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藏区农村展新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区农村展新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日的阿坝藏区农村已不再是往昔的落后模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有的着力壮大产业,有的发展成为旅游界新星,它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诠释新农村的含义。

藏家工艺促发展

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曾经是松潘县出名的贫困村,如今,传子沟村已经摆脱困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荣获过“省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自然生态村”、“全国最佳文明村镇”创建村等荣誉称号。从传统的种植、放牧转向旅游,传子沟村的蜕变让人眼前一亮。

为建设“精品旅游村寨”,传子沟村新建了停车场、观景台等,统一打造房屋外观,对厨房、卫生间进行全新改造,村民们开起了藏家乐,做起了小生意,接待前来旅游的客人。阿坝州红祥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传子沟村的村办企业,主要生产唐卡、披肩等。村支书龙波塔说:“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把传子沟村建设成为民族旅游产品开发、制作、销售基地,全州精品旅游建设亮点村寨和全国藏区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2年,传子沟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下一步,传子沟村将成立一个唐卡画院,将其建设成为集唐卡展览、研讨、培训、收藏、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开发机构,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研制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非遗传承为亮点

菜园村的村民们弹起土琵琶,敲起瓷碟,唱起“南坪小调”《迎宾》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作为“南坪小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九寨沟县永丰乡菜园村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自身发展的道路,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搬上了旅游产业的舞台。

2010年开始,菜园村推行“联户经营”,村民们以抱团发展的方式齐头并进。从农牧业为主的村庄转变为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新型村庄,菜园村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和依托九寨沟景区,利用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旅游示范村。

张新华夫妻俩经营的农家乐“台子坝农庄”是传统的汉族样式木楼,仅三年时间就收回了50多万元的投资成本。“客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两万元,人手不够时还要请乡亲们帮忙。”张新华高兴地说。

灾后重建新羌寨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走进白石羌寨,四处彰显着古羌族的建筑风格,宛如由巨大的白石雕刻而成的古堡,艺术价值得到完美的展现。羌家特色饭菜飘香,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随处可赏――谁能想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这里曾损毁严重、满目疮痍。

通过灾后重建,茂县凤仪镇甘青村的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全部按时完工,村民住进了安全、宽敞的新房。2009年,甘青村被列为“三百工程”精品旅游村建设。甘青村已拥有配套游客接待设施,建有农家乐、羌族特色餐饮店、乡村客栈、茶楼等休闲娱乐场所。整个寨子把白石文化、羌族刺绣、释比文化、羌乡美食等羌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来到这里的人更加了解羌族历史和文化。

76岁的王元仁是甘青村原村主任,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他从未想到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家里开了小卖部,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赚两三百元。自家种的核桃、大樱桃在家里就销售完了,还供不应求。”王元仁乐呵呵地讲述着新生活,“我儿子以前在理县开出租车,自从景区办起来后就回来做小吃生意了。在家门口赚钱又轻松又安全,一家人还能团聚,真是太好了!”王元仁一家六口,每年人均有两万元的收入。依托古羌文化内涵、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甘青村成功打造了“白石羌寨”品牌,游客络绎不绝。