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雪山到沙漠冰冷与炙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雪山到沙漠冰冷与炙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色篇

悠然运动范儿

波德儿是一个自由、年轻和动感的小城,群山下平静自然。每条主要公路旁都另设自行车专用车道,随处可见自行车租赁商店。Chautauqua公园距城中心不过徒步之遥,却立马是一副天地悠悠的情调。正面的Flat Iron Mountains 是无数攀岩爱好者推崇的地方。

我们选了Royal Arch Trail走,路不长,大约6公里,海拔上升还算明显。波德儿又被称为1英里海拔的城市,地处科罗拉多高原,海拔不多不少在1英里。上山路上树木繁茂,4月的野花开满山间,不时从茂密的林中空隙窥探向上,刀刃般的山峰始终在远处。行至Royal Arch附近,遇见不少攀岩者,清晨出门攀一天石头,日落时分回家,好不惬意。快至Royal Arch时爬上一块大石头,俯瞰整个波德儿,恰如其分地镶嵌在山下,不张扬不躁动,很惬意地躺在群山中,分外平和。

说波德儿可爱因为随处随地便可融入大自然。在街边租了辆自行车便向一个山头进发。在阳光明媚狂风大作的春日里,平坦的山头上傲然挺立着几块大石头和一棵大树。赤手爬上石头阵,带着半高原特有的清新让人分外惬意。下山随着山谷骑行,至一处路口休息时,一抬头看到有人正在两个山头间搭绳走高空绳索,颇为自由。

晚上在波德儿的小街上逛,人们三五成群漫步,不时路过自发组织的艺术表演,既有30多人的大规模非洲舞,也有长发披肩自弹自唱的hippes。

街上的小店也格外映衬这个城市的自由,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裙挂满橱窗。酒吧永远是夜色中最好的去处,走进一家号称自酿特产波德儿的小酒吧,挤在吧台前一杯杯尝着啤酒,渐渐失去了品鉴的能力。告诉酒保这是我第一次来波德儿,他大方地请我喝啤酒。想来一个城市的气质从它的居民中可以略见一二。城市大气包容,自然城民也有份这城市的慷慨和自豪。

在星光夜色中驱车前往丹佛,明日的落基山之行从那儿启程。

豪迈的混搭

早晨天色清澈,沿着36号公路从东边进入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National Park), 进山的路盘旋而上,两边的针叶林恣意向高处生长着,不同于南方繁杂茂密充满灌木乔木和杂草,落基山的树木整齐干净,屹立向着天空。终于,一抹亮眼的洁白从远方冒出,“雪山!”我抑不住惊喜,国家公园就在前面,即便从很远的地方看过去,雪山依旧势不可挡横在天边,在这4月天里分外清凉。

到了Beaver Meadows Visitor Center(国家公园的每个入口都有这样的机构,及时提供天气道路信息以及咨询)才知道这时段山中积雪很多,不少山路需要雪靴防滑,雪最深有1米。看看朋友和我,刚从春天里过来,索性鼓起勇气去挑战冬天。

从Bear Lake的山路走起,一踏上雪立马感觉回到了冬天,阳光照在雪上格外耀眼,好在爬过200米的山路后,身上春季单薄的衣裳也略显多余。本以为可以看见天空与湖水同色的倒影,可惜Bear Lake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在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三面被大山环抱,苍老的巨大岩石呈现出浅灰色,和白雪默契地融合在一起。背后远处一望无垠的森林,随着海拔的上升,前方越来越接近大山,后方的视野也愈发开阔起来。前行约1小时后到达一处山谷,中间是一片冻得结实的大湖,后查名为Nymph Lake,试了试冰的厚度,踩上去很让人放心,于是无视隐约出现的小裂痕,大摇大摆从湖面走过。遇到雪厚的地方便滑雪,无雪就徒步。

进入山谷后风开始呼啸,风声在山谷中回荡,正午的阳光里山坡上的雪与风飞舞,大山依旧沉默,而我们只是其中稍纵即逝的行人,一切都静谧而安详。到达Dream Lake附近时登上一处小山头,视野瞬间从针叶林中脱离出来,面前是陡峭高耸覆满白雪的横向山群,后方是看不到头的森林,落基山的美尽显无遗:凌厉多姿个性十足的石头与寒冷广袤的森林,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常住“居民”,相互映衬,高低呼应。风越吹越大,到达Emerald Lake时说话声几乎已经被风声盖过,冬天完全在这里舒展开来了。大湖依旧沉睡在冰层之下,想象冰融化之后湖面倒映着绿树和青岩以及蓝色的天空,定然是别有一番滋味。返程,季节迅速更替,一出山谷便看到春天的痕迹,颇有山中半日尘世半月的感觉。

下午的旅程依旧在国家公园里,却彻彻底底感受了一次夏天。徒步到一处名为“Highest point on raod”的地方,海拔3713米,满眼绿色的山谷,中间一条名为Big Thompson River的河流灌溉了整片绿地。此时站在干燥温暖黄土覆盖的山头上,换上短袖,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大山。

在夕阳中匆匆作别,落基山之宏大和多样让人动容,而此行,希望只是在这里的一个开端。

1 To A.G ——落日里的远方,Alstrom Point(落日点)。

2 阳光下的自由范儿,波德儿(Boulder)。

红色篇

一路向西

从洛杉矶驱车一路向西奔至亚利桑那Supai Village印第安人保留地。太阳在天边一点点沉下去,土黄色的小山包越来越多,颜色逐渐加深,公路变得宽敞而笔直。夜色浓重,我们依然还在公路上,略微不安地行驶着,因为Supai Village地处荒郊野岭,GPS定位准确性不敢保证,不过既然是一次探索之途,索性放开心思开向前方。终于,下高速,驶上一条石子土路,本和朋友轻松地聊着天,突然车灯照亮路边的一头牛,猛然刹车,牛悠然地过马路然后消失在黑暗里,这才想起已经进入野外,“侵入”动物们的家园,必须得分外小心。减缓车速,注意路边它们明亮的眼睛反光,马、牛、鹿和兔子层出不穷,让夜晚变得热闹活泼。我们仗着开车胆子很大,倘若黑夜里一个人徒步走这条路,颇有挑战性。终于,将近9个小时后,到达进入Supai Village的山路口Hualapai,停了不少车,我们大概是夜里最后一个来客,简单收拾后便在车里将就睡了,期待明天的旅程。

忘记了时差,5点就起床,赶在太阳之前。Supai Village在距离这条土路20公里远的峡谷里,Havasupai是唯一一个还生活在大峡谷中保持着传统劳作方式的印第安人部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村庄通向外部的交通工具除了双脚就是马匹,有全美唯一的通过马运送邮件的邮政局。但Supai最吸引各地徒步客的除了它的文化便是在一片干旱的峡谷中突然一抹绿色。

预订通行证至少要提前3个月。从土路到Supai的瀑布群有20公里远,先是下到约百米深的峡谷腹地,接着在无水源的石头阵和沙漠中徒步,最后到达瀑布群。正午的温度约为38度,单程至少携带3升水。因为没有露营地的许可,意味着我们必须赶在当天走完往返全程40公里,尤其在峡谷中,去程下坡,回程上坡,基本能预见到回来的艰难险阻,然而美景在前,还有什么需要犹豫?

旅行建议一般在早晨和傍晚行走峡谷,以避开灼热的太阳。清晨在峡谷中空无一人,凉风吹过,形态各异的岩石记录下了水流的痕迹,是份厚重的笔记本。一路上心情舒畅,毫无昨日驱车9小时的疲态,快速行进,不到4小时便进入村庄。看到第一个瀑布禁不住欣喜冲过去,红色的山中现出这一股清泉,除了沁人心脾外没有更好的形容。蓝绿色的颜色与水中溶解的矿物质有很大关系,这水源名叫Havasu Creek,是整个Supai生存的源泉,他们认为山水都是自然之母所赐,因此格外珍重这恩赐。

在村口的山上有两块人型的石头,传说这是Havasupai人的老祖先,只要他们一直立在山上,子孙们就能得到自然的恩准和祝福,假若有一天石头人倒下,便是时候离开这片土地了。Havasupai的人不苟言笑,皮肤黝黑体型高大,年轻一辈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全年对游人开放,他们依然试图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Supai大大小小十几个瀑布群,溪水一路奔向百余公里外的科罗拉多河,瀑布群随时会受山洪影响而改变形态,干涸或诞生。第一个跃入眼帘的瀑布叫Fiftyfoot Fall,这个瀑布不高但宽,水流不大,但有一个相当美好的深潭,不少徒步客在水中肆意享受清凉。绕过露营地,沿着砂石路上上下下2公里左右遇见第二个大瀑布,这也是Supai知名度最高的瀑布Havasu Falls,高约33米,水从高处倾斜而下激起层层水雾,不时有彩虹出现,水击形成的水潭沙石不是我以为的红色,而是细腻的白色,映衬着蓝色水流好不安静。我们贪婪地在水里嬉笑打闹,不去想午后另外20公里艰难的回程。如果时间允许,再往前走4公里到Mooney Falls,甚至更远的Beaver Falls会更有意思。当然了,重装直接到科罗拉多河边然后皮划艇一路顺流而下也不是不可能,在大峡谷区,人类的勇敢和创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得知我们当天要返程时,Supai的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我俩,嘱咐我们带足水,大概不太相信两个看似不强壮的亚洲姑娘能够在太阳正晒的时候当天往返吧。依依不舍惜别瀑布和清凉的流水以及欢乐的人群,踏上我们炙烤的归途。

下午2点,路上基本没有其他徒步者,在村里的小卖铺补充水分,每个人带有4升水,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值得一说的是这些用马队驼回来的水价钱与外面一样。离开村庄,重新进入岩石阵和沙地中。不再说话,阳光基本直射看不到影子,和清晨来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峡谷似乎变得越来越幽深,我们快快地走也还是在它的皱纹里打转。

遇到阴凉地歇脚,一路走一路停,一直在上升,幅度不大却连续,想着赶在落山前回到峡谷上看日落,便有了动力。谁知路越走越长,数次拿出GPS确定在正途上,眼看太阳一丝一毫不舍地沉下山,那条盘山而上的道路还是不见踪影。脚上偷偷地起了个水泡,在太阳落山大地陷入黑暗后便也偃旗息鼓不再折磨我了。朋友一直在前面走着,我算着和她的距离,偶尔相互鼓励,然后没入峡谷的黑暗中。开始那段熬人的盘旋小路时,我以为可口的食物,柔软的座椅和睡席就在不远处,半个小时后我们继续行走在越来越陡的路上,有气无力地唱各式各样的歌曲,身边路过两只狗带着一匹马从容地回家,它们的家尚在十几公里外的Supai。

终于,终于,看到了停车场,最后的一段路几乎想爬着上去。坐在车上,凌晨12点,两人一动不动,连咀嚼都成了件费力的事情,大概15分钟后才慢慢缓过来,心中满是欣喜和快乐。当天往返40公里,又将我的极限推了一步。

大峡谷再一次“自虐”

清晨如我们所料,没有听见任何闹铃,直到被亚利桑那不留情的太阳烤醒。想想昨天,路途遥远到让我们以为那是两天的事情,然而赶路一刻也不能耽误,向西开了近5个小时到达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中途吃了一顿很美味地道的Spaghetti, 算是给昨天完成旅途的犒赏吧。

到达大峡谷办好露营手续搭好帐篷,开车到Grandview trailhead,准备走高度起伏约在1000米的Horseshoe Mesa.刚开始的一段是剧烈的下坡,和朋友相视一笑,知道今晚回来的攀爬不会特别容易,然而既然40公里走下来依然活蹦乱跳,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大峡谷?下峡谷的路途总是相对轻松充满欢乐,不时碰到气喘吁吁上山的人,毫无疑问,几个小时后我们会一样狼狈。大峡谷之前是一处采矿区,所以直到今日还时不时看到当年采矿留下的痕迹。

Mesa一般是被风化后一片片独立的小山头,大多顶端都是平的,山体垂直陡峭,直接爬上去很难。下午快6点才到达,一处用大峡谷砖石搭起的小房子,拍照留念,准备回程,这次又心想着快点回去,赶上在峡谷上看日落,一定恢弘大气。

回程途中遇到一个徒步客,邀请我们一起看日偏食,因为不是全食,所以周围的光线没有明显的变化。太阳西沉,我知道赶回山顶看日落的幻想基本又一次落空。翻越挡在路之间一个一个的巨石,不时拍拍照和朋友聊聊天,经历了昨天的40公里,今天的10公里相对轻松很多,至少从心里知道体能不会有任何问题。即便如此,盘山路虽直线距离短,然而绕来绕去的总距离可不短。暮色中的大峡谷沉浸在淡淡的雾中,我们身在山中看不清山,只知道它很大,岁月悠远,比之于此,生命无非是白驹过隙。山还在,岩石还是岩石,但走过后的我们,总会有一些改变。之于我,是更多的对于自然的敬畏,如同虔诚的Havasupai印第安人,相信这一切都是自然母亲的恩赐,众生平等。

峡谷的夜晚层次分明,尽管夜色已至,但天尽头层峦起伏的山依旧明显,颇具层次感,不觉得这是一片孤独的旷野,而是一摞摞各具特色的楼阁,其间住户很多,各自纷忙。听到两个人的聊天声,意识到我们终究是从这陡峭的,看不到底的峡谷里走了上来。伴着夜风听着乐队“扭曲的机器”唱的《镜子中》,格外通畅。惊喜的是回到露营地居然可以洗澡,一洗几日的灰头土脸,在星空下吃着西瓜,谈论着在这峡谷听来的遥远的故事。晚安,好梦。

从人潮涌动到荒无人烟

朋友很想去知名的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我之前去过一次。清晨在亚利桑那通往犹他的95号公路上严重超速而未遇警察(事后发现又被频繁变换的时差迷惑),终于按时到达小镇Page,被装车发往羚羊峡谷。被装车是因为羚羊峡谷是Navajo印第安人的私人财产,任何游人都需要有Navajo导游带领进入,从而更好地控制时间解决人潮汹涌带来的峡谷“交通阻塞”。

羚羊峡谷属于狭缝型峡谷(slot canyon),平均宽度约为2米,高度则有10米,被流水腐蚀冲击而成。5月算是旺季的开始了,与我们同时到达进入参观的至少有50人,加上峡谷中的100多号人,150多人挤在这1公里长2米宽的谷中,好不热闹,颇有农贸市场的感觉。尽管人潮拥挤像极了黄金周,羚羊峡谷的光线依旧美艳,直射的阳光在腾起的尘土中纤毫毕现,而打在红色质感的岩石上的光又将岩石的红以通透的感觉呈现出来。

从人潮中挪步而出,短暂停留马蹄湾(Horseshoe Bend),这是科罗拉多河的一个大转弯,从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奔腾向前力量无穷的河流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在这里温柔地打了一个转儿,然后继续向前。

终于可以开始我们的荒无人烟。加满油,朝着地图上不起眼的一个小点前行。

Alstrom point,离小镇Page 3小时车程,位于Grand Staircase 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区域,从98号公路在Big Water附近转到230公路再换到264号公路,最后通过一段未铺的道路到达。地处偏远,被人评价为在此处看完落日便无欲无求的地方。然而凡人们在通往无欲无求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艰难险阻,一条完全是乱石阵的山路延绵不绝,我们如同开着拖拉机般上蹿下跳在尘土飞扬中(这段路最好开高底盘的四驱越野车,多带备用汽油最好,因为全程无加油站)。差不多颠到1个小时的时候,眼前突然开阔,到达The Sand Hills,是鲍威尔湖(Lake Powell)的一个半岛。眺目远望没有任何阻挡,目光一路杀将过去除了石头便是湖水,只得悻悻收回。总算有一天可以心平气和等待夕阳了。若看过真是无欲无求,倒不如不看,这样此生还能留很多热情和念想,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在Alstrom Point除了看日落,剩下便是享受把自己放置在这天苍苍野茫茫之中的孤独感了。在户外的孤独并不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反而能让人更清晰地感应到自己的存在,有种在喧闹中无法获得的充实感。John Muir说人生来都有回归大自然的野性,在城市中呆久了便需要去自然中释放和寻找。还有,Alstrom Point的夕阳缓慢荒凉大气磅礴,也不至于让人无欲无求。日落后,我们重新上路,开着“拖拉机”在黑夜中奔向沙漠腹地的另一片谷地。

天地苍茫里的西部大片

夜宿纪念谷(Monument Valley)外的露营地,依稀能看见远方耸立的山头,和朋友在清晰可见的银河下不知疲倦地看着星星拍着星空,其实不管再怎么摆弄器材,夜空的美都没有办法被完整记录,唯有亲身感受。

沙漠腹地果然炎热,早早就被太阳叫醒了,想想车里有烧烤的各种工具,我们很无聊,童真地在清早生火烤棉花糖吃。不远处的纪念谷岩石兀然立在大地之上,匆匆收拾东西,去一饱眼福。

纪念谷的岩石山被风沙高度风化,俗称Buttes, 底端呈锥状而顶端则是平整垂直的一大块山石,众多山石聚集在此地,有类似的形貌,很是壮观,也一度成为60年代西部片的标准背景。纪念谷同样是当地印第安人的财产,所以他们拥有开发权和经营权。门票很便宜,游人可以自驾车进入,比起狭小的羚羊峡谷,纪念谷则是大气版的鬼斧神工。

同样是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站在这些曾经连成一片而今各自独立的风化石群,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形容。自然有其循环往复之道,假若这些岩石都有魂魄,那么它们该是怎么看待这千百年来自己不停息的易容呢?大风吹,生生不息。唯一的永恒大概就是变化了。这群岩石在百年前看到那群印第安人在此处策马奔腾生息繁衍,如今又看到形形的游人从世界各地来这里匆匆一瞥,百年后呢?它们是否全部都已经化为沙尘被吹向不同的目的地,带着几千年的记忆,或者什么都不带,干脆利落地奔向远方?

西部是一片苍老、深沉、亲切以及遥远的土地,无论多少次,依然魅力无穷,依然有太多的不可思议与神奇。生而为人,幸运在于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可以领略这自然的恩赐,悲伤在于尽其一生,也无法完全通彻领略它的所有,然而,神秘又何曾不是这引人入胜的美的一部分呢?

1 天边突然出现一抹白,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2 盎然的寒冷,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3刚柔并济,婀娜多姿。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

1 日偏食下峡谷徒步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2 傲然挺立,Supai Village。

3从冬天到春天。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4 等待。Supai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