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黛玉进贾府》中两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黛玉进贾府》中两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最佳篇章之一。历来论者多谈其对王熙风和贾宝玉的刻画,而忽视了两个重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

先说贾母。《红楼梦》第三回中,涉及贾母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三处语言描写。

第一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可见,贾母对贾敏极其疼爱,这种疼爱之情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王夫人口中可得到佐证:“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如今贾母爱女已逝,疼爱惟一的外孙女,可谓人之常情。可以说,贾母此话点明了林黛玉进贾府,最可依靠之人就是外祖母――贾母。

第二处:“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这是众人见黛玉有不足之症,问“常服何药”,黛玉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之后贾母说的。正如张锦池先生在《论林黛玉性格及其爱情悲剧》中对薛宝钗让黛玉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并表示“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所分析的那样:“然而,她竟没有想到,她吃宝钗送的上等燕窝,会使自己的命运更坎坷。试想:黛玉是贾母的面上人,宝钗是王夫人的姨侄女;贾母知道黛玉吃薛府的燕窝将作何感想,倘若让吃,面上不好看,倘若不准吃,面上又不好看;别无良法,只好供应。所以别的不说,单从经济上着眼,娶一个每天吃一两上等燕窝的孙子媳妇,恐怕也实在是手长袖短。可见,不论宝钗的主观意图如何,她送给黛玉的燕窝,均起着炮弹上的糖衣作用。”我们当然知道贾母不是薛宝钗,贾母的出发点是疼爱外孙女的。可当时贾府的经济状况已是卯年银子寅年用,“每天吃一两上等燕窝”吃不起,“吃人参养荣丸”就吃得起了?如此奢侈,孝敬贾母无可厚非,但贾母让林黛玉吃,在客观上是害了黛玉。

第三处:“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是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说的。黛玉本是在外祖母面前实话实说,可贾母却这样回答。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说“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都跟在贾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这一点从后文成立海棠社、吟咏诗等也可得到明证。作为外祖母,贾母可以有多种回答方式:可以实话实说,当然也可以隐约其辞。但贾母偏偏选择了让人产生心理距离的说法。试想,如果是宝玉如此实话实说,那贾母也会这样回答吗?所以,黛玉转眼间回答宝玉的话就变了:“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此时,“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自己毕竟是外孙女,不是嫡亲的孙女呀!

综上所述,贾母对林黛玉是疼爱的,是希望外孙女好的,但就是最疼爱她的人,在客观上却害了她。同时,在贾母心目中,林黛玉毕竟是“客人”,如果涉及贾府的利益或者孙子的利益,孰轻孰重可就不好说了。由此,我们推想,作者曹雪芹是否在这作为全书总纲的第三回中暗示着什么呢?林黛玉最可依靠之人,都未必可依靠。可见,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再谈王夫人。在第三回中,涉及王夫人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两处语言描写。先看下面一段: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此段确实能反映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和果断能干”,“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但笔者认为,这一部分更能体现出王夫人对林黛玉进贾府的态度。这是全书中王夫人的第一次开口,是在“外客”初到,接风宴未吃的情况下说的。王夫人当着黛玉的面就问月钱的事,是月钱的事比黛玉来主要呢,还是黛玉进贾府又涉及月钱呢?我们不好武断,但“又见”二字点明,林黛玉注意到了。熙凤找缎子干什么?原来是给林妹妹裁衣裳。“随手”二字使人脸面无光,“叫人”二字令人内心凄凉。

第二处是黛玉去拜见二舅贾政时,王夫人说的一席话:“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这是全书中,王夫人对林黛玉说的第一句话。可以说道出了王夫人的“心病”。“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的林黛玉的到来,会引起宝玉怎样的反应,王夫人岂能没有预感?此回中接下来发生的“摔玉”就是证明。由此我们想到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说晴雯的话:“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真像个病西施”、“浪样儿”。第七十七回中袭人对宝玉说晴雯的话更耐人寻味:“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第七十八回中,就连晴雯死了,王夫人都没有半点同情心:“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其实,晴雯何时得过痨病?我们只是从王夫人口中得知“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其实未必。但林黛玉得痨病却是无疑。我们知道,晴雯和袭人的命运分别预示着黛玉和宝钗的命运。王夫人对晴雯的这种态度,不也说明了她对黛玉的态度吗?她之所以对林黛玉进贾府表现冷淡,怕黛玉“勾引坏了”宝玉才是真。我们从后文中金钏和晴雯被逐出大观园也能感觉到这一点。可以说,王夫人从见林黛玉的第一面起就没有什么好感,这是否也是作者在暗示着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呢?

别林斯基曾说:“在伟大的作家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曹雪芹正是这样的作家。总之,作为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的主要决策者,贾母和王夫人的首次出场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作者单位:大庆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