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理解数学本质 促进数学建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理解数学本质 促进数学建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片断一]

师:你能猜出34 + 16的结果是多少?

生1:是50,我是这样想的:34加6得40,40再加10就得50。

生2:我也得50.我用30加10得到40,4加6得10,然后合起来也是50。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证明这个结果是对的呢?

生1:摆小棒、拨计数器试试。

生2:列竖式再算一遍。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我们先来摆小棒试试。如果用小棒表示34加16,怎样摆比较合适呢?先和同桌商量好后再操作。

生:我先摆3捆4根, 再摆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 10根可以再捆成1捆。这样就一共有了5捆,也就是50。

师:摆放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呢?

生:捆对捆,根对根。

师:你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看的清楚、明白。

师:4根和6根合成1捆后,这一捆你们觉得位置该放在哪儿最合适?

生1:不清楚,随便放吧。

生2:就在后面吧

生3:也可以摆在下面吧。

师:能说明理由吗?

生3:前面都是整捆的,这样对齐好看。

师:你说的意思

是这样的吗。(出示图片)

一、数形结合,展露 “1”

在一些观摩课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在执教这段内容时常常按教材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为学生准备多样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具随意操作,然后全班汇报总结各种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能得到34 + 16的竖式方法,问题解决看似即开放又多样。然而,基于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他们一会儿摆小棒、一会儿拨算珠,再来写竖式,试图将所有方法都摆弄一次,这样的自由操作的过程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的思考,知识的获得多数来自直接的信息传递。

[片断二]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很快得到了正确结果是50,借助计数器你怎么验证?

生1:我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拔4个珠子,这样就是34。如何加16, 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师:个位上的10个珠子就不动啦?就像屏幕上的图示,这时怎么读?

生1:这样数就不怎么好读,四个十,10个一。

生2:不行,一定要把个位上10个珠子进向前一位。

师:不进位行吗?

生:不行,一定要“满十进一”。

师:怎么拨?

生:把个位上的10珠子去掉,在十位上再拨一个。

师:10个珠子就换1个珠子呀?

生: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1在十位上哦,是1个十。

二、位值体悟,领会“1”

拨算珠比摆小棒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学生在拨珠说数的过程中, 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 恰恰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首先,学生要在计数器上定好数位,然后再拨上36,还要加16该怎样再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紧接着“这时怎么读?”这一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由矛盾冲突又一次引向深入。随后计数器个位与十位上珠数的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珠、数联结中体现“满十进一”迫切需要。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还扩展到“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从而形成了“满十进一”整数加法的数学模型。

[片断三]

师:用竖式该怎样表示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十位上3加1等于4,就是40,个位上的6加4等于10,这个10我把它放在心理,40加10就等于50。

生2:个位4加6得10,十位3加1得4, 10和4合起来就是410。

师:你想的410其实是多少呢?

生:50呀。

师:应该用40加10才得到50哦。这个1可以写在哪儿呢?

(学生改写竖式)

生1:我觉得1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哦。

师:这个1与原来的数要有点区别,我们要让它像“孙悟空72变”那样变!变!变!你们觉得变得大好还是变小好呢?

生1:我觉得大比较明显。

生2:太大就和数字一样,分不清。

生3:还是小的好,写起来方便。

师:放在哪儿合适呢?

生1:放在十位上。

生2:放在横线上面吧。

师:说的有道理,书上表示的方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学生阅读书本,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算法尝试,变脸“1”

通过摆小棒与拨珠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深刻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然而,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进位加法的竖式写法,进位的“1”写在哪儿?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未形成深刻的概念。案例中将“1”的写法抛给学生,“是变大还是变小?”这一简单的问话引发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对竖式计算格式的需要和建构,感悟竖式计算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道理的深刻理解。

以上案例显示,学生在经历数学化过程中,将现实问题(摆小棒)抽象成数学问题(满十进一),再结合(算珠)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变大变小)修正数学模型并再建立数学模型。为此,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特点,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抓住数学的本质,合理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引导学生逐渐体会构建数学模型的优势、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