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湖上空的设计音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湖上空的设计音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千余件作品,几番角逐,以“再生”为主题的第二届太湖奖创意组的评审终于赶在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开幕前夕一槌定音。由南京工程学院学生黄超设计的作品“康馨——老年人多功能药盒”荣获大奖,一等奖由浙江大学沈月波设计团队的作品“骨折医疗箱”和浙江理工大学王灵恩设计团队的作品“OBC海上原油收集装置”夺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由来自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18所院校的选手获得。颁奖典礼热烈而隆重,太湖上空跃动着悦耳的设计音符,形成一拨拨刺激设计创意的冲击波,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第二届太湖奖设定的主题是“再生”。大赛征稿启示中对这一主题做了如下解释:生物学里的再生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引申意为死而复活、再造、来生等。在该概念的基础上,本竞赛可以从众多角度理解,如老品牌的复活、老产业的更新、传统产品的新生、老产品应用新技术、废弃物的再生等等。

其实,这个主题还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进行解读。例如,经济模式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等。设定这个主题的目的,是想打造“太湖奖”的竞赛理念,避免只是通过竞赛获取可以投产的若干产品方案,而是希望通过竞赛引导设计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使设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参与竞赛和关注竞赛的年轻人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这种理念确实被参赛者所理解,从竞赛作品汇聚成的太湖音符中可以听出大家的各种阐释。

太湖音符是时代脉搏的旋律

设计反映时代,设计是人们对其所处的时代进行的思考,对经济发展、技术成就、社会问题、人类愿望等等作出判断,然后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些方案的是与否、优与劣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才能最终定论,但只有不断的思考与设计,才能供人们加以评判与选择。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问题倍出的时代。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交错发生。在寻求预防对策的同时,不得不找出一些应对措施。名为“骨折医疗箱”的作品是在地震多次造成的惨状中痛定思痛后产生的,将医疗用品的包装箱设计成可以充当骨折夹板的形态,对骨折患者进行临时救助以缓解病情、防止恶化,不失为一个变废为宝的好办法。如果在设计深度上进一步,可能效果会更好。例如,医疗用品的包装箱大小不一,而受伤者骨折部位不同所需夹板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研究的细一些、专业一些,会产生更专业、更方便使用的设计。而最后展出模型上增加的充气垫则是画蛇添足。也许因此而与大奖失之交臂。

“OBC海上原油收集装置”则是针对人为造成的海上油污的处理装置,是一个亡羊补牢的设计。如果说地震是人们无法阻挡的灾难,海上船只的原油泄漏事故完全是可以防止的。但事实上因为利益驱使或不负责任,人为造成的灾难充斥世界的各个角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这款设计的完成度比较高,在使用方法、细节和形态塑造上较为完美。只是该课题少了些新鲜感,对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较难验证。

太湖音符是社会反思的回响

在对时代的各种思考中,社会反思,特别是环境问题是参赛作品中极为集中的主题。当社会发展带给人们各种享受的时候,我们不能无视由此而对地球环境造成的难以弥补的伤害。

“THETREE IN wATER(树在水中)”采用了设计师常用的一种话语手法,通过图形、实物、装置等形式告知、提醒使用者、观赏者某些意见。这一作品通过喝水过程显示杯体上树叶减少和消失,趣味性的提醒节约用水的道理。而且在技术上巧妙利用了感温材料的特性,是切实可行的。

“分瓦必争”则是具有实际提醒功能的插座设计。通过直观的形式及时告知用电量,提醒你节约用电。

关注小产品,解决大问题,是许多参赛作品的特点。“纸片笔”就是一款小中见大的设计。利用再生纸做成一排排的纸片笔,随撕随用,非常便利,很值得在大型会议上使用。这还是一种可以不断发展和延伸的设计,例如在笔芯的长度处理上做些调整,区别为一次性使用或多次使用的笔。如在造型、色彩、印刷等方面再设计,功能或趣味都不同了。

“三角纸巾”的节约设计看上去近乎“吝啬”,其实十分到位。从三角形的选择,到尺寸、结构、包装、纽扣开关到使用方法都想得很周到,可以看出设计师慎密思考的好习惯。

随着物流的日益发达,为我们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SHED BOX”试图提供一种可以适应大小不同的邮寄品、能够反复使用的包装盒,从便利性、环保性、美观等方面都是不错的选择。不断拓展设计的视野,设计师的用武之地正在延伸。

太湖音符是人文关怀的赞歌

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重视每个个体和一切生命的社会。可喜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变得愈来愈充满人性,设计也愈来愈充满人文关怀。设计不是为少数人的,设计是为所有人的。特别是那些需要更多关心的弱势群体,设计的天平应当向他们倾斜。在这次竞赛中,我们欣喜地收到了年轻设计师的许多关爱作品。

本届大奖“康馨——老年人多功能药盒”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年老多病、子女难以照顾是个普遍性的问题。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吃药的时候,容易误服、漏服、忘服。这个药盒就是一个老年人药物提醒器。它通过一些网络技术,为老年人提供配药、提醒吃药、告知子女老人是否按时服药等服务。这种设计能够让老年人增强与子女的亲情关系,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与亲人的关爱。当然这是一个已经被许多人做过的题材,本设计在深度上进了一步,但针对不同人的配药方法和使用方法还有继续研究的余地。如将其纳入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中去,也许可以做出好文章。造型处理尚需提升。作为大奖多少有些勉强,但评委们不愿让大奖空缺。

“RETRAcTABLE SYRINGE”是针对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设计的称作“平安果”的注射器,使注射变得简单而安全。在细节设计上较为深入。但既然设计得像苹果,又何必弄个太极呢?随便贴文化“标签”有时并不讨巧。

“触景·生情”是一种盲人展览导航仪。其意图是让展览馆的视觉图像信息转换成有凹凸感的触觉信息,使盲人在触摸中感受艺术品,得到精神享受。无疑创作愿望是很好的,将视觉转换成触觉(或听觉)是解决盲人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作者在设计时是否深入研究过盲人如何感受图像?摸着高低不平的表面,会产生艺术联想吗?设计师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设计领域时,无论如何都要对未知的知识、技术、人的需求和感受做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千万不要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不少作品往往立意不错,也有一点创意,细细体味,就觉得只是个半成品。

太湖音符是文化传承的乡音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设计界议论纷纷的课题。对设计师来说,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用作品来诠释自己的见解。本次竞赛就有一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化的传承。

“中国固有文化保护项目一对联、年画”顾名思义是以保护传统为目的的设计。让习惯于享用现代印刷品(以及非纸质媒体)的年轻人了解、体验传统刻板技术和传统对联、年画等形式,唤醒民族的记忆,而设计的手法、传递的气息又是年轻人乐意接受的。

“爆·竹”和“纸钱”则是在反思传统习俗的部分弊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设计。爆竹是中国人追求喜庆的一种方式,高升的气势、高昂的声响、爆炸后洒落的满地红纸屑,人们期望它带来好运道。但年年发生的爆炸伤人和火灾又迫使许多地方禁放爆竹烟火。“爆竹”试图用竹子、纸屑、充气薄膜破裂发声等还原爆竹的氛围,而避免灾害的发生。“纸钱”也是因为祭奠烧化时容易引发火灾而改用水化方式。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至于是否被人们所接受,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我想,通过不断追求的各种设计,总会找到合适的方式,渐渐形成新的习俗。

上述作品似乎都显露出传承历史的某种沉重感。相比较而言,“声声亿-倒计时闹钟设计”倒显得颇为轻松。设计者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载体——拨浪鼓,作为闹钟的基本形式,又赋予了唤起童年回忆的内涵。

太湖音符是生活情趣的和声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充满情趣的。肩负社会责任,干轰轰烈烈的事业,并不排除享受生活的悠闲与甜蜜。从细碎处寻找题材,从平凡中编织精彩。同样会让设计师显露才华。

“BRABRAFLY”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收集起少女丢弃的各色文胸,缝制成别样的手提包,加上另类的装饰,在自制的时尚中勾起羞涩的回忆。显然,这与高僧的百衲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孕服——妈妈的幸福日记”设计的点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孕妇的服装上加一根标注尺寸的腰带。这根腰带够孕妇忙上几个月的了,其中的甜蜜滋味只有她自己知晓。有时一个念想就能成就一个好作品,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饰季”和“竹钻”都是装饰品设计。求美是人的天性,原始社会起人类就喜爱装饰品。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品味的装饰品。如果说“饰季”是在品味和诗意上展开的话,“竹钻”则是追求最廉价的材料经过精心加工与钻石组合而成的新型装饰品。这两款在火候上还略显不足。历来装饰品重材质、重工艺,即使材质一般,也必定在设计和加工上下工夫。工业设计师跨进装饰品行业(跨界)是件好事,但欲进入这个领域者,需要练就脱胎换骨的硬功夫。

太湖音符是创新探索的合奏

设计的关键词是“创新”。太湖奖给年轻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可以自由创新的舞台,许多希望一展自己风采的学生们加入了创新探索的大合唱。有产品的创新,有服务的创新;有功能的创新,有形式的创新;有技术的创新,有艺术的创新;有材料的创新,有装饰的创新;有理念的创新,有实体的创新;有细节的创新,有系统的创新……使这次参赛的作品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局面。

紫砂是无锡宜兴地区的特产,历来以茶壶闻名于世。文人与工艺师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紫砂艺术的特有风貌。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造,使紫砂工艺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也给继续创新增加了难度。这次获奖的两套紫砂具“紫砂新演绎”、“西砂壶”是富有突破性的。“紫砂新演绎”的设计者有着强烈的愿望,想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紫砂的新位置,于是定位于追求时尚的都市白领女性,从巧克力的意象中演绎出一组花草茶紫砂茶具。紫砂具对造型和制作工艺十分讲究,而这组茶具既有现代感,又显示出作者扎实的造型功力。“西砂壶”则着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将紫砂泡茶的特性运用到泡咖啡中,扩展了传统紫砂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产品造型也颇为吻合。

“3D RE-PRINTER”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创新的一个尝试,这是希望实现家庭塑料瓶二次循环使用的3D打印机。3D(三维)打印技术由cAD数据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它可以自动、快速、直接和精确地将设计师的设计变为现实,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缩减生产成本。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在民用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并结合当前已有的网络发展优势,预计未来将给产品制造业带来革命性影响。无疑这是值得设计师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但是采用新技术的设计,必须预先对技术原理和方法作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容易陷入“黑箱”设计。在这样小的一个空间内能否使废塑料瓶加工成可供打印的原料是令人怀疑的。正好这次产品组三等奖有一个“化纤级PET瓶回收清洗生产线系统”,其中间部分的主要流程就有:去金属一标签分离—整瓶清洗—自动从工分选—湿式粉碎—热浮洗—摩擦—连续漂洗—脱水干燥—去粉尘一……。尽管我们希望未来技术能够实现这个打印梦想,但眼前还是困难的。在征集的设计作品中,类似的“黑箱”设计还有许多,旧衣服放进去出来新衣服,废纸放进去出来整齐的A4纸等等。这种不顾技术原理的现象不能不引起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警惕。

产品设计不同于动漫,也不是脑筋急转弯。希望学校在强调设计创意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保留这件作品的获奖权利,是鼓励设计师关注技术的发展,努力利用新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鼓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协同创新。

其余的获奖作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再生纸填充方块”、“报纸木花器”提供了废纸再生利用的新途径。“蛋糕盒转变成餐具”是包装再利用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尽管那把纸勺子用起来有点担忧。“WARM+”虽然只是两个碗之间的一个垫圈,却是仔细观察了国人的生活习惯才设计出来的。“磁铁线轴”用磁铁留住缝衣针,省却了满地去寻找,要是加上穿针引线的方法,老年人会更喜欢,因为这种东西主要属于老年人。“SNAIL双面胶分离器”、“出行伴侣”都是便利使用的设计,结构设计和表达都有一定的深度。“天际线两用手电筒”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个产品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随处可见、随时被抛弃的塑料瓶组合,从而发挥出新的功能,而且是能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功能。

本届作品与去年相比,数量多了,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更加令人高兴的是参与者的高度热情和负责任的态度。竞赛组织者建了特定的QQ群,形成良好的对话机制。遴选作品的一次次公示,吸引了众多入的关心,对那些已经在其他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对有抄袭、模仿嫌疑的作品,都有人及时反馈,保证了竞赛的公平公正。这些措施同样激发了评委们的高度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由于应征作品数量多,在网上评选难度大,也许会遗漏一些佳作。应征者不必灰心,未来充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