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用感官而非释义感受艺术作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用感官而非释义感受艺术作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苏珊•桑塔格提出:“反对解释,主张用各种感官而不是释义感受艺术作品。”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超科学和理性思考都很难阐释感性世界中的问题。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当今图像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快速唤起人们的感官享受,回避释义作品带来的繁琐过程,在媒体沟通上要求快、刺激和强烈,回归人类最简单、最本能的感官感受。没有感官情感的想象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图像文化;艺术鉴赏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Taste Artworks by Sensory Organ but not by Paraphrase

ZHANG Xi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反对解释,主张用各种感官而不是释义去感受艺术作品。”主张用对“艺术的”取代对艺术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论点,因为艺术是人生命体的体悟、感性力量的发挥,可是许久以来人们不相信自己的感官了,而苏珊•桑塔格正是想要唤醒我们最本能的感受,我认同她的这个观点。

“反对解释,主张用各种感官而不是释义去感受艺术作品。”并非是凭空产生,是有其时代背景与根源的。“反对解释,主张用各种感官而不是释义去感受艺术作品。”的观点乃当下文化思想体系崩塌的体现。当今的时代中,多数传统的“两极对立”皆渐渐消失,如同新古典主义那般强调理性,排斥感性,强调共性,排斥个性的体系已支离破碎。但在传统思维中,曾经的“两极对立”是帮助我们建立感觉事物和知觉事物的主要方式。后现代主义极力煽动一种“反、悖、逆”的精神。例如:力图反对传统信仰的中心性,悖离世人所秉遵的伦理道德的观念,倡导逆传统的意识自由,个体高度独立和无政府的哲学理念。后现代主义虽是一种新哲学,但它身上标贴有“后工业社会”的浓重意味,它意味着不再无谓的去探究真理,传播信仰。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认为:“在后现代世界里,理论已经穷尽了自身,世界已经摧毁了自身,剩下的只有碎片,而‘玩弄碎片,就是后现代’。”然而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多元性,使人们在理解任何事物时都只能冠以多元性地认知,但是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而观,现在的我们较前人已变得更宽容,心态更平和。开放社会扩大了人的心中的空间,缩短了外部空间。人的精神自由和尊重这种自由成为人的本质规定,也为感官感受艺术作品的发展创建了宏伟之宫殿。

首先,在艺术创造方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前如同一名数学家那般经过精确的计算与推理,艺术家时常都会有灵感迸发的时刻。灵感在无意识中点燃,感悟一切,情感敏捷;其情绪状态如醉如痴;其行为为刹那间突破性的创造思维活动,具有强烈个人体特征的个别性。这些都是感官的欲望和感性思考的大爆发,是习惯无意识和本能无意识联合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上的飞跃。如果用文本的释义和解释只会禁锢艺术家的灵感,以至于达不到此般效果。当今人类的认识重心、认识方法和认识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如同图表1所示意。通过图表1不难看出当今的世界从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例如:科学研究在近代的认识内容是能量,无论是牛顿的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都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步伐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到了当代,认识内容由能量变化到了信息。信息改变了人和人的传播方式,也使得各种现象纷纭繁荣和千变万化。面对信息,作为本体的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每个人的接受方式都有所不同。艺术家作为各个时代的前沿者,面对新时代的信息,自然会对原先的经验体认产生反省,向原有的体系发出质疑。认识重心从主客体转变到了人。那么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关于感情方面的事项,绝对是超科学的。”因为超科学和理性思考都很难阐释感性世界中的问题。只有感官上的体验才能形成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与最上佳的心态,此刻的情绪极为高涨、想象极为丰富而有形象、思维极为准确而又神速,最终才能产生惊人的作品。

表1

古代近代(包括当代)现代

认识重心(人)客体主客体主体

认识内容物质能量信息

认识方法原始整体局部分析系统的整体

其次,在艺术批评方面。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这意味着艺术批评自身就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某一个层次,它与欣赏性的接受方式和层次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对艺术作品欣赏性的接受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活动,而直觉活动只能由欣赏者自我产生,需要其进行感官的体验。在接受过程中,欣赏者一直保持着对作品感性形象完整性的感知,关注作品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且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在欣赏性接受中起着主要作用,简而言之,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例如: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1934)和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对后期印象派的推崇,明代董其昌对文人画的赞赏。但是这种批评不免带有极为强烈的价值判断的色彩,有时甚至与意识形态的力量结为一体,有着非常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也正是艺术批评这种明确的倾向性和强烈的价值判断,使其具有了调节和导向艺术创作的力量。所以,在艺术批评上仍然需要通过欣赏者的自我体验和感官感受,随后才能产生解释和评论。

再次,在媒体沟通方面。当下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从而语言和语义越来越多的使用在艺术作品的描述上,艺术作品经常被赋予外指的文字意义,实际上是文字释义长期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积淀产物。其实在语言之外还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会话工具。不难想象,不同文化在世界观方面会存在多大的分歧。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与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传播学大师马素•麦克鲁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名言“媒介即信息”。是指文化内容会受到交流方式的制约,不同的传播手段承载异样的信息。图像已作为一种文化使人们在生活中摆脱了那些解释与说明的沉重负担,使得理性思维变成感性思维,而且变得更活泼自由。那么图像文化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快速唤起人们的感官享受,回避释义作品带来的繁琐过程。在媒体沟通上要求快、刺激和强烈,回归人类最简单、最本能的感官感受。

最后,在艺术鉴赏方面。在艺术鉴赏中充满着感官的联想和想象。在鉴赏艺术作品时,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那就是经常会根据艺术作品提供的形式和内容,如故事情节与艺术手法等,对其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这类想象,通而言之,都是在欣赏者已有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的水平上展开的。在联想和想象中,欣赏者将自己投入作品中,从而使作品与欣赏者、作品与广大的现实生活、作品与历史时空联结起来。在艺术鉴赏中,不仅充满了欣赏者的感官想象,而且在这种想象中,始终饱含着感情。在鉴赏过程中,没有感官情感的想象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总之,人的感官体验是不可能回避的,但并非说释义艺术作品就没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当人的感官感受遇到阻碍时,就需要解释和释义的帮助。苏珊•桑塔格反对对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化和冷漠,她强调,艺术并非是一种你可以翻译或破译的东西。观赏艺术品这一经历的目的不是为了道出其“真正的意义”,不要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作品的价值肯定存在于别处,不在意义当中。人们必须尽快恢复感觉,因此需要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去感觉,而不是强加意义……

参考文献:

塔姆辛•斯巴格福柯与酷儿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