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第19、21、22届世界哲学大会都在关注全球化信息时代哲学问题。信息哲学是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哲学形态的全新革命。信息哲学创始人中国信息哲学家邬教授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创立了信息哲学。并相应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生产论、信息价值论以及信息思维论等信息哲学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独创性的研究,从而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有关信息哲学的观点、理论、体系和方法。

关键词:全球化;信息时代;元哲学;信息哲学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32-05

今天,我们人类处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引发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变革,并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生活方式。信息正是凭借它那科学性、普遍性的特性,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正在开辟一种崭新的文明――信息文明,从而集中而强烈地呼唤着一种新的全球化信息时代哲学――信息哲学的诞生。

一、信息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信息世界,它与物质世界不同,有其自己的存在方式和价值,但又离不开物质世界。整个世界,是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世界,一切存在物既是物质体,又是信息体。信息世界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信息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从而产生了信息哲学。

自从1948年维纳(Weiner)关于“信息就是信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警示开始,到20世纪60、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及相关的哲学问题一直进行着广泛论争。前东德学者克劳斯(G.Klaus)1961年提出,在意识和物质之间存在一个“客观而不实在”的信息领域,中国学者邬于1981、1984年分别提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信息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再到2002年牛津大学哲学家卢西亚诺・弗洛里迪(Lueiano Floridi)发表的《什么是信息哲学?》和关于虚拟实在是否实在的讨论,直到2005年,信息哲学的创始人――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邬教授综合他25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出版了长达70万字的《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著作,在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哲学体系,“标志着由中国人创立的信息哲学已经开始走向完善与成熟”,使信息哲学真正成为崭新的全球化信息时代的精神产物。

法国国际跨学科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现实逻辑(LIR)理论的提出者、著名学者约瑟夫布伦纳(Jo-seph Brenner)先生,在2011年6月20-26日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一般信息理论研讨会(GIT,2011,保加利亚,瓦尔纳)上提交了一篇题为《邬煜和信息元哲学》的长达10万余英文字符的论文,具体介绍并高度评价了邬教授独创的信息哲学。布伦纳先生的文章强调说:邬提出的信息哲学的“出众之处在于它的独特性和普遍性,在于它的新世界观,即作为一种关于历史、社会、价值、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信息观念”;针对西方以前把弗洛里迪看作是信息哲学创始人的说法,布伦纳在其文章别强调说:“我发现并没有其他正式的文献涉及到信息的元哲学。邬煜应该被看作这个领域的主要先驱”,“卢西亚诺・弗洛里迪与邬煜本人必须被各自独立地视为信息哲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席康斯坦丁科林先生在其学术专著《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中文版序言”中称邬煜教授为“信息哲学的创始人”。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学者一直走在信息哲学研究领域的世界前列。1979年,我国信息科学家钟义信教授,最早提出了中国学者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观点。自此,30多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9年,探索创立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学术成果是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信息的产生和存在范围、信息的哲学分类和信息的认识机制等理论。其中,被学术界誉为“信息哲学的开拓者、信息哲学第一人”的邬煜教授的论文《哲学信息论要略》(1985年)和专著《哲学信息论导论》(1987年),被学术界看作是信息哲学在中国创立的主要标志。

第二阶段,1990-1999年,深化研究期。由于与信息哲学相关的问题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学者开始逐步退出信息哲学的研究领域,但仍有邬等少数学者继续坚持深化研究,并出版了10余部相关研究著作。

第三阶段,2000m2011年,成熟发展期。2005年,中国学者邬出版了《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专著,标志着信息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成熟,有关信息哲学的研究热再度方兴未艾。

二、信息哲学是人类哲学的全新革命

1993年,第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世纪之交的哲学”,开始探讨全球性问题;2003年,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面向全球问题的哲学”;2008年,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反思当今的哲学”,全球化信息时代问题贯穿大会的始终。俄国哲学协会第一副会长丘马科夫曾发出呼吁:面临全球化的哲学是什么?其实,在这样一个以信息的名义所主导的全球化时代里,信息范畴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容低估的,逼迫人们去重新反思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反思自己的哲学观念,从而引起人们的观念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这就必然导致哲学本身的变革。任何一种现代哲学的理论,都不能不对这种新的时代精神――信息精神给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哲学已经开始转向信息哲学,信息哲学就是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

信息给哲学带来了新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广泛深刻的研究空间。由于间接存在的信息世界与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截然不同,从而揭示了一个新的存在领域,使得哲学在本体论层面上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几千年来传统哲学关于“存在与思维”或“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基本问题的内涵发生了改变,信息不仅是在个别特征、个别因素或某种描述方式上对哲学的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存在世界的看法,提出了全新的事物存在与演化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由此必然会引发哲学认识论、哲学进化论、哲学价值论、哲学方法论……等,包括全部哲学领域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信息哲学成为区别于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历史观、社会观、认识观、科技观和方法论,它在整体上对人类历史的所有形式的哲学都进行了批判,并使这些哲学在信息哲学所突现的新的全球化信息时代精神面前黯然失色。因此,信息哲学就成为一种元哲学和最高哲学。

如果说,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全新革命的话;如果说,信息经济的崛起是人

类经济体制的全新革命的话;如果说,信息社会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全新革命的话,那么,信息哲学的诞生和发展则是人类历史上哲学形态的全新革命。

三、国外信息哲学gF究的现状与评价

截至今,从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的研究成果和有关信息哲学文献的检索来看,国外学者对信息哲学的研究仍是零散的、不清晰的,没有形成任何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钢先生从2002年起先后在相关学术刊物和学术网站发表了若干篇译文和综述性文章,具体介绍了国外信息哲学研究的代表――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家弗洛里迪先生在信息哲学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从弗洛里迪先生于2002年在西方哲学界权威性期刊《元哲学》上发表的论文《什么是信息哲学?》和2010年其主编的《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来看,其实,弗洛里迪的研究纲领仅仅对“信息哲学”的概念作了某种罗列式的解说,其中大多内容并不具有哲学的性质。2008年,弗洛里迪先生在西安交通大学讲学时,曾承认自己还没有建构出信息哲学。因此,国外至今仍没有一种具有超越与创新价值的“信息哲学”产生。

四、邬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

从1980年开始,邬煜教授就独立地开展了创立信息哲学的研究,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邬教授所创立的信息哲学日臻完善。他的信息哲学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来予以探讨,并相应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生产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思维论等信息哲学理论。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扼要介绍。

(一)信息本体论对哲学存在论的理论创新

邬煜教授认为,信息哲学的元哲学或最高哲学的地位是由其对信息世界所作的一般存在论规定而确立的。在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方面,传统哲学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存在=物质+精神。正是基于这一信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可能被具有解读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然而,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则揭示了一种区别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精神世界又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于是关于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便有必要重新予以阐释:存在:物质+信息(精神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如果以直接存在来指谓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话,那么就可以相应的以间接存在来指谓信息世界的存在方式。据此可以确立一种新的存在观:世界是统一于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世界。与此相一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具体解读方式也实现了相应的转换,不仅要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且要说明物质与信息、信息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二)信息认识论对哲学认识论的理论创新

当代信息认知科学将人的精神活动看作是通过信息接收、存储和内部信息加工处理的活动,是建构和创造新的信息的过程。由于信息世界的发现,由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理论的提出,便有必要相应建立一种全新的认识论理论。邬把他创立的哲学认识论称为“哲学认识论的信息中介论”,这一理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说,二是认识过程和机制的信息建构和虚拟说。从认识发生的角度来讲,认识主体的产生必须以信息凝结为中介,这主要是指人是在漫长的生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对适宜信息不断同化和异化、不断凝结积累、不断选择自构而生成的一个特殊信息体,另外,个体认识结构的建构也必须以遗传信息和后天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为中介。从认识具体发生的过程和机制的角度来讲:信息的产生是一种差异关系的显示,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了信息场、物化工具、主体生理结构和主体认识结构等多级中介,人的认识机制主要是凭差异而识辨,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由此便引发了关于认知形式和内容的主体性、相对性、不确定性、建构性、虚拟性以及不可向客体特性简单归约或还原性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三)信息进化论对传统进化论的理论创新

邬煜教授认为,传统的演化理论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演化的维度上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理论,必然导致物质和信息双重演化的理论。所有的事物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都既是物质体又是信息体。任何物都以其演化生成的结构编码关于自身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多重关系的信息。从物质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事物秩序展开中之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过程;从信息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宇宙的原始爆发、重元素的渐次形成、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沿着信息积累和信息进化品级增高的有序化方向进行的,当然,其中也相伴着某些方面的信息耗散现象。在宇宙事物演化的层面上,信息形态与物质形态具有同步演化性。邬教授提出的物质和信息双重演化的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更为丰富多彩,更为复杂变幻着的新的演化观。这一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时空演化观。只有当人们把时间的流逝、空间的结构和事物的演化、演化信息的历史统一起来考察之后,时间和空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关系才可能被揭示出来,并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当代复杂性科学所揭示的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的真实韵味。

(四)信息生产论对传统生产论的理论创新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意义的生产过程。一是物质资料生产;二是精神生产;三是人类自身生产;四是人的交往形式(即制度)的生产。生产概念理应是对这四种意义上的生产活动过程的综合概括。人类科学早已清晰地揭示出了一条具有基础性意义和价值的定律:物质(质量和能量)守恒,世界上的物质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由此定律出发,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是根本不可能创造出物质的。据此邬煜教授认为,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人类的四种生产活动的实质乃是复制、改变和创造观念信息、人的遗传信息、社会文化信息、物的结构信息,以及将劳动主体的目的信息转化为实物产品的结构信息。与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的理由相一致。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也不可能是物质生产力,而只能是信息生产力。

(五)信息价值论对哲学价值论的理论创新

以往的价值哲学更多注重讨论自然事物对人的价值以及人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生态文明的崛起,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受到重视,人类的价值观、价值哲学的阐释也应该相应有一个转换,这就有必要从自然本体的层面上建立一种新的价值哲学。邬煜教授指出,从自然本体的意义上来看,价值乃是事物通过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根据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的理论,相互作用使事物普遍拥有了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重价值尺度。正如精神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一样,精神价值也是信息价值的高级形态。由此可见,任何价值过程都同时就是相关信息的交换、变换、建构的过程。当前,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在这一新旧文明交替的剧烈变革的时代,人类也必然会面临诸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制的震荡、碰撞和冲突,修正、扬弃和重建。也正是在人类面临着诸多复杂交织的理想与现实的价值观念的冲突、震荡与重建中,信息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价值迅速得以突现。

(六)信息思维论对传统思维论的理论创新

信息哲学的兴起是以现代信息系统科学的崛起为其科学基础的。现代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的全新综合,已经和正在有机统一为一个更为综合的科学研究纲领――复杂性信息系统研究纲领。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并进而培植起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信息思维。按照邬教授的解读,信息思维是区别于传统的物质思维和能量思维的全新思维方式。他写道:“信息观念乃是人们将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质量和能量的基本存在,以及对其本质、存在方式、意义和价值所作的一般性理解、规定和认识,而依据相应的理解、规定和认识,从现存事物的结构和关系网络互动模式、演化程序和过程模式中去把握和描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属性的方式和方法,将现存事物的结构、关系、过程作为信息的载体或符码,并由此破译出其中蕴涵着的关于事物历史状态、现实关系、未来趋向等间接存在的内容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将现实对象物或信息再行人为符号化,并赋予其特定的代式关系的方式和方法便构成了信息认识方式或信息思维方式,亦即信息思维。”_1副也许,正是信息思维所体现出来的理论、观点、思想和方法昭示着21世纪人类的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发展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