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御驾驶系列讲座(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御驾驶系列讲座(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本刊以前曾陆续刊登了一些防御驾驶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足见驾车安全在驾车人心目中仍为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交通事故的原因90﹪以上与人的疏忽(驾驶人、行人)有关,换言之,事故的发生与用路人对于危险的认知有直接关系。虽然日新月异的车辆科技可以提高车辆预防事故的能动性以及事故发生时伤害防护的被动安全性能,但是在减低车辆事故的对策上,透过教育宣导来提高驾车人的交通安全观念应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工作。为此,本刊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导防御驾驶的重任,聘请专家汇集有关材料,以问答形式将防御驾驶要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针对驾车人经常遇到且常常疏忽的交通情境,提出应当具有的危险认知,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养成危险预知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车辆重要的动态特性加以说明,有助于驾驶人更清楚了解车辆的运动原理、特性与限制,进而避免不当的使用车辆,提高预测危险的能力。

本讲座以提升驾车人观念为主,探讨防御驾驶的方法,辅以对车辆机械性能加以说明,以便让驾车人充分了解人、机配合的需求,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希望通过防御观念的导入,提醒诸多可能潜藏危机的不良驾驶习性,使读者获得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问:轮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轮胎的主要功能:

1. 提供前进、刹车的作用力。车辆的前进和刹车必须靠轮胎与地面间的纵向抓地力,试想一辆车若在很滑的冰上起步或刹车,一定比在一般柏油路面上困难很多。

2. 提供改变与维持方向的作用力。除了纵向抓地力,轮胎横向的抓地力能够提供车辆转弯以及维持直行稳定。由于轮胎横向的摩擦力会随轮胎与路面间的滑动比增加而显著下降,所以当车轮锁死时,可能会造成车辆无法转弯或无法维持稳定等失控状况。

3. 吸收垂直震动的力。轮胎可视为悬吊系统的一部份,可以吸收部分从地面传来的震动。所以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好坏,部分决定在轮胎。

问:什么因素会影响轮胎抓地力?

答:影响轮胎抓地力的主要因素有:

1. 轮胎材质(与摩擦系数μ相关)。轮胎主要是由橡胶制成,各种轮胎材料的配方会影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一般而言,只要选择适合该车种的轮胎(如出厂时所配备之轮胎)即可获得不错的抓地力。

2. 地面状况(与μ相关)。地面状况对轮胎的抓地力影响甚大,就如同人站在洒了肥皂水的地板上会滑倒的道理一样,不同路面状况会有不同的摩擦系数。例如,一般柏油路面与轮胎间的摩擦系数约在0.8~0.9,未铺装的砂砾路约在0.3~0.4,结冰的路面约在0.1,而湿的柏油路面约在0.6~0.75之间。因此平常行驶,必须时时注意不同路面状况,设想可能发生的危险。

3. 轮胎胎纹深度(与μ相关)。胎纹的深浅对于轮胎抓地力,主要是在雨天潮湿的路面上有较大的影响。由于潮湿的路面上有一层水膜,若轮胎没有胎纹或胎纹太浅,水膜无法顺着纹路排开,轮胎与地面间便会有一层水膜,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产生类似在水面上漂浮的现象,一般称水漂现象。

4. 轮胎胎压(与μ相关)。胎压过低,轮胎的变形量变大,表示轮胎的滚动阻力变大,会较耗油,持续高速行驶易爆胎;胎压过高,胎面中央凸出,接触面积小,排水性变差,在湿地上刹车距离会变长。唯有保持适当的胎压,方可使轮胎的抓地力维持在最佳状态。

5. 轮胎新旧(与μ相关)。新胎表面会残存一层脱膜剂,必须磨合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稳定的摩擦力(一般行驶约200公里后可达正常状况);旧胎则可能因为橡胶老化变质,使抓地力降低或易脱唇爆胎。

6. 车辆重量(N)。理论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应随着车重增加而增加,但实际上摩擦力增加的幅度没有车重来的大,因此当车辆载满乘客或货物时,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与车重的比值较空车时小,亦会使刹停距离增加。

7. 轮胎滑动比(λ)。滑动比代表的是轮胎与地面间相对滑动的状况,可以表示为:0%为轮胎完全的滚动(轮胎自由滚动、与地面间没有相对滑动);而100%则是轮胎锁死不转,在地面上滑动。如紧急刹车时,因刹车踏板踩得重又急,若车辆无配置防锁死ABS,则轮胎会锁死不转动而与地面产生滑动,并在地面留下黑色胎痕。

问:紧急刹车状况下的车辆特性是什么?

答:由于轮胎提供刹车、转弯的功能,平常开车,遇到红绿灯要把车停下来,只要松开油门踏板,缓缓地踩下刹车便可平稳地将车停下,而刹车过程中轮胎都是一直保持转动的。可是如果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有一种极端的状况是驾驶员应有的基本认知:假设有一个小孩儿突然从路旁冲出,驾驶员一定会本能地用力踩下刹车踏板,由于机械作用的传递,刹车系统会分别给予四轮刹车力,而且因为紧急,踩下踏板的力道可能大到足以让轮胎锁死,此时前轴轮胎先锁死还是后轴轮胎先锁死,对于车辆的动态会有很大的影响。

1. 前轴先锁:在紧急刹车的过程中,若前轴轮胎先锁死,后轴轮胎仍继续保持转动,当滑动比为100%时,横向几乎没有摩擦力,因此前轮失去了转向能力,也就是说,此时就算转动方向盘,车辆也是没有转向反应,直直地往前冲。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在撞到小孩儿之前停下来,运气不好的话,则连闪避的机会都没有,会直接撞上。

2. 后轴先锁:若后轴轮胎先锁死,前轴轮胎继续滚动,同样地,后轴会失去横向的抓地力,无法维持直行的稳定,车尾会往一边偏摆,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失控转圈(甩尾失控)。

3. 同时锁死:前后轴约同时锁死,则情况和前轴先锁死十分类似,车辆可维持稳定但会失去转向闪避的能力。

综上所述,行驶中当轮胎锁死(一般发生在紧急刹车),轮胎将失去横向抓地力而发生危险。事实上,起步时若轮胎空转打滑(一般发生在斜坡、冰雪地或非铺装的碎石路起步),轮胎同样也会失去横向力。

问:刹车系统(一般小轿车刹车系统)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答:刹车系统(一般小轿车刹车系统)采用液压刹车系统,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将驾驶人脚踏刹车踏板的力量传输到各轮刹车制动器。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刹车系统必须具备下述几项特性:

1. 能产生足够的减速度,在合理的距离内使车辆停下来;

2. 有一定的稳定度,不因温度或干湿程度而大幅影响刹车系统的效能;

3. 即使刹车系统发生故障(非同时并发许多故障),也可以让车辆在合理的范围内停下来;

4. 维持车辆刹车过程中的动态稳定,即无论在何种载重与路面的状况下,后轴车轮都不应比前轴先锁死。

以上所说的是对于车辆刹车系统机械功能设计上的要求,但同时必须由驾驶员正确的操作与观念配合,才能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运作。

问:对于驾驶员来说,应该怎样运用刹车系统?

答:就算一辆车有再好的刹车系统,也必须靠驾驶员的配合。作为驾驶员来说应做到:

1. 下坡时善用引擎刹车。由于一般小轿车的刹车系统是由摩擦的方式,将动能转变成热能,随着刹车频率与时间的增加,刹车系统会产生较高热量,而温度的上升将会影响刹车效能,就是所谓的热衰退。刹车产生的热量,在一般行驶状况下,可以由空气流动来散热,可是在下坡时因刹车频率较高,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容易导致刹车效能的衰退。因此,下长坡时将变速箱维持在适当的挡位,比如2挡或3挡,可以由引擎转速的提升产生负压阻力(引擎刹车),使车辆减速而减少刹车系统的负担。

2. 建议定期更换刹车油。如上所述,刹车时会产生高热,持续高热下,除了会产生热衰退外,更严重的是热会传导至刹车管路中的车油,使刹车油升温达到沸点而汽化。

3. 了解自己爱车的刹车反应。每一款车种的刹车操作设计都有些不同,无论是踏板的高度、深度、行程、踩踏所需的踏力、操作力的线性感、踩下后刹车力的反应快慢等都各有差异。因此建议找个空旷安全的地方,熟悉了解一下自己爱车的刹车特性,尤其是练习紧急状况下的刹车感觉。例如,ABS制动时的踏板反弹回馈感觉,或是车轮锁死现象的体验等。了解了自己爱车的刹车反应,才能在紧急状况发生时,从容应对。

4. 配备有ABS的车辆,紧急状况时除了踩刹车,更重要的是转向与闪避。ABS主要功能是让车辆在刹车过程中,车轮保持转动不锁死,维持车辆的稳定与转向功能。因此,在驾驶配备有ABS的车辆遇到紧急状况时,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快速且大力踩下刹车踏板并维持踩着不要放开,同时转动方向盘闪避前方的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