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证券投资者网络言论的心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证券投资者网络言论的心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证券市场的反复及低迷市道对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本文运用投资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投资者心理症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在互联网普及之下投资者心理失常表示极大忧虑,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减轻和治疗方案。

[关键词]投资心理学;证券市场;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32-01

一、对证券投资者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投资心理学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应用的,因为证券投资的心理学其实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证券投资者所投资的工具是流动性很强的金融工具,而不同于商品经济领域的投资行为,后者所遭受的心理波动明显小于前者。如果经济稳定增长,投资收益也是稳定的。然而,随着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证券投资者的投资损失在投资心理异常症状越来越突出,过去由于通讯工具和人际关系的限制,投资者心理异常无集中爆发或者被掩盖,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不正常的负面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论述如下:

二、证券投资者的心理症状分析

(一)投资者早期症状分析

我们专门跟踪了某IP地址固定的股吧发帖言论,该人士在早期发言中完全正常,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对自己看好的一证券品种发表看法,在下跌到一定阶段表现出镇静,比如认为下跌是属于“庄家”洗盘,投资者应继续持有,公司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2009年很多热门个股上涨,该人士持有的品种却出现大幅下跌,而且下跌表现为毫无理由和反弹的趋势,这属于典型的系统风险和恐慌性下跌,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此人开始在股吧对他人进行辱骂,将其他网民做为攻击对象。从发言时间来看,帖数超过正常人的作息时间,一直持续到凌晨,并且反复的灌水和发表“口水贴”。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出现心理异常,只不过是将上网发帖作为精神寄托。

(二)投资者中期症状分析

其实这时候投资品种的上涨是最好的心理治疗药方,但由于股市在2009年和2010年中整体表现仍然属于弱势市场,许多品种表现为漫长的阴跌,随着反弹一次次的失败,心理异常者出现更加失望的情绪,往往在暴跌后的收盘中出现新的过激言论。我们对此请教了神经学科专家,他们指出医学上分析是右脑前叶处触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强迫症使然,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为什么一只股越不涨,患者的亢奋性语言会增加?专家表示这仍属于患者认为在虚拟世界的假想敌已经败退,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条件反射,并且股票的横盘会给患者造成要大涨的强迫性压迫,从而进一步促使病情加重。

(三)投资者晚期症状分析

此时应注意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激反应或犯罪行为。这往往也是伴随证券市场的多度下跌带来的极度失望反应。由于“该涨不涨”的次数越发频繁,往往市场仍然出现接二连三的利空,投资者账面损失几乎达到原来投资金额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这时候从收市到晚间,患者反而出现兴奋现象,在电脑前进行“分析”后进一步认为是“庄家”故意捉弄股民,而事实是证券并没有上涨,因而失望情绪加剧。甚至开始手舞足蹈,见人会出现攻击倾向。

三、通过网络地址的跟踪访查和治疗手段的实施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应主要应用投资心理学的原理和医学辅助手段对投资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配合医学治疗,其中,网络心理治疗利用医患的特殊人际关系,应用投资心理学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理论指引

根据投资过程中的“少数定理”,能够获得成功的总是属于少数人。因此,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爱好风险,也就是说其实不存在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划分,因为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亏损。所以在投资学理论和心理学分析上应该假设起一种桥梁,也就是用反向投资方法去指引证券投资者的实践,并设立一种方向投资学说,以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成功率。这是正面方式,也就是预防或者补救方式,反面方式则仍需进行以下综合治疗。

(二)过程实施

为了更好的通过环境分析排查病因,我们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认识该投资人的人士,他们均表示患者在生活中其实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这就说明了网络也许给了该类患者解压的一种方式,但并不等于可以治愈病情。为此,我们要求患者家人陪同实施以下治疗措施:第一,可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法拉辛、胺非他酮;第二,建议热门证券论坛实行网络实名制,配合治疗患者网瘾症,目前各大城市医院正在进行治疗网瘾门诊,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治疗。第三,多进行户外活动,暂时远离股市。患者在很多情况由于生活事业的挫折感会加重病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最好手段。鼓励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演讲和交际活动。因为生活中忙碌的人应该没多少时间上网,也就是说,网络提供了内向的人疯狂说话的机会,所以此人实际在生活中冷漠孤僻,生性多疑,人格反应呈现有时抑郁,有时狂躁症状,但外表看起来正常。也就是说,最关键的还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

[2]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塑造[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3

[3]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