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攻击性;未成年犯;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828-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16

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1]。Shuium和杨治良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2]。朱婵媚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具有内隐攻击性[3]。本文探讨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未成年犯组:方便选取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共10个监区),在每个监区随机抽取5人,收回有效问卷45份,全部为男性,年龄(17±2)岁。其中抢劫25人(占56%),故意伤害5人(11%),4人(9%),故意杀人3人(7%),伤害抢劫2人(4%),盗窃2人(4%),杀人抢劫2人(4%),抢劫1人(2%),抢劫敲诈1人(2%);入狱时间:0.5~2年31人(占69%),2~3年10人(22%),3~4年4人(9%)。入组标准:初次犯罪者,0.5年

学生组:方便选取吉林省蓝盾学院大专一年级男生,符合入组标准者共50人,收回有效问卷46份,年龄(17±0)岁。入组标准:无犯罪记录,学校无违纪记录。

1.2工具

1.2.1内隐攻击性的测量方法[4]

采用个别施测,每个被试单独完成两个测验。程序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按键反应的时间及正误。IAT 测试材料包括两种维度: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类别维度由5 个自我/ 非我词组成,其中“自我”词包括“我、自己、本人、俺、我们”,非我词包括“他、他们、外人、他人、别人”。属性维度为攻击性/ 非攻击性词汇,其中“攻击性”词汇包括“侵犯、攻击、搏斗、战争、报仇”,“非攻击性”词汇包括“和平、温顺、合作、信任、仁爱”。

1.2.2 攻击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5]

共29个条目,分为4个因子: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敌对。每个条目5点记分。4个因子分的总和为外显攻击性,分数越高攻击性越强。在本研究中,全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9,各因子的 Cronbach α系数在0.78~0.83。

1.2.3社交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 [6]

共15个项目,采用1~5点计分,高分表示具有较高的社交焦虑。

1.2.4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SCS ) [7]

共13个项目。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

1.2.5 多维度人际反应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 [8]

共28个项目,分为4个子量表:观点采择、幻想、移情和忧郁症。本文选用其中观点采择和移情两个子问卷。每个项目0~4级计分,高分表明具有较高的观点采择和较大的移情。本研究中,两个子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69、0.65。

1.3统计方法

内隐攻击性的数据遵循Greenwald(1998) 的数据处理模式,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被试反应时长于3000 ms或少于300 ms,重新记分为3000 ms和300ms;每一组的前两次测试不纳入分析;由于IAT 所获得的数据呈正偏态,研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对数转换,在转换后的数据基础上采用SPSS11.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进行t 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

未成年犯的愤怒因子分高于普通学生,而自我控制量表得分低于普通学生(表1)。

2.2攻击性与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外显攻击性与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呈统计学意义负相关(r=-0.23、-0.26、-0.54,P

3 讨 论

Deffenbacher等证实了高愤怒特质个体在愤怒情绪被激起后有着更为适应不良的言语和身体对抗,缺少建设的应对倾向[9]。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未成年犯的愤怒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学生。在本研究中,未成年犯自我控制能力低于普通学生,提示对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训练提升,可能会减少暴力案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显攻击性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与自我控制、观点采择、移情呈负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0];而内隐攻击性观点采择与移情、自我控制、社交焦虑均无相关,说明了内隐攻击性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攻击性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3,26(2):334-336.

[2]叶茂林,彭运石.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J].心理学探新,2004,2(90):58-62.

[3]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未成年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48-50.

[4]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96-98.

[5]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44-46.

[6]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9-41.

[7]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68-470.

[8]梁凤华.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心理学院硕士论文,2005.

[9]Deffenbacher JL,Oetting ER,Thwaites GA,et al.State-Trait Anger Theory and the Utility of the Trait Anger Scale[J].J Counsel Psychol,1996,43(2):131-148.

[10]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吴宗宪,程振强,吴艳兰,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2009-03-28收稿,2009-06-10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