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我国电视纪录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审美思潮的不断变化,纪录片创作者利用自身创作动机造就出不同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创作过程中,无论是电视节目趋于娱乐化分流观众的外在原因,还是纪录片创作本身中存在题材边缘化、“纪实主义”手法误区等内在原因,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临着困境,缺乏高水准、影响力大的优秀纪录片。本文将着重从电视纪录片创作体制和创作本身的缺陷来分析当今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情况,并试图寻找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现状;生存缺陷
一.电视纪录片的内涵和外延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电影的开端,与此同时,源于记录发生在人们身边真实事物的纪录片概念开始出现。
在美国《电影术语词典》里,纪录片被界定为“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两种主要类别。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段,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它根据题材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时事报道、文献、传记、自然和地理纪录片等。
真实性和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坚持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所拍摄的内容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实,并且一般在现场拍摄完成,不允许出现摆拍、导演的痕迹。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
我国纪录片创立开始至今,研究者们按照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纪录片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和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至今)。
1958年7月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被学界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几十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受到体制的限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难免脱离单纯进行官方宣传的嫌疑。
过去几年里,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和电视台商业操作的加剧,越来越多经济较宽裕的年轻人开始对纪录片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了解底层。独立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民间影像的蔓延为电视纪录片发展提供了契机,但也带来了彼此的困惑。1996年以后,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走向低谷。电视产业化的扩张、电视剧和其他娱乐节目的迅速膨胀影响着社会的审美趋势,并分流了受众,使得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下降,而曾经火爆的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收视率也从以前的30%降到7%。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认为,随着受众文化需要的提高而不断设立的纪录片频道,却因为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平衡而出现日渐萎缩的情况,并逐渐退出黄金时段,是因其还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如今的电视纪录片,无论是为民间独立纪录片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还是自身栏目化的创作存在着种种困惑,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发展遇到了瓶颈。
三.电视纪录片的前景
电视纪录片的内忧外患需要它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注重叙事手法戏剧化的构建和悬念的设置,处理好叙事手法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纪录片纪实和表意同样重要,纪实是为客观记录事实,而写意是为表现主题,两者相结合才能结合纪录片的纪实性与审美性,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质量。
“纪录片着重表现的是生活的原生态,用不着事先确定好要表达什么,一切按生活的流程进行,观众随着摄像机镜头看着事件的展开、发展,就像观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⑤创作中以平等眼光看待被摄者,借鉴DV化模式建构的平民性,把握好原生态和艺术加工的关系,且注意强调矛盾冲突,注重应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
2、纪录片需要娱乐化的包装。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马斯・斯金纳先生曾认为,中国的纪录片不能走向世界的原因,就是为了追求内容的“绝对真实”而放弃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法的运用,只有“记录”而没有“再创作”。因为对电视纪录片的外在娱乐化包装是必要的。
所谓娱乐化纪录片,《探索・发现》栏目的解释是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献给观众,利用所有可能的手段进行表现。娱乐化的包装是电视纪录片栏目或电视纪录片频道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对不可拍摄的高难度画面,创造性的轻松愉快再现的方式。
3、栏目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寻找多种渠道生存。
随着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体需要针对受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趋势和信息需求,改造节目内容和形式,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要求节目栏目化。同时,面对国际市场上认为中国纪录片存在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和观赏性差等问题,我们要提倡本土化的个性发展,寻求与广大人民心灵契合的内涵基础。
如今,栏目化生存已成为当今电视节目生存的主流方式,“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是电视发展的总体方向。因此,面对栏目化带来制作粗糙、压力大的缺点,应该科学地安排播放周期,合理地组建摄制小组,严把质量关。
参考文献:
[1]任远 《电视纪录片新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第271页.
[2]欧阳宏生 《纪录片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