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述高中数学自学方法的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适应知识快速发展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本文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的数学自学方法从阅读方法、听课方法、独立思考方法、归纳整理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自学方法;教学指导;高中数学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创造、新技术、新信息、新思想层出不穷、日新月异。面对知识急剧发展的挑战,学生在校要“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加之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只强调教师要领会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加强管理,而忽视了研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方法、习惯等,致使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欠佳,甚至造成了一些学生害怕数学,厌倦数学,适应不了数学。因而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的主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会学”、“巧学”。
教师应该首先通过大量事实和道理,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让学生知道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人生存的基本手段,自学更是终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数学当前学习的需要。学生明白自学的意义和基本操作方法,就会愿意自学,主动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求自学才自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由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高的学习能力。
1.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则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可见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均来自教材,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使得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能充分调动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学会粗读和精读。对于教材新内容的章节预习,由于只要求在阅读时掌握所学知识的概貌,将教材内容在脑海中串联起来,了解知识的条理脉络,故只需粗读。而对于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的结构特点、性质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需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则需在阅读中加以对比,体会异同,增强记忆。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则要做出标记,以便听课时弄懂,这就需要精读。
学生通过有目的的预习,能促使他们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在疑点、难点获得突破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兴奋之情,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日积月累,能大大激发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指导
教师在听课方面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观察、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和观察均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导入及形成过程,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和知识的总结,听同学间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
没有思维就没有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将无从发挥,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思维,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听课中善于思考。课堂中学生要会边听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在思维中质疑,在质疑中观察、联想,在观察后深思,使所学知识逐步纵横联结,形成知识网络。听和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则会使听和观察的内容深化,是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只有会思维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记好课堂笔记。不少学生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及要领,一般是老师写什么,自己写什么,而且因为记而忽视了听、看、思。虽然笔记很全,但效果不佳。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录时机和记录的内容,忌以记代听、以记代“思”。课堂上主要是大家和教师一起学习、思考,应以听、练、思为主,记为辅。不能被动笔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而应主动笔记(自己选择内容来记),记教师的独创之处。一般来说,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对课本都有加工之处,它们是教师参考了大量资料后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的教学创造。记教师点拨的学习方法,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率。记未听懂的内容和产生的新问题,发现问题是认识上的进步,问题获解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听一堂课或学一个内容,必然存在还未明白的问题或产生新的疑问,因此,记下这些便于进一步思考解决。这样学生学会记要点、记疑点、记问题的思路及方法、记小结、记特殊习题等,就会提高课堂的效率和笔记的价值。
3. 独立思考方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同一类题目老师讲的时候似乎都懂,而自己独立做时则不知如何下手!这就说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他们在听课和习题课中,总习惯于跟着老师或其他同学的思路走,当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感到力不从心。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从上课、作业及试卷讲评做起。
(1)上课时尽可能使学生眼、脑、手并用。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使得学生感觉学习单调乏味,自觉性低,效果也不佳,特别是在处理新情境下的问题时变得不知所措。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使单一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尝试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愉快,以及独立思考的喜悦。同时,课堂还需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用耳、用眼、用鼻,听、说、读、写,不断变化。在动态中刺激,在用中独立思考,在变化中消除疲劳!例如把“讲解式”改成“问题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2)作业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无论是课堂上的练习作业,还是课后的家庭作业,都尽可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克服依赖别人讲的习惯。同时老师讲解时,也要点到为止,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避免面面俱到,替学生包办。对家庭作业中的错误,应该及时指出,最好能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能面批的作业尽量面批,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及时纠错。而对于作业中的共同性错误,应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补漏,并选择相关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3)考试之后进行试卷讲评,可由学生自己先评。单元测试卷的评卷,也可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这样学生在批改试卷中,会积极动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发现出错的地方能独自纠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评,在教师讲评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将其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思考,存在差异时会提出并与老师探讨。实际上有时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可能比老师的要简捷,也会引发其余学生的思考。对这种情况老师应适时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
4. 整理、归纳方法指导
当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如不整理,则不利于记忆,相近的知识概念也会混淆,不利于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进行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月、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应该积极督促学生自己总结梳理“知识”、归纳提取“方法”。
(1)相关归纳 一般可通过字、词、意等的相似或相关来建立联系,从而归纳总结。数学中有不少概念、性质、公式很相似,极易混淆,把几个相似或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归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温故知新,相互弥补,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主体思维意识的培养。例如:概率中的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实验,可以放到一起进行归纳整理。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用一个表格归纳整理,这样对比区别就泾渭分明了。
(2)推导归纳 根据学生获得的个别结论,引导他们去总结推导获得全面、完整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推导而来的知识与方法,学生才会印象深刻,运用熟练、灵活,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会深层次的认识、理解、分析问题。例如:平面向量既具有代数数的特征,又具有几何形的特征,学生容易发现它与三角函数有联系,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推导具体在哪方面有联系,让学生进行推导,归纳整理出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推导平面向量与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等方面的交汇。
(3)概括归纳 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数学思维。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整体性、综合性的总结,才能达到学习的更高层次,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网络化,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主线,贯穿函数、方程、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导数等章节,将函数与它们一起进行整理分析,并概括出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数学知识系统化,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4)解题归纳 数学的内容和应用本身包括大量的探究问题、习题、试题,学会解题、学会归纳解题规律方法以及从解题中获取更多知识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大量典型的例题来教会和培养学生怎样对题目进行知识、方法、思路、过程、步骤、技能、技巧等的归纳和提炼,怎样对一些重要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怎样比较试题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获得解题的一般性方式方法。要利用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经验交流会等渠道展示交流学生解题的归纳梳理、心得体会,鼓励他们提高解题的总结反思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创造性工作,也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的历史使命。虽然需要付出大量心血,但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诚恳希望同仁们不但“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为数学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数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