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模糊语义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模糊语义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及自然语言中。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首先提出模糊理论,随着语义学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模糊语义都更加关注,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对模糊语义理论的研究一直有许多争议,本文试图对模糊语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阐述,由于模糊语义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模糊语义研究有一些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交际。

关键词: 模糊语义 模糊性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1.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一个事物的好与坏、大与小进行判定。但是事物在多大程度上来说才是好或坏、大或小呢?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模糊现象。模糊现象指的是那些在类属、性态方面缺乏明确的界限,给人以模糊的印象。夜与昼的循环,关于“美”的界定,警察运用模糊思维来对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判断从而捉拿犯罪嫌疑人等无不体现了模糊现象的普遍性。在西方,最早注意模糊现象的是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Eubulides)。他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推理悖论”:麦堆是一个模糊概念,一粒麦子自然不能构成一个麦堆,但是要多少粒麦子才能构成一个麦堆,这是谁也无法判断的事情;因为数字是精确概念,而麦堆却是模糊概念,用精确概念衡量模糊概念,自然是格格不入,构成悖论(伍铁平,1997)。人类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这三个层面,由于语义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模糊性更突出。国内外学者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语义的模糊性的研究。在国外较早对模糊语义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模糊集》的论文,这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在中国,伍铁平教授1979年在《外国语》上发表的《模糊语义学初探》,是我国最早运用模糊理论来研究语义模糊性的论文。近年来模糊语义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著作如1998年张乔的《模糊语义学》、2007年黎千驹的《模糊语义学导论》。可以说,黎千驹的《模糊语义学导论》代表了我国目前模糊语义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地使用模糊语义,可以起到调节功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实现成功的交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了解。下文

将对模糊语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作一些介绍。

2.语义模糊性的定义

许多学者在模糊性的定义上并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著名哲学家Peirce于1902年给模糊性下了如下定义:“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这里所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并不是指由于解释者的无知不能确定,而是由于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就是模糊的。”(王寅,2001:146)苗东升(1983)在《论模糊性》一文中把模糊性概括为“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和“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这些定义指出了模糊性的实质是事物的性态的不确定性。然而事物的模糊性和语义的模糊性并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对语义的模糊性进行定义。有一些学者给语义的模糊性下了定义。余曼筠(1999)认为:“语义模糊性指字、词、句、文章等语言符号具有的能产生一种以上意义(即歧义)的特性。”她的定义显然有些不足之处。因为她把歧义等同于模糊语义,并且把语义的模糊性的起源归于语言符号。黎千驹(2007:19)认为:“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间过渡性,当语言被用来表达事物的这种模糊性时,语言也就具有了模糊性。”虽然黎千驹没有直接给语义的模糊性下定义,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对语言模糊性的定义可用来表示语义的模糊性,他认为模糊语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模糊语言。狭义的模糊语言所指的就是模糊语义,因为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模糊语音、模糊语法。这里他所指的是狭义的模糊语言,在整本书中他没提及广义的模糊语言。本文在这里所指的也是狭义上的模糊语言。刘佐艳(2003)认为:“所谓的语义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它是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特征。”我认为这个定义比较好,说出了模糊语义的本质: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

3.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国内学者一般在论及语义模糊性起源时,把语言的模糊性等同于语义的模糊性。国内学者对语义模糊性的根源有不同看法,主要看法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第一种是以符维达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客体的模糊无疑是对模糊语义产生根源的唯一正确的论述。第二种是以吴世维和陈维振(2000),吴涌涛(1991)、刘佐艳(2003)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语义的模糊性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事物的模糊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虽然他们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所用的术语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不应该从单方面的角度片面地去讨论语义的模糊性,而是应该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语义的模糊性。如:吴涌涛(1991)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客体(符号的所指对象),不仅在于主体(符号的使用者),也不仅在于符号(语言)本身,而是三方面同时决定的,不能从单方面讨论模糊性。刘佐艳(2003)也认为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是由于本体的模糊性、由于人类的模糊认识、语言本身的特点这三种因素决定的。第三种是以石安石(2005:60―63)和黎千驹(2007:7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语义模糊性是由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和有限性,客观事物连续性、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决定的。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观点非常片面,过于绝对,我们认为只有当人类认识客体,对客体加以概括而用词语标志不同类别的客体时,不同的类别之间才有模糊可言。第二种观点比较全面,虽然他们也提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但是忽略了人类认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及人类交际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交际的需要来选择词语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我们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既考虑事物和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又考虑人类认识和交际的需要,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4.语义模糊跟歧义、概括、语义双关、含混的区别

我们要对模糊语义进行研究,首先要弄清楚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是模糊语义:模糊词义和模糊句义。模糊词义,比如“美”与“丑”,多大程度上才算是美或丑呢;模糊句义,比如“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并且怎样才算是陌生或是熟悉,这些都是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然而一些学者把歧义、概括、含混及语义双关误认为是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对于语义模糊与概括、与歧义及语义双关的区别,我国学者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语义模糊与含混的区别尚不够明确。

所谓歧义,它是指一个语言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它是人们运用语言的结果,属于句子方面的言语现象,它往往给语言表达造成消极的效果,然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歧义又大多是可以消除的。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属于语义方面的语言现象,它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结果,也是不可消除的(黎千驹,2007:52)。以下两个例子体现了歧义。例(a)A:I met a man with a wooden leg named Smith.B:What’s the name of the other leg?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是这个人叫做Smith,又可以理解为那个人的木腿叫Smith,从而引起歧义。B则是故意理解为第二种,而引起幽默。(b)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它既可指这座楼里的房间都没有被锁上,又可指这里的房间都没有配锁。(因为“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动词和名词)

所谓词义的概括性,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归纳在一起,给它一个名称,使它与另一类事物区别开来(黎千驹,2007:46)。一个词语的概括义指不具体的意义(张乔,1998:103)。如(c):小王吃了饭。这里没说清楚吃的是早饭、中饭还是晚饭。这里只是没说具体而已。模糊语言的本质是概念外延的边界不明,人们很难在这A和非A之间划分出一条截然明确的界限。这里的“吃饭”与“非吃饭”之间并不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

所谓语义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现象来构成表里两层意思。说写者的重点和本意并不是在字面上的那层意思,而是在骨子里的那层意思(黎千驹,2007:54)。如(d):From sharp minds come Sharp products.译文:夏普产品来自敏锐的思维。这例广告中Sharp既指Sharp打印机,又含“敏锐的、精明的”之意。言简意赅,一语双关,既强调了产品的品牌,又委婉含蓄地向我们传达了“夏普是匠心独具的品牌,是智慧的结晶”之意,从而使消费者在对该产品的质量深信不疑的同时牢牢记住了“夏普”这一品牌(许江艳,2009)。这里表里两层意思是兼容的,尽管它有所侧重。而模糊语言并不具兼容性。

模糊与含混是非常容易混同的两个概念。所谓含混,即含糊其辞,是指表达不清楚,叫人不知所云。如(e):“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白居易),花不是花了,雾不是雾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并没有说清楚。至于模糊语言,虽然外延的边缘不清晰,但是它的中心十分明确,因而表意是清楚的,而这个例子它表意并不清晰。再如(f)A:你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还钱啊?B:过一阵子吧,最近我家里出了点事,暂时还拿不出那一笔钱,不过如果下个月公司按时发工资的话,我也许可以把钱还给你。A:那我就等着你发了工资把钱给我吧。B:好的。不过真的还不一定,就怕出什么意外,我也不知道啊我尽量看着办吧。在这段对话中,A并没有说清楚会不会把钱还给B,他只是说也许可以还。后来又说了“我也不知道啊”和“我尽量看着办吧”,这些都是含糊的用语,含糊其辞,表意不清。在日常生活中当说话者没有做好决定或不想直接回答的情况下就常用“这件事看情况再说吧”或“这件事等我考虑考虑后再说”等这样的含混说法。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要了解上述的歧义、概括、语义双关、含混与语义模糊的差异,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是模糊语义,即模糊词义和模糊句义。

5.模糊语义的应用研究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的研究,都在力图使其理论精确化,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也在努力精确地描写语言和语义。可是有时候其实模糊性词语比精确性词语更加恰当,并不是什么事物都要弄得过于精确,太精确化有时反而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已有不少的学者对模糊语义进行了应用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如邢继萍(2007)《论广告中的模糊语义》,陈金凤(2008)《诗歌的朦胧特点及其教学的模糊性》,以及杨向娟(2009)《论模糊限制语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等等。下面我们分别从日常生活、文学、广告、外交及法律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模糊语义的应用研究。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在路上看到了许多落叶,你会说:“哇,掉了好多树叶啊。”而不会说:“哇,掉了30片树叶啊。”你是不会用这样的一个具体的数目来表达的。再比如说,如果别人问你家在哪里,你家如果在他家附近,你不会采用“我家在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这么精确的语言来表示,你会直接说:“我家在你家附近呢。”或者说:“我家离你家不远呢。”这就表明有时模糊语言胜过精确的语言。自然语言具有不可避免的而又普遍存在的模糊性,因此模糊语义就应当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研究模糊语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模糊语义在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采用模糊的语言对一些人物进行描写。在文学作品中会说某个英雄高大魁梧,而不是给出精确的身高、体重。在文学作品里不会说他身高是多少,体重是多少,肩宽是多少等,如果是这样,就会变成一张体检表了。文学作品用一些模糊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这样更加生动。在诗歌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于有些诗歌,教师如果一味追求清晰明了的诗意,就会破坏这种朦胧模糊之美而失去诗的审美价值”(陈金凤,2008)。

在广告中也是如此,如美特斯・邦威的广告语: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这里是运用了“寻常路”这个模糊语使这个产品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它向消费者传达着一种个性,在当今大家追求个性的年代,这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邢继萍,2007)。如征婚广告:“未婚男,77年生,1.74米,中专,福建省农村小学教师,重情义,有孝心,为人诚实,相貌平凡但人品素质颇佳。诚觅年龄相近且心地善良、重情守信且彼此投缘未婚女。本人手机:13806978481,诚候惜缘的你!”这里使用的模糊语“相貌平凡”就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相貌平凡”就是长相一般,但是这个方面具体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去衡量。因此,模糊语在征婚广告语中的一个功能就是使征婚者既能最大化地减少自己的缺点为他人所知,又能给予中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最终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机会(杨向娟,2009)。

在外交中,使用一些模糊语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如:1972年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其中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模糊语,它实际上指的是20多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敌视和封锁的政策。这样使用模糊语则显得比较得体,不会伤感情。

在法律上,例如在一起流氓案的庭审过程中,当涉及案犯的犯罪事实时,审判员仅以“被告人用下流的语言调戏、侮辱女青年……”一语概括,至于究竟是什么“语言”,怎样“调戏、侮辱”,如此等等,都省略了。这样的表述既无碍于审判的进行,又无伤于风化,可谓恰当、得体。再如在通缉令中,如果描述一个通缉犯,描述其高鼻梁时,不会说他的鼻梁多少公分,而会说他鼻梁高大。人们对鼻梁的高低只有个大致的直觉,如果描述得如此精确,人们倒难以把握了(姜剑云,1995)。由此可见,模糊语言在法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际上这些例子都是跟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息息相关的。所以在今后的模糊语义研究中,我们可以结

合语用学以更好地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6.结语

语义研究一直是语言学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一开始语义并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语义的研究,使得模糊语义研究也得到一定的重视,无论是它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在理论上,一些学者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如家族相似性)、语言学和语义学中(语义场理论、类聚理论成果及义素分析法、组合理论)、比较语言学来对模糊语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今后可以继续更深一步地做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现在一般采用的是模糊语义定量分析的方法,但是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完全定量的方法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们还可以把它与根据经验或判断来描述的定性方法相结合。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或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方法,当然还可以试着去寻找更为恰当的研究方法。我们知道,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试图通过研究模糊语义以实现成功的交际。但是由于模糊它本身就很模糊,模糊语义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主观性,在以后的语义研究中肯定会有一些困难和一些争议,不过这些困难最终会得到解决,争议最终会走向统一,这样也就会促进模糊语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凤.诗歌的朦胧特点及其教学的模糊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姜剑云.法律领域活动中的非精确表述[J].修辞学习,1995,(3).

[3]黎千驹.模糊语义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刘佐艳.关于语义模糊性的界定问题[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04.

[5]苗东升.论模糊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5).

[6]许江艳.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的运用及语用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9,(26),01

[7]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邢继萍.论广告中的模糊语义[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3).

[9]杨向娟.论模糊限制语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2.

[10]余曼筠.论语义模糊性[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9,(16),04.

[11]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

[1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4]吴世维,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5]吴涌涛.模糊理论的若干问题[J].外语学刊,1991,(3).

[16]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0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