布局和区域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它们的融合是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道路。产业圈层布局和区域差异化发展可以实现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和发挥比较优势。
二、“杜能圈”与城市发展
杜能圈(Thunen ring)(具体参见图1)是杜能 杜能出生于1783年,于1850年逝世。的农业土地利用和租金模型的核心之一(杜能,1997),它来自于杜能亲身的土地耕作和不停地在自己土地上进行的农业改造。通过超过十年的成本和收益的调查,杜能才满意自己的抽象模型,并且用收集的数据拟合其模型。杜能于1826年讨论内生的集聚力决定城镇(或者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时,假定一个平原包含许多同样规模的小城镇,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等同。杜能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区位是外生给定的情形下,讨论了围绕城镇的土地利用问题,而且认为内生的集聚力决定了城镇的形成。萨缪尔森(2006)称赞杜能不仅创造了边际分析和管理经济学,而且根据现实经济变量构造了最早的一般均衡模型。杜能的开创性研究开启了后世对区位和产业布局研究的理论空间。
杜能(1997)提出了围绕城镇设址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土地租金的联合决定模型。他假定,考虑到每一种农作物生产的不同种植条件,农作物的每英亩产量和它们的运输成本都不相同。他提出,如果农民和土地所有者不存在有规划的竞争,在每一个体追求自我利益的条件下,土地将如何配置?杜能表明农民之间的竞争将会导致土地租金的梯度变化,在中心城镇租金最高,依次降低,直到城镇边缘土地租金为零。因此,农民将面对土地租金和运输成本的平衡(tradeoff)。由于农作物之间的产量和运输成本不同,将会导致生产围绕城镇的同心圈格局。在均衡状态,土地租金梯度变化以致于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耕作品种。杜能的分析表明同心圈格局是自发出现的。甚至,农民不知道其他人种植何种农作物,同心圈依然存在,以致于没人意识到它的存在。此外,它证明这种没规划的结果是社会最有效率的。因此,它也表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最佳作用。
我们从图1可以看出,农作物生产根据地租和运输成本围绕中心城镇依次呈圈层分布。杜能不仅关注围绕城镇设址的农业生产问题,而且在他的后半生,还关注整个空间经济问题,包括在孤立国城镇的次序和分布。Fujita(2000)指出:“杜能的确是现代经济地理的奠基人,他不但研究了传统经济地理和区位理论,而且还涉足了现代城市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
然而,讨论产业在某一特定地区集聚一般地,人口和产业集聚在某一城市或者城市群。的原因,我们通常会回溯到马歇尔(2005)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1997)的工业区位论,胡佛(1990)、克里斯塔勒(1998)以及勒施(1995)的中心地理论。其实,杜能的思想是克里斯塔勒(1998)和勒施(1995)的中心地理论的前身,杜能的思想也影响着此后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艾萨德(1991)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提出要建立一般区位理论。俄林(2008)提出要发展融合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的一般区位理论。Fujita(2000)这是在2000年国际杜能大会(纪念杜能去世150周年)的一个讲座。认为Krugman(1991)是杜能单中心空间经济和集聚思想的联合体。其实,理论学家在讨论集聚经济时,都已经假定城市存在。因为在他们观察到的现实世界,城市已经存在,所以他们将它设为既定条件。因此,产业围绕城市集聚分布是杜能思想的延续,城市发展也不断证实杜能思想的正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杜能的理论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没能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在杜能时代及在他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主要是农业经济时代,杜能的空间经济理论来源于农业社会背景,最终得到赏识和盛行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改进的城市空间模型。到20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出现城市人口大爆炸,由此导致的城市问题的增加急切需要全面理解现代城市理论。因此,杜能的理论慢慢引起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的重视。阿朗索(2007)将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模型引入城市,重新解释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和地价阿郎索用通勤上班的工人替代农民,中央商务区代替城镇,在城市背景下,一般化杜能的中心概念:投标租金曲线。。尽管阿郎索从住宅土地利用和价格问题来分析城市的内部结构,但是它也为我们分析城市集聚经济打开了一扇门。Fujita(2000)指出:单中心城市模型为现代城市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自此,城市经济学快速发展起来,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新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达到顶峰。
应用杜能的区位理论研究实际问题,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空间研究层次,即以农户或农村聚落为中心的空间水平的杜能环、以市场为中心的空间水平的杜能环,以及以整个国家或大的地域为中心的空间水平的杜能环(高进田,2007)。杜能(1997)围绕城镇的土地利用模型,以及阿郎索(2007)改进的围绕中央商务区(CBD)的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型,都简单地假定城镇或中央商务区的存在。但是,城镇(或中央商务区)如何出现以及在何处出现,并且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空间结构是什么,杜能无法提供解释。问题的焦点是最终产品的市场区位是外生给定还是内生给出。我们可以用空间的“第一性质”如有差异的土壤条件,或者存在可通航的河流和天然港口。(first nature)形成的区位差异来解释最终产品市场区位的外生给定。当然,最满意和最成功的解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内生的集聚力(agglomeration force)即“第二性质”决定了城镇或者中央商务区的形成。
三、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产业圈层布局
杜能圈提供了农业生产围绕城镇按照地租和运输成本圈层布局的分析视角,本质上是需求导向的结果,而不同产业围绕城市群圈层布局是可以从经济空间布局中观察到的现象,也是企业精致选择的结果。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将若干个城市和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各城市之间通过各方面功能的联系、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利益协调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城市圈内客观上存在着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等级(安虎森,2005),它们不仅在功能上互补,各自具有产业特色,且在人口转移上也是互补的和相互促进的。由于城市群涵盖了大量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消费市场的区域系统,吸引着产业围绕城市群设址。因此,从产业发展道路来讲,要实施以大城市为重点、中等城市为辅助、小城镇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区域内分工或称之为区域内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区域分工不仅从属于企业内部分工(如跨国公司),而且现实意义上更要服从于市场需求,围绕人口集中、市场集中的城市群圈层布局。由区域生产要素和历史条件决定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出现的区域专业化集聚生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围绕城市群的区域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发展将带动区域系统内其他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相协调的区域产业集聚结构。
我们从图2可以看出,按照运输成本的大小围绕城市群形成产业集聚圈,同时,产业集聚圈根据产业链的重要性以产业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产业围绕城市群圈层集聚布局可以服务以城市群为目标的消费市场,又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在本地市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推动下,达到国内市场效应,向国内其他城市群甚至国外扩大消费市场。
产业围绕城市群圈层布局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纵向布局。这里,产业链是产业特定空间集聚布局形成的基于某个产业一定技术关联关系的产业链条式形态。一个产品可以分解为不同的零部件,或者按照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和模块,从总装或者集成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完整的最终产品;但从参与分工的各个企业来看,其所承担或完成的工序、模块或者零部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产品。显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将会越分越细,产品细分化将不可避免。从产业链分工来看,一个产业价值链可以垂直分解为不同环节,即从总部策划、R&D、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零部件生产、装配、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当这种分工从生产环节延伸到技术开发、销售环节,其分工范围突破产业边界,延伸到其他制造业甚至第三产业领域,从而不断进行产业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已经或即将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在这些大都市区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以及营销、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技术服务等环节,由此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大都市郊区(工业园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侧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逐渐形成“菱形”结构;其他城市和小城镇集中在一般制造、零部件加工,慢慢发展成为中间粗、两头细的“棒型”结构(魏后凯,2007)。如图3所示。
区域竞争表现为以产品―市场为基础的区域发展资源和素质的竞争。Fujita等(1986)引入住户的土地消费和应对企业区位决策的住户再选址进入的标准空间竞争模型,研究在土地市场影响下的空间竞争。住户的空间分布成为内生的,并且在住户竞争土地使用的基础上引入土地市场。由于住户需要支付土地租金和消费企业产出,因此住户的需求内生地依赖于其支付租金后的剩余收入。他们也试图提出保持空间竞争过程来解释作为中心城市的区位和数目。因此,Fujita等(1986)是在区位空间一定的情况下,研究住户竞争的过程。从这个研究视角,区域竞争是在市场空间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资源以及社会发展动力的竞争。魏后凯(2007)指出:“目前中国的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各都市圈之间的整体竞争,而不是过去的那种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基于产业集聚的各都市圈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各地竞相发展某一产业,形成对资源、市场和人才的激烈争夺,甚至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由此必然导致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以致于社会再生产循环系统被破坏,因而使区域经济关系偏离理想的区域均衡态。伴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目前大都市区内的各种冲突也日益显现。这里所指的冲突,是指在大都市区内,一方的决策和行动已经或者将要对另一方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冲突主要包括经济冲突、社会冲突和环境冲突三种类型(魏后凯,2007)。因而,区域之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区域竞合关系是次优选择和现实选择。袁志刚(2007)指出,“产业集聚是缘于非农产业的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如果缓解地区差距必须着眼于改变现有的产业集聚,而很可能会损害已有的空间效率。他也提出解决区域差距的出路,要将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多数人口迁移到东部地区,形成三个世界特大型都市圈,充分发挥、挖掘东部地区已有的集聚效应。”详见《序》,载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总之,地方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自身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政府需要从全国整体发展的全局角度来考虑其对各个区域的影响,制定可行政策,处理好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自然关系,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合。
四、社会再生产链条下的区域差异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产业地方集中、区域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无论是国际分工还是国内分工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由传统分工方式向新型分工方式转变。从分工发展过程来看,国内区域产业分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业间分工,它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这是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产业分工方式。第二阶段是产业内分工,就是不同区域都在发展同一个产业,但其产品种类是不一样的,它是产品专业化。第三阶段是产业价值链分工。虽然很多地区都在生产同一产品,但是各个区域按照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专业化分工。新型产业分工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趋势的理论概括,是相对于传统产业分工的概念,新型分工主要包括产业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吴金明等(2005)指出:“从更高层次上说,现代区域或企业的竞争已经演绎为区域或企业所加入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然而,在城市群之间的经济竞争冲突一直较为突出的是各地均竞相发展同一产业甚至同一产品而出现产业结构雷同、各地工业园区纷纷上马和各种重复投资问题。这种情况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均较为常见,各城市甚至各工业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降低投资门槛(如环保政策)而展开激烈竞争,甚至互相挖墙脚。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在这里,产业结构主要指工业结构或者更小的制造业结构。工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表现为由附加值低的结构向附加值较高的结构转换的趋势,参见林丽琼:《投资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呈现趋同可以看作是良性的区域产业竞争和冲突的结果,但是如果区域产业结构重现低水平的重复,必然造成资源浪费、污染加剧、消费市场恶性竞争、国内区域间产业链之间分工和合作断裂,以及无法与国外产业链高端对接。
显而易见的是,生产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引发了分工,分工促进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从区域分工来讲,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即研究开发阶段和销售服务较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大量生产阶段多在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分散区位。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群间竞争需要依据自身的实力和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Mori等(2002)指出:在给定产业最优设址的情况下,都市区数目和规模存在稳定的关系,产业设址行为具有很小的自由度,因此,大都市区城市之间的等级原则决定了产业分布格局,这样小城市吸引较低等级产业才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区域专业化生产要以区域外的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换为目的,为了促进适度竞争和区域差异化发展,区域间必然需要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产业分工和协作。陈秀山等(2003)指出:“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及专门化。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市场经济发展越成熟,需求导向的机制发挥作用就越充分。因此,区域要形成有竞争力的区位经济,需要促进区域内产业价值链分工。同时,必须进行区域协调、优势互补,适度发展区域间产业内分工和推动各区域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间分工。李廉水等(2007)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都在开展着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很显然,本区域圈层必须立足于本圈层的区位比较优势,进一步以国内其他区域圈层和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本区域圈层产业的辐射力。此外,各区域应该发展本地化规模经济的产业,避免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从而,这就保障了各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有效配置,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蔡等(2002)指出:企业按照本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选择、技术选择的结果,就会形成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构成国家整体的区域分工格局。此外,区域专业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梁琦(2004)指出:“创新发明是大城市的现象,重大的创新发明一般都出现在大城市而不是小地方;大多数创新发明都发生在城市而不是城市之外的地方,而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的结果。”
由图4可知,围绕城市群Ⅰ圈层布局的本地化产业集聚A,由于规模经济和“国内市场”扩大效应,产品供应范围逐渐覆盖城市群Ⅱ。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又覆盖城市群Ⅲ。最后,产品供应覆盖国外城市群。
因此,围绕城市群的产业圈层结构实现了内部城市精细合理化的专业分工,使区域内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重新组合和有效组织,发挥了各城市在区域圈层中的区位比较优势。同时,不同区域圈层之间选择各自比较优势的产业,降低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同化”的危机,又加强了和国内不同区域圈层经济结构的分工和协作。此外,各区域选择自身本地化规模经济的产业,不断促进产业上下游的配套性,科学分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而使企业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使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和产业竞争优势交互增强。最后,各区域要能够发展有品牌企业支撑的产业,进而形成产业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差异化发展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吴金明等(2005)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亦即产业的配套性,包含配套能力、配套水平质量等)之间的竞争、对产业链控制能力(控制产业链高端或关键环节、控制关键资源、控制关键技术)的竞争以及新产业区之间的竞争。”
总之,区域分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且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的集中反映,需要政府制度创新和区域合作。区域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完善与规范,由此带来收益递增和社会变革,构成了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五、政策建议
产业圈层布局和区域差异化发展可以实现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和发挥比较优势。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需要国家及地区间制度协调和制度环境一致化。因此,政策推动就成为产业圈层布局、区域经济差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策略。
中央政府的作用强度应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而有所不同,其作用主要有:(1)将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起来参与整体区域发展规划过程,发挥领导与促进作用,同时明确区域差异化发展的战略导向。(2)促进和支持区域合作,支持自下而上制订区域发展战略的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经济问题,加强地区协调与合作。科学引导不同区域、各省市以区域核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为中心,其他不同等级城市为节点,培育区域内圈层经济结构。(3)在明确可信的未来规划与一系列国家目标的基础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前瞻性和发展性。
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有:(1)营造一个财政稳定的经济环境,选择好本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产业价值链的完善。(2)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市场发育,繁荣区域经济,改善产业与地区的总体经济环境。实现圈层结构内城市之间合理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专业化分工,整合区域内资源,形成区域圈层经济的比较优势。(3)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城市圈内大中城市的普通高校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资源丰富,办学条件较好,应责无旁贷地开展城市圈对接教育和培训。同时,要注意对城市圈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综合教学效率。要尽可能多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以满足产业配套劳动力的要求。
然而,政府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推动和提高区域的制度供给才是长远之计。制度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范畴,不仅包括体制、政策和法规,还包括道德、伦理、观念和习惯等。由于区域道德、伦理和观念的差异,区域经济行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能力也不同。经济增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制度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要素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政策属于制度范畴。因此,政府应通过制度安排,改变各区域的要素供给,进而改变区域之间的要素配置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阿朗索. 2007.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 梁进社 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42-62.
艾萨德. 1991. 区域科学导论[M]. 陈宗兴,尹怀庭 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4-46,135-140.
安虎森. 2005. 空间经济学原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75.
蔡,王德文,王美艳. 2002. 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J]. 经济研究(9):24-29.
陈秀山,张可云. 2003. 区域经济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
杜能. 1997.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 吴衡康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20,55-81.
俄林. 2008.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M]. 逯宇铎 等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37-49.
范剑勇. 2008. 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M].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3-5.
高进田. 2007. 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3-14.
葛立成. 2004.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1):56-61.
胡佛. 1990. 区域经济学导论[M]. 王翼龙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91-102.
克里斯塔勒. 1998.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常正文,王兴中 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2-25.
勒施. 1995. 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 王守礼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3-40.
李廉水,周彩虹. 2007. 区域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基于长三角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10):64-73.
梁琦. 2004.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新理论解释[J]. 广东社会科学(2):46-50.
马歇尔. 2005. 经济学原理[M]. 廉运杰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73-76,207-226.
萨缪尔森. 2006. 经济分析基础[M]. 何耀等 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2-67.
韦伯. 1997. 工业区位论[M]. 李刚剑 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31-34,37-46,118-120.
魏后凯. 2007.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28-33.
吴金明,张磐,赵曾琪. 2005. 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J]. 中国工业经济(2):44-49.
张亚斌,黄吉林,曾铮. 2006. 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12):45-52.
FUJITA M,THISSE J. 1986. 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a land market: hotelling and von Thunen unified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3 (5):819-841.
FUJITA M. 2000. Thunen and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EB/OL]. A lect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thunen conference. www.kier.kyoto-u.ac.jp/DP/DP521.pdf.
KRUGMAN 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3):483-499.
MORI T,NISHIKIMI K,SMITH T. 2002. Some empirical regularities of spatial economi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ity size [R]. Discussion Paper,No.551:1-28.
A Study of Carrying out Pattern of Industry Ring
and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Regions
LI Jingha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Abstract:Industry agglomer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he pattern of industry ring around urban clusters, a single region can save cost and have access to markets; it also bring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conomies of scope. Therefore, it forms region'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promotes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xpands market, so it will bring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nonPareto optimization in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way to promot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carry out the pattern of industry ring and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regions.
Keywords:industry agglomeration; pattern of industry ring;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